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顏均稱帝(3 / 3)

他若是回來,京城肯定有人按耐不住,要跳出來生事。這個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大,你要理解你父親。

他是父親,他想替你分擔,而不是給你製造麻煩。你父親不是弱者,他是強者。麵對危險,他不可能躲在你的身後,安心的享受你的成果。”

顏均看著宋安然,心中一聲歎息。他對宋安然說道:“母親,你的意思,兒子都明白了。兒子理解父親的做法,兒子很高興。”

宋安然笑了起來,“你們父子兩人都是一樣的脾氣,一樣的爭強好勝。我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你父親心裏頭有點嫉妒你。你做到了他沒做到的事情。你父親前段時間還在我耳邊嘮叨,說生不逢時。他分明是羨慕嫉妒恨。”

顏均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想象著父親顏宓羨慕嫉妒恨的模樣,顏均心中有點小得意。以前他就定過一個目標,要超越父親,做一個比父親更偉岸的男子漢。如今,他做到了。他比父親的成就更大。

顏均得意一笑。

顏均朝宋安然看去。父親母親一輩子恩愛如初,真讓人羨慕。

母子兩人在後宮遊玩,侍衛和親兵遠遠的跟在後麵。

宋安然問顏均,“登基的事情都準備好了嗎?”

顏均點頭,“都準備好了。我登基那天,母親一定要到。而且兒子已經擬好了旨意,要冊封母親為聖母皇太後。”

宋安然擺擺手,一臉嫌棄,“我才不樂意做皇太後。老大,我可告訴你,我不會長久停留在京城。等你登基後,我打算和你父親遊山玩水。而且海外那邊也需要你父親去主持大局。”

顏均皺眉,他舍不得宋安然離開。

顏均說道:“母親能夠留下來嗎?為了兒子留下來。兒子的施政方案,很多都需要母親從旁參詳,沒有母親在兒子身邊,兒子心裏頭發慌。”

裝!使勁的裝。

宋安然伸出手,在顏均的額頭上戳了下。

顏均卻笑了起來。

宋安然也跟著笑了起來。宋安然說道:“最多一年。還有,我不會同你的妻妾子女住在一起。”

“母親就住在國公府。改明兒我將國公府改為王府,就賜給弟弟。”顏均得意的笑著。能夠讓母親答應留在京城一年,他就有辦法讓母親留兩年。

顏均繼續說道:“母親,等兒子登基後,你就給父親寫信。讓父親趕緊回京。我都登基了,父親總不用擔心有人破壞我們父子之間的感情。而且很多事情,我還想聽聽父親的建議。”

宋安然想著,反正自己已經答應留下來,顏宓回京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宋安然可不想和顏宓長期兩地分居。

宋安然點頭,說道:“行,回去後我就給你父親寫信,讓他盡快回京。至於箏丫頭,垚哥兒,你別寵著他們。小半年沒見,這兩個孩子被你寵得無法無天。我可都聽說了,他們兩人才來京城幾天,就鬧了不少是非。”

顏均卻說道:“母親,兒子就隻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我就想寵著他們,將他們寵上天。反正隻要不殺人放火,再大的亂子,兒子也能替他們收拾。就算殺人放火,兒子也護得住他們。”

“你真是亂來。”宋安然氣急敗壞,“要寵就寵你自己的兒子去。”

顏均一本正經地說道:“我的兒子,我可不能寵。寵壞了他們,最終傷害的還是百姓。到時候我就是罪人。”

“你能有這個覺悟,很好。”宋安然讚許地點點頭。

至於蕭辰,宋安然沒有提起。蕭辰是蕭家女,蕭家人很快就會被趕到海外,其中就有蕭辰的父母兄弟還有姐妹。要說蕭辰心裏頭沒點想法,肯定是假的。

蕭辰心裏頭究竟是怎麼想的,宋安然不知道,也不打算幹涉。這是蕭辰同顏均之間的事情,就該由他們兩個人自己解決。

宋安然回避蕭辰的問題,顏均也沒有主動提起。母子兩人愉快的遊玩後宮。

等到天將黑的時候,宋安然和顏均一起離開皇宮。

顏均就住在衙門裏。顏均打算好了,登基之前,都住在衙門裏。至於登基之後,如果合適的話,還繼續住在衙門裏。

關於皇宮的處置,和自己的住所,顏均還要同自己的臣子好好商量一下。隻有先說服自己的臣子,才能說服天下百姓。

顏均不住皇宮的理由很好很強大,皇宮吃人,將好好的人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為了子孫後代,為了千秋偉業,就不能住在皇宮裏。單是這一點,就足以反駁朝臣。

再說,皇宮隻是一個象征。難道他不住在皇宮裏麵,他就不是天下共主,不是皇帝了嗎?難道他不住在皇宮裏,武將和文臣就不聽他的號令嗎?

難道他不住在皇宮裏,這個國就建不起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不住進皇宮,他依舊是天下共主,依舊是皇帝,依舊能夠建一個全新的國。

至於曆朝曆代的規矩,顏均更好反駁。他的國,就是要打破曆朝曆代的規矩。

過去的王朝住皇宮用太監。他的國偏偏不住皇宮不用太監。率先打破皇室頭上的枷鎖,才能進一步打破百姓頭上的枷鎖。

這一夜,顏均和武將文臣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在辯論過程中,顏均對未來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知,對於自己的國,有了更多的想法。

聞先生從一開始就堅定的站在顏均這邊。顏均不住皇宮,不用太監,他舉雙手讚成。

皇宮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隻要皇宮在皇室的名下,住不住進去,又有什麼關係。

至於太監,太監完全多餘,而且後患無窮。就是因為皇宮裏有太監這群人,皇宮裏麵的人才會越來越變態。

皇帝也是人,天天和一群不正常的人朝夕相處,性子能不怪異?還有皇子皇孫們,天天和這些人打交道,意誌堅強的人不受影響,那意誌薄弱的人能不受影響?

在聞先生的支持下,武將和文臣很快統一了思想。

顏均趁熱打鐵,將自己的治國綱領拋出來。以前在地方上,很多政策都是小打小鬧,如今要建國,政策要推行天下,就得有一套相應的製度。

治國綱領一拋出來,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接著,又是一場激烈的辯論。

治國綱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辯論明白的,顏均也願意聽取大家的意見,對綱領進行修改。畢竟他的國還很稚嫩,經不起大規模的折騰。他的治國方針,得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來。

不過得先將朝堂架構起來,首先確定朝堂官員的職能。

這是一件很浩大的工作,在一年前,顏均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現在則需要細化,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職責。

顏均很忙,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禪讓大典。

十月十八,諸事皆宜。天高雲淡,日頭高照。

天壇上,由禮部官員帶領永泰帝,開始進行禪讓大典。

祭告天地,祭告祖宗。整個過程中,永泰帝表現得十分嚴謹。

顏家人站在人群中,激動地看著這一幕。從今天起,主宰天下的人姓顏。顏氏一族,搖身一變成為宗室皇親。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自豪。

蕭家人同樣站在人群中,不少人老淚縱橫,痛哭流涕。蕭氏子孫不孝啊,失了天下還要禪讓皇位。這是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站在天壇上,被所有人關注著的永泰帝,自始至終都很平靜。他、聽不到下麵的罵聲,也聽不到族人的哭泣聲。他平靜的跟隨禮部官員的指示,完成一個一個程序。

等祭告完天地祖宗後,禮部官員將玉璽端上來。接下來,永泰帝將拿起玉璽,親手交給一旁的顏均。

玉璽很重,重如泰山。玉璽很輕,小兒亦可把玩。

永泰帝雙手捧著玉璽,他舍不得。這是他的,天下也是他的,臣民都是他的。

永泰帝盯著玉璽,心潮起伏。他的雙手不由自主的顫抖著。玉璽很輕,卻代表著皇權。將玉璽交出去,就等於是將皇權交出去。

如此恥辱,他又如何甘心。永泰帝雙目泛紅,死死地盯著玉璽。

一旁的禮部官員緊張得都不能呼吸了,生怕永泰帝發狠,將玉璽給摔了。

禮部官員小心翼翼地伺候在永泰帝左右,一旦有個萬一,他們還來得及搶救。當然,最好是沒有萬一。

顏均就站在永泰帝的對麵。

十多年,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麵對麵。

永泰帝記憶中的顏均,還是個青澀的少年。如今站在他麵前的顏均,擁有著強大的氣場,壓得永泰帝快要喘不過起來。

顏均嘴角含笑,冷漠地看著永泰帝。他沒有說話,他就想看看永泰帝到底會怎麼做。

永泰帝的雙手依舊在顫抖。

他緩緩地朝顏均走去。短短幾步距離,永泰帝想了很多。

他的一生飛快地在腦海裏閃現。從王府到皇宮,步步艱辛。稱帝十五年,是他這輩子過得最辛苦的十五年。他恍惚看到,如果沒有顏均,他依舊會死,死在皇宮,死在亂軍的刀下。

他還恍惚看到,大周被亂軍打得千瘡百孔。蕭氏族人被亂軍殺得一幹二淨,忠臣孝子被屠戮幹淨。皇宮燃起了大火,熊熊大火吞噬著幾代人的血汗。宮女內侍四處逃命,卻難逃殺戮。

京城慘遭劫掠,百姓慘呼,卻無人伸張正義。

永泰帝心頭大驚。為何他會看到這一切?難道沒了顏均,天下真的會變成這個樣子嗎?難道顏均真的是天命所歸?是天下百姓的救世主?

永泰帝死死地盯著顏均,心頭翻江倒海,雙手依舊在顫抖。

禮部官員驚懼莫名,都快被嚇死了。千萬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出亂子。早知道,就不該讓永泰帝拿玉璽。

永泰帝被禮部官員影響,心頭跟著一顫,玉璽差點落地。

永泰帝看著手中的玉璽,突然明悟。或許一切都是天注定。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再糾結。

永泰帝終於放下,他不再憤怒,也不會不甘心。他平靜下來,高舉雙手,將玉璽穩穩地交給顏均。

當顏均接過玉璽,永泰帝對顏均說道:“一定要做個好皇帝。”

顏均笑了,他拿著玉璽,輕聲說道:“我做皇帝肯定比你強。我的國也肯定比大周更強。”

這一天,顏均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年號開皇。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