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這種遺憾和歉疚呢?因為沒有第二炮兵的軍隊,是無法和強敵交手的軍隊。因為沒有戰略導彈部隊的守衛,中國就沒有今天的大國地位,十三億中國人就不可能享受今天的太平生活。這樣一支部隊沒有出現在《突出重圍》中,也沒有出現在《驚濤駭浪》中,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在過去的許多年裏,我一直為沒有在作品裏寫到第二炮兵而深感歉疚。作為一個職業寫作者,我一直在為創作反映第二炮兵生活的作品準備著。
兩年前,第二炮兵政委彭小楓將軍給了我這個彌補創作缺憾的機會。他希望我能為二炮導彈工程兵寫一部作品。我很高興地領受了這一光榮的任務。盡管我知道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我沒有退縮。
經過艱苦而細致的采訪,我開始了《石破天驚》的創作。導彈工程兵的任務是為共和國的戰略導彈築巢,他們的生活枯燥而艱苦。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責任、使命的重大,體現的是人格精神的超拔和崇高,體現的是人生的莊嚴和神聖。在影視作品流行奢華、濫情、離奇和戲說的今天,以這樣一群人為主角寫戲,有些不合時宜。但我堅信當今中國仍然需要大力弘揚責任、使命、崇高和神聖。我堅信導彈工程兵的生活和精神,能夠感動全體中國人。我把導彈工程兵定位為這樣的人:“他們是一群與普通中國人一樣的中國人。他們是一群與普通中國人不一樣的中國人!他們是一群與普通中國軍人一樣的中國軍人。他們是一群與普通中國軍人不一樣的中國軍人!他們是中國導彈工程兵!他們是偉大的衛國戰士!”
兩年過去了,小說與讀者見麵後,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這讓我感到了欣慰。今天,《石破天驚》這部電視劇也要與觀眾見麵了,我更加高興。電視劇的樣片我看過,拍得相當好。二炮電視藝術中心和中央電視台為拍攝這部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導演張紹林和主演劉之冰、王茜華、黃海波、伊春德為拍攝《石破天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二炮工程部隊為拍攝這個片子,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這裏,我要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我相信《石破天驚》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光榮屬於二炮電視藝術中心和中央電視台,光榮屬於張紹林、劉之冰、王茜華、黃海波、伊春德這些導演和表演藝術家。光榮屬於偉大的中國導彈工程兵。
如果親愛的觀眾對這部劇不滿意,那完全是我這個編劇的責任。我願意接受所有來自觀眾的批評。
感謝中宣部、總政治部領導蒞臨《石破天驚》的首播式和新聞發布會。感謝各方麵專家和朋友對《石破天驚》的關注和支持。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對《石破天驚》的厚愛。再過一個月,便是第二炮兵組建四十周年紀念日了。我衷心地希望媒體的朋友,能夠動用你們的力量,讓全國的觀眾知道這個紀念日。《石破天驚》是文學、影視工作者向二炮部隊四十華誕獻上的一份薄禮。我們希望廣大觀眾能通過觀看這部電視劇,向給我們帶來和平和幸福的二炮部隊,表達我們的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謝意。最後,我再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說一句:向偉大的中國導彈工程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