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 O型名人大印證(2 / 3)

希特勒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他集自大、自負、固執、自信、堅強、急躁、強悍、專斷等性格於一身,他也是O型人。基於這些特質,加上他過人的政治才華,為他能在政壇崛起,獨攬大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也由於他性格中的這些特質,導致他會發動世界大戰,最終由盛而衰,國家滅亡,最後他自己也自盡身亡。

眾所周知,不可一世,氣焰囂張的納粹軍,在對蘇聯的戰爭中首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早晨,德國突然襲擊了蘇聯。在蘇聯邊境的一百五十師德軍,從北、中、南三路展開進攻,有飛機掩護,以強勁的裝甲部隊為前導,他們很快就攻占了主要城市,四個月後,五十餘萬平方裏德土地就被攻占下來。但蘇聯不是省油的燈,蘇聯早就把西部重要工廠遷往中亞或西伯利亞,同時實施焦土政策,並出動遊擊隊展開破壞活動,使德國無法速戰速決。戰事一拖延,麻煩也就隨之而來。蘇聯的冬季十分寒冷,由於地域麵積寬廣,德軍的後勤補給線過長,加之又屢遭蘇聯遊擊隊襲擊,軍需品甚至軍火都開始缺乏。待蘇聯反攻之後,德軍便吃盡苦頭。德國無所不利的閃電戰爭都在這場戰役中瓦解。德國呈現敗象,就從此時開始。為何德軍再早幾個禮拜避開大寒進攻蘇聯,難道聰明的希特勒會想不到氣候變化嗎?如果不碰上如此寒冷惡劣的氣候環境,德軍是不可能輸得這麼慘的,希特勒聰慧過人,當然是知道這一點的。

其關鍵就在於事先發生的一件事,使希特勒憤怒無比,他大發脾氣,最終失去理智判斷而鑄下大錯。本來希特勒早先已經得到了南斯拉夫國王的支持,想取道南斯拉夫,攻擊巴爾幹半島。不料世事有變,在南斯拉夫國王回去之後,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國內一致反對與德國合作。希特勒本以為穩操勝券的事,最終落空。他感到自己的舉世威嚴遭到挑戰,失去理智的他決定摧毀南斯拉夫以解心頭之恨。幕僚們提醒希特勒,如此莽撞的做法將會帶來全盤的失利,因為還有六個月德國便要攻擊蘇聯,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轉變,勢必會會影響作戰計劃。但希特勒無視戰事拖延可能造成的後果,他像一頭憤怒的獅子,毅然決然地晚些時候再對蘇聯發起進攻,先去攻打南斯拉夫。其後,南斯拉夫小國於十天內投降,一個星期後希臘也淪陷,希特勒狂妄自得,得意洋洋,於是不接受幕僚的警示,開始發動對蘇聯的進攻,由於當地天氣嚴寒導致的種種不利條件,終於使大批軍隊陷於蘇聯廣袤的,最終動彈不得。

希特勒被情緒衝昏了頭腦,不聽取周圍人的勸解,剛愎自用,認為強烈進攻就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事實證明,希特勒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但這位偉大的O型領導人絕不會想到這些也不相信這些,這便是人間常有的悲哀。

賽車手舒馬赫

說到德國第一號賽車手米歇爾?舒馬赫,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印象中,他始終穿著紅色的工裝褲,開著一輛紅色法拉利。受工作影響,舒馬赫是個擁有強大自製力的人。當有人問他自己最大的缺點是什麼時,他會坦率地回答:“我有一點兒自私。”他欣賞他人那種“心如止水”的品質。他的存在,可說是為O型人的特質做了最好的詮釋。

O型人總是充滿活力、精力旺盛並且追求成功。他認定的事,從不輕言放棄,即使是遭受失敗與挫折。他隻是視之為挑戰,為自己設定新的目標,並積極解決問題。在英國銀石賽道的嚴重事故發生的三個月後,舒馬赫的法拉利賽車的引擎聲再次在馬來西亞賽道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