潛意識蘊藏著我們一生有意無意、感知認知的信息,又能自動地排列組合分類,並產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們可以給它指令,把我們成功地夢想,所碰到的難題化成清晰的指令經由意識轉到潛意識中,然後放鬆自己等待它的答案。
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問題,結果卻在夢中,或是在早晨醒來,或在洗澡時,或在走路時突然從大腦時蹦出了答案或靈感。
所以我們要隨時準備紙和筆,記下突然而來的靈感。電影大王邵逸夫,經常在思考各種問題的同時,在任何地方,都備有一本記事簿,一旦靈感從潛意識中來,便立刻記下來。這使邵逸夫成就輝煌的事業。
第四,自我暗示。假設你想要成功,就默念我會成功,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假設你想賺錢,你就默念我很有錢,我很有錢,我一定會很有錢;假設你想要讓自己的業績提升,就告訴自己,我的業績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提升,我的業績一定會不斷地提升;假設你想要存錢,就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很會存錢,我很會存錢,我很會存錢。
這樣不斷地經由你反複地練習,反複地輸入,當你潛意識可以接受這樣子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樣一個想法,朝著你的目標前進,事到達成目標為止。
很多人試了這個方法,沒有效果,原因是因為他們重複的次數不夠多。影響一個人潛意識最重要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不斷地重複,不斷地重複,再一次地重複,大量地重複,有時間隨時隨地不斷地確認你的目標,不斷地想著你的目標,這樣的話,你的目標終究會實現的。
競爭是發展的重要因素
競爭意識是個人或團體間力求壓倒或勝過對方的一種心理狀態。它能使人精神振奮,努力進取,促進事業的發展,它是現代社會中個人、團體乃至國家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態。
在樹立競爭意識的時候要防止不擇手段而產生的消極因素。要用集體主義思想做指導,克服競爭中的消極麵。
總之,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可以說它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於是自然界進化出優勝的物種,人類社會演變出優秀的民族,人群中脫穎而出優勝的個體。競爭這一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的亙古法則,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都無法回避它所作出的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人勤奮工作,抓住機遇脫穎而出;而也有很多人或恃才自傲、孤芳自賞或對別人的成績嗤之以鼻,結果一事無成。在許多人還沒意識到競爭為何物時,或許競爭已經對他們作出了選擇。
競爭究竟是什麼?競爭應該是人們為生存和發展對現實的一種挑戰。它既可能失敗,也可能獲得成功。欲取得競爭的優勝,就必須對競爭有深刻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競爭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麼整個社會就應該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對競爭進行規範。競爭者應該用道德、知識、能力、謀略的力量去征服公眾、征服對手。
設置障礙無助於現實的改善,誹謗、揭短等拆台行為同樣無助於在競爭中取勝,相反暴露了人格的卑劣。
競爭有助於社會向前發展,而設置障礙、拆台則阻礙了曆史進步。
曆史進入市場經濟時代,競爭已無處不在,並呈現出全方位特征。在時間上,競爭表現出不間斷性和並發性。所謂不間斷性,就是說一個競爭還沒結束,另一個競爭已經開始,絕無一勞永逸之事。所謂並發性,是說幾個競爭同時發生。
競爭在時間上的兩個特征告訴人們:時機是競爭成功與否的關鍵,它要求人們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時機,並巧妙運用。如“笨鳥先飛”“先發製人”“後發製人”“隨機應變”“激流勇退”等就是人們在競爭中對時機經驗的概括。
在空間上,競爭表現出層次性和相關性。所謂層次性,是指明小到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大到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都存在著競爭。所謂相關性,是指各種競爭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相互作用的。
競爭在空間上的特征同樣告訴我們:競爭應該選擇最佳的空間位置,選擇影響麵最大的切入點。如:“占領製高點”“綱舉目張”“左右逢源”“圍魏救趙”等就是人們在競爭中運用空間經驗的總結。
在競爭方式上,競爭表現出多樣性。有策略的變化,有方式方法手段的變化。如謀攻、虛實等,又如:政治謀略、經濟謀略、軍事謀略、外交謀略、教育謀略、處世謀略等。
競爭方式上的多樣性表明:競爭從來就沒有固定的模式,競爭最需要競爭者創造性地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麵對競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極力提高自身素質,擯棄卑劣和懦弱,極力展示自身的才華,為推動曆史進步盡力。
麵對競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充分意識到,生命的有限和可貴,我們不應該為瑣事浪費過多的精力,在諸如打麻將、打牌、小肚雞腸的爭鬥中消磨時間。放棄無為的競爭,讓生命更輝煌,這就是我們應有的競爭意識。
隻要我們還活著,就得生存下去,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要參加競爭這場遊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存和競爭都是殘酷的。隻有懂得生存,學會競爭,我們才能更好地存活於世上。我們平時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呢?
第一,尊重生命。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決不能輕易放棄生命。不管是在動物還是人的世界裏,弱肉強食是很自然的事,為了生存,強者必須要捕食弱者,弱者則必須要躲避強者,求生是一種本能。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決不應該放棄生命,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第二,學會改變。改變自己會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如果想改變,那肯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雖然是這樣,但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
第三,不怕困難。在苦難麵前自強不息,就一定會贏得成功和幸福。人的一生難免要遭受很多的苦難,無論是與生俱來的殘缺,還是慘遭生活的不幸。但隻要勇於麵對苦難,自強不息,就一定會贏得掌聲,贏得成功,贏得幸福。
第四,發揮強項。無論何時,都要發揮自己的強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麵,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是在發揮、培養自己的強項,在遇到苦難的時候,我們更要發揮自己的強項,從而擺脫困難。
第五,做好計劃。寫下自己今天尚未完成,但明天一定要做的事。做好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寫下自己今天尚未完成,但明天一定要做的事,運用這種方法,就能有條不紊地按計劃完成工作,提高效率。
第六,破釜沉舟。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贏得出路。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一種斬斷自己退路的勇氣。因為身後有退路,我們就會心存僥幸和安逸,前行的腳步也會放慢;如果身後無退路,我們就會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為自己贏得出路。
第七,尋找真我。刻意去模仿別人,結果隻會迷失自己。競爭就是樹立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別人的形象。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沒必要去模仿別人來改變自己,東施效顰,結果隻會迷失自己,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愛自己,好好地做真實的自己。
第八,學會敬業。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一種敬業精神。當今時代,是一個注重敬業的時代。敬業是一種習慣,盡管一開始並不能為你帶來可觀的收益,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缺乏敬業精神的人,是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就的。
第九,看到光明。隻有活在希望中,才會看到光明。很多人抱怨生活中缺少或沒有光明,這是因為缺少或沒有希望的緣故。無論在什麼時候,多麼艱難的困境中,隻要活在希望中,就會看到光明,這光明也將會伴隨我們的一生。
第十,一技之長。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生存方法。生活中有很多創造財富的方式,但不是每一種方式都適合自己,也不是每一種方式都能讓自己創造出很多的財富。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生存方法,憑借自己的手藝,就一定能夠成就自己。
競爭,是一個美好的詞,因為它始終是人類前進的主要動力。任何人,要麼主動,要麼被動,都會投入競爭的世界中。競爭的成功,會使生活更加充實。
信念是成功的第一要件
信念是人生的堅強柱石,是精神力量的源泉。無論任何人要想將夢想化為現實都必須持有崇高的信念。
成功信念有多層含義,簡單地講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相信自己按照一定的方向或者一定的規則前進肯定能夠成功的堅定意誌。正如高爾基說:“隻有滿懷信念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信念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誌。”
信念對於成功重要性有一個很多人都在嚐試的原則:心中認為自己會成功,且不懷疑,就必然會成功;心中認為自己不會成功,就必然不會成功。
所以成功的第一要件是信念。所謂,心想事就會成!真是這樣,沒有這種信念,就更不用說成功了。
成功的信念有句非常簡單的名言:“有誌者事竟成”。這是簡而有力的不變真理,世界上許多偉大的貢獻都是堅持信念才產生的,成功的信念是成功的最佳定義,隻要身體力行,全力以赴,必可得到你想追求的事物,無人能阻擋。
信念對於成功的重要性表現在很多的方麵。
成功象征美好的前途,大好的遠景;成功象征個人事業的興旺,可享有華麗的別墅、無憂的經濟保障、無限期的假期及旅行,以及孩子最優越的生活條件;成功象征擁有決策主控權,經由正確的指引而獲得讚美,擁有崇高的地位及世人的尊崇。
成功象征可免於一切煩惱及恐懼;成功象征自愛自重,在磨煉、充實自己的內涵中,有更踏實的快樂及幸福,為你所關心的人貢獻更多,提供更好的生活;成功象征贏得勝利,有能力依照自己的意誌過日子,別人無權幹涉。所以說你必須要擁有成功的信念!
連《聖經》上都說:自信能夠移動一座山,就一定可以成功;自信不能夠移動一座山,就不可能成功。
也許有些人覺得愚蠢,怎麼可能實現的?靠一個人單薄的力量自然很難,若彙集上百人、上千人,事情就輕而易舉了,再加上一些智慧,且大家都信其可成,則必可成。
把成功的信念關在門外而閉門造車是毫無道理的,你應對成功滿懷信心,勇氣十足地衝向去,堅信有實現夢想的一天。
不要低估自己的潛能,甘願每天做同樣的事,幾十年如一日;想想10年後還是過這樣的生活是件多麼可怕的事。
要勇於突破,發揮不可輕估的潛力,化信念為實際行動,必能出類拔萃地站在眾人前麵。
沒有成功的信念人,就是不相信自己的人,連自己都不相信,這個世界同樣不會相信你!因此,你不能成功!
如今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是人才濟濟,激烈的市場競爭宣告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時代。因此,成功必須靠我們自己發掘。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信念呢?
第一,認清自我。缺乏自信的人的認知特點是過低估價自己,隻看到他人的優點,看不見自己的長處;看到完成工作的困難,而忽視有利條件。
如果成功是因為機遇好,一旦失敗則是因為自己無能、蠢笨造成的。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是無足輕重的、暫時的,其他人也很快就會具備的,而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卻是實在的、重要的,自己很難達到的等。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隻看到別人的優點而以此貶低自己是片麵的、不妥的。反過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任何人都能在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合理期望。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期望值有時與失望值是成正比的,期望值越大,失望值也就越大。因此,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對於樹立自信心和必勝的信念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全麵認識。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某一個條件,它跟主觀努力、個人能力、機遇、任務難易等多種因素相關。
因此對於每次具體的成功與失敗,都既要看到自身主觀條件,也要看到客觀外部環境,從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相應調整。
每個人都需要自製能力
自製力就是自我約束、自我克製的能力。人的自製能力的優劣能夠決定人的心理品位、健康狀況、智能的發揮程度。它與實現個人目標具有極大的關係。
你是否覺得自製能力隻適於少數鞠躬盡瘁、堅不可摧的人?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自製能力,自製意識一旦養成,任何事情都會成為可能。
自製力是指一個人在意誌行動中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自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使自己在實際工作、學習中努力克服不利於自己的恐懼、猶豫、懶惰等;一方麵應善於在實際行動中抑製衝動行為。
自製力對人走向成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書式科學家亞裏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學家們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製的基礎上。”
凡成功者無不懂得自製。自製是修身立誌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條件,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自製。
從本質上講,自製就是你被迫行動前,有勇氣自動去做你必須做的事情。自製往往和你不願做或懶於去做但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聯係。比如,刷牙洗臉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盡,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縱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克服身體上的疲憊,堅持進行洗漱,這是你自製的表現。
人們往往會遇到一些讓自己討厭或行動受阻撓的事情,而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應該克服對情緒的幹擾接受考驗。
自製的方式,一般來說有兩種:一是去做應該做而不願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應該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堅持鍛煉身體,某一天天氣特別寒冷,你不想冒寒冷繼續堅持,但是你最終走出家門,繼續鍛煉,這就屬於前者。後者的表現也較多,你喜歡抽煙,但到了無煙室,你必須忍住內心的欲望不抽煙。
一般情況下,自製和意誌是緊密相連的,意誌薄弱者,自製能力較差;意誌頑強者,自製能力較強。加強自製也就是磨煉意誌的過程。
自製對於個人的事業來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自製有助於磨礪心誌,有助於良好質量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自製是在行動中形成的,也隻能在行動中體現,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夢想自己變成一個自製的人就會變成一個自製的人嗎?靠讀幾本關於自製的書就能成為一個自製的人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製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製首先就得勇敢麵對來自各方麵的一次次對自我的挑戰,不要輕易地放縱自己,哪怕它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製,同時也需要主動,它不是受迫於環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行為。前提條件是自覺自願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要自製,同時你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製精神。比如,針對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點或不良習慣,限定一個時間期限,集中糾正,效果比較好。
千萬不要縱容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一點,時間長了,自製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能也因此應得更完美。自製不可能憑空產生,而是需要時間和勇氣去培養。但結果會證明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持久的自製力呢?
第一,要確定動機。你若想培養自製力,動機至關重要。這對於任何一個長期致力於某一項工作的人來說都是如此。
短期動機則是基本的,像有足夠的錢養家糊口,或及時助人。這些小事隨時隨地都會發生,但問題是不能持久。你若想要培養自製力,你還得有一個長期動機。這樣的動機可以幫助你渡過許多難關。
一旦找到這樣的動機,就要細心嗬護它。你若想為他人的利益而奮鬥,可千萬不要想過之後就忘得一幹二淨,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當前行的路變得艱難時,就想一想你在為何而戰。這麼做可以讓你堅定決心,繼續投入與工作中。
第二,會尋找偶像。有時我們會失控,有時身邊的一切將我們打到讓我們感覺無法繼續前行。實在是太難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榜樣。
在你工作的環境中找個榜樣確實值得考慮。在你心情沮喪的時候,想一想這些偉大人物會怎麼做,然後按照那個答案照做。第三,運用反增法。反增法跟冥想很相像,要求很簡單。
比如下次在工作中又想看電視的時候,多堅持5分鍾,而不是像往常那樣起身投入沙發的懷抱。如果這個能做到,那下次就努力堅持6分鍾。每次一要分心的時候就這樣做。
這樣一來,你就會不斷增加自己的優秀品質而非壞習慣,會增強自主意識。很快,“再堅持5分鍾”不再困難,你已經步入養成持久自製的軌道。
第四,要養成習慣。習慣是個有力的詞,養成持久自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為自己設定常規,然後不折不扣地堅持下去,這樣逐漸成為一種習慣,你的自製意識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增強。增強自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隻要有恒心,隻要多注意觀察思考,就會讓自己的自製力變得越來越強。
第五,要加強修養。人的自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思想素質。一般來說,具有崇高理想抱負的人決不會為區區小事而感情衝動產生不良行為。因此,要提高自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健康情緒。
第六,要提高素養。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質比較高的人往往能夠比較全麵正確認識事物,認識自我和他人的關係,自覺地進行自我控製、自我完善。
第七,要穩定情緒。用合理發泄、注意力轉移、遷移環境等方法,把將要引發衝動的情緒宣泄和釋放出來,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衝動。自製力對於我們的成功非常重要,你的自製能力如何?如何增強我們的自製力呢?現在讓我給你提供一個提高自製力的重要方法:“磨煉法則”!
“磨煉法則”對於培養克己自製的品質至關重要。舉個例子,第一位成功征服珠穆朗瑪峰的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裏在被問起是如何征服這世界最高峰時,希拉裏回答道:“我真正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自己。”
這種優秀的品質就叫作意誌力、自製力或克己自製,實際上,你也完全可以從每天去做一些並不喜歡的或原本認為做不到的事情開始,在“磨煉法則”的作用下,開發出自己更強的意誌力、自製力等。
有一本專門描寫打獵的書,其中寫到有一隻紅狐狸,它為了捕獲野鴨子,常常可以連續幾天潛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澤地,它是那樣頑強而有耐心,慢慢地毫無聲息地貼在地上接近野鴨子。當野鴨子無意中遊開了,紅狐狸就用舌頭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處等候著。
為了填飽饑餓的肚子,紅狐狸可以這樣往返幾十次,連續三十幾天,直到野鴨子由於一時疏忽,終於被它逮住為止。這隻紅狐狸不是很善於控製自己的行為嗎?實際上,這隻是狐狸在漫長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獵獲食物的本能。
你也知道隻有通過實踐鍛煉,才能夠真正獲得自製力。也隻有依靠慣性和反複的自我控製訓練,我們的神經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製。從反複努力和反複訓練意誌的角度上而言,自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習慣的形成。
而我可以給你最有效方便實際的建議是每天早上做5000米慢跑。不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都要堅持。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鍾都是如此讓人珍惜,特別是冬天賴在被窩裏為起床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而且長跑又艱苦又乏味,還會讓人腰酸背痛,可真是名副其實的苦差事,所以在這過程中你就可以得到磨煉。
隻要你堅持,隨著身體狀況地慢慢變好,跑步逐漸變得輕鬆起來,跑步這份苦差事似乎不再那麼恐怖了,盡管早起仍然有點兒困難,有點兒費勁,但似乎可以克服。
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自然,到最後清晨成了一個習慣,成了日常行為的一個部分,不用強迫自己,每天的晨跑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這樣通過每天跑步的“磨練”,能夠使你的自製能力、決心、意誌、承諾、效率、自信、自尊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你可以選擇每天清晨長跑來幫助自己培養高度的自製力。也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不論你選擇怎樣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件你必須強迫自己完成的苦差事。其次,這件苦差事也必須是你每天都可以完成的。
體育鍛煉的項目數不勝數,但是,並不是說可以選擇的苦差事僅限於體育鍛煉。練習一種樂器,堅持閱讀或是寫作,和朋友通信或寫郵件等同樣適用。
選擇怎樣的苦差事本身並不重要,堅持才是問題的關鍵。每天堅持做點兒自己原本不太喜歡的事情,最終會讓你獲得自製、毅力,以及信守承諾,增強自製力的。
跟自己定下契約,如果沒達成,就懲罰自己!現在讓我們一起加油,提高自己的自製力吧!
自強不息,給自己爭氣
要給自己爭氣,就要有自強不息、勇於拚搏的精神。沒有任何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
有些人也想爭口氣,但是他們將自己的出人頭地完全寄托在所謂“貴人”的提攜上。據不久前廣東省婦聯的調查報告顯示,有不少女性把人生的成功寄托在“嫁得好”上;更有許多大學女生,畢業後不是找好工作,而是找好老公,據說“嫁得好”可以少奮鬥十幾年。這就是時下所流行的“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作為女性,嫁給高官富豪,固然也容易名車豪宅、呼奴使婢,出人頭地,給曾經小瞧自己的人爭一口氣,但這口氣爭得畢竟有些窩囊。因為以婚姻為代價、甚至用自己的色相交換來的物質和金錢,多少有點拿不上台麵的味道,向別人吹噓起來也多少有些底氣不足。
也有些男性把自己的脫穎而出完全寄托在“貴人”身上。不錯,如果能得到“貴人”們的青睞和幫助,自然更容易成功。但“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不練好“內功”,不自強自立,貴人即使把手伸向你,恐怕也難成功。況且貴人都有“慧目”,他們絕不會去提攜一位“扶不起來的阿鬥”。
中華民族的智慧之書《周易》裏有這樣一句至理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每一位龍的傳人都應該自強不息。中華民族另一部智慧經典《老子》中也有句格言說:“自勝者強。”
所以,真正的自強是能夠自己戰勝自己,能夠自主自立,能夠獨立不倚,能夠毅然地甩開別人的攙扶,自己的事自己幹,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前程自己創。這樣的自強者才算真正活出了風采和個性,為自己爭得了一口氣。
靠別人安身存命的“寄生蟲”,是永遠不會有大的出息的,活得也沒有誌氣和底氣。
清代書法家、畫家兼詩人鄭板橋,52歲時喜得一子,視為掌上明珠,但他對兒子從不溺愛,經常以各種方法培養其自立能力。
鄭板橋病危時,寄養在鄉下弟弟家中的兒子特地來探望他。鄭板橋要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給他吃。但兒子從來沒有做過,隻好去請教廚師。
當兒子將親手做的饅頭端到父親床前時,父親已咽了氣。兒子悲痛欲絕,放聲大哭,突然發現茶幾上壓著一張紙條,原來是鄭板橋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首遺詩: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自己幹;
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自立自強是“好漢”的本質特征。但是今天有很多年輕人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害怕吃苦,甚至期望不勞而獲或一勞永逸,希望某一天早晨別人把免費的奶酪送到自己的手中,這其實是一種懦弱孬種的心態。
人性的最大弱點之一就是好逸惡勞。安逸的生活誰都向往,但自強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能夠戰勝這一人性的弱點。
經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一切,雖然其中飽經風霜,但是在奮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奮鬥後麵對自己的哪怕是一點點的收獲,都會讓我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這種自強奮鬥的快樂,絕不是父母、愛人、“貴人”的饋贈或施舍能得到的,也不是靠輕而易舉地交換自己的青春美貌就能獲得的。
沒有經過奮鬥就享受,靠別人的創造來裝扮自己、給自己掙麵子,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唯有靠自己的雙手和能力活著,才活得踏實,活得理直氣壯,活得問心無愧。
要自強不息,就必須有堅強的意誌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鬆齡雖然科考中屢屢名落孫山,但是並不灰心喪氣,而是以曆史上自立自強者的事跡來勉勵自己,終於寫出了千古奇書《聊齋誌異》,給自己爭了一口氣,並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也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
人生難免要遭受各種失意和打擊,但是隻要我們一口氣尚存,就要自強不息,拚搏不已!相信吧,總有一天,我們定會出人頭地,為自己爭得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