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完成神聖使命,英雄部隊載譽凱旋(1 / 2)

朝鮮停戰實現以後,為了推動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並進一步緩和東北亞緊張局勢,中國人民誌願軍在1954年9月至1955年10月的一年多時間內,先後分三批主動從朝鮮撤出19個師的部隊。其中,1954年9月16日至10月3日撤出7個師,1955年3月31日至4月20日撤出6個師。

1958年2月19日中朝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中國人民誌願軍將於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鮮。於是,1958年3月16日至4月25日,誌願軍6個師8萬人回到祖國;7月11日至8月14日,第二批6個師及其他特種兵部隊共10萬人回到祖國;9月26日至10月26日,誌願軍總部、3個師和後勤保障部隊共7萬人回國。

為了歡送中國人民誌願軍光榮回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8年2月27日做出了《關於永遠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偉大業績和歡送他們從共和國北半部撤出的決定》。朝鮮政府決定:向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誌願軍致由全體朝鮮人民簽名的感謝信;1958年10月10日以前在平壤市建成“中國人民誌願軍友誼塔”;整修各地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墓;向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全體官兵授予“祖國解放戰爭紀念章”。

當分批撤出的誌願軍部隊啟程時,駐地朝鮮人民穿上節日的盛裝,舉著中朝兩國國旗,前來為誌願軍戰士們送行。

1958年10月,包括誌願軍總部在內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離朝鮮。朝鮮人民在這個月內舉行了“中朝友好月”活動,熱情歌頌中朝兩國人民在共同反抗美國侵略鬥爭中所創造的偉大業績和兄弟般的戰鬥友誼。10月17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和直屬部隊在駐地檜倉舉行告別大會,向多年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朝鮮人民告別。10月23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王平,在朝鮮首都平壤市舉行盛大的告別宴會,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宴會。

10月24日,平壤市各界人民在國立藝術劇場隆重集會,歡送即將離朝回國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官兵。金日成等朝鮮黨和國家領導親自出席大會。會上,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把《朝鮮人民給中國人民誌願軍官兵和中國人民的感謝信》交給了當時正在朝鮮訪問的中國人民代表團團長郭沫若和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楊勇。同這封信一起交給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是228冊簽名簿,共有684.7439萬朝鮮人民在上麵簽名。在第一冊簽名簿上第一個簽名的,就是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會上,誌願軍政治委員王平也把由誌願軍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親筆題名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向朝鮮人民告別信》和誌願軍全體官兵的簽名冊,交給了朝鮮黨政領導人。

1958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8周年紀念日,也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官兵乘坐最後一列火車離開平壤的日子。上午10時,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官兵從金日成廣場整隊出發前往車站,誌願軍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王平走在隊伍最前麵。在誌願軍步行經過的街道兩旁,簇擁著熱情洋溢的30萬平壤市市民。他們手執鮮花和彩旗,把整個街道組成一條彩色的“河流”,綿延大約兩公裏長的街道,誌願軍戰士們用了整整一個小時才穿過。12時整,誌願軍總部官兵乘坐的列車,在“祝你們一路平安”的歡送聲中,駛離平壤車站。

至此,除留在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內的中國人民誌願軍代表,仍同朝鮮人民軍代表一起,繼續執行監督朝鮮停戰協定實施的任務外,中國人民誌願軍已全部撤出了朝鮮。

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批歸國的6個師8萬人,在1958年3月16日至4月25日期間回到祖國。當第一批歸國部隊的先頭部隊到達安東,安東市人民先後有10餘萬人不分晝夜、不避風雨地到車站歡迎誌願軍歸國官兵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