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把握人生定位的關鍵(1 / 3)

1、幸福人生要選對舞台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人生廣闊的天地間,想要有一片任由自己翱遊的天空,最起碼應該給自己完好的定位。找準人生的定位,在幾千年前就作為成就霸業的思想傳承,而今,它更應成為引領時代的理念,指導我們在人生路上前行,升華我們的靈魂。

⊙人生重要的不是一個人所站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

一粒種子的方向是衝出土壤,尋找陽光。而一條根的方向是伸向土層,汲取更多的水分。人生亦如此,正確的方向讓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會讓我們誤入歧途,甚至影響一生。

20世紀40年代,有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二戰”結束後,他靠賣自己的畫為生。

一日,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他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畫而出高價賣出。這件事情給他一個啟發,於是他開始大量地模仿畢加索的畫,並且一模仿就是20多年。

20多年後,他一個人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他渴望安頓下來,築一個巢。他又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簽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這些畫過於感傷,主題也不明確,沒有得到認可。

更不幸的是,當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所以沒有判他永久的驅逐,而是給了他兩個月的監禁。

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

毋庸置疑,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不能自拔,並終究難逃敗露的結局。最可惜的是,他在長時間模仿他人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畫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對人生而言,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則是選擇努力的方向。

有一個年輕人,癡迷於寫作。每天筆耕不輟,用鋼筆把稿件謄寫得清清楚楚,寄給天南地北的雜誌、報刊,然而,投出的稿子不是泥牛入海,就是隻收到一紙不予采用的通知。

他很苦惱,拿著稿子去請教一位名作家。作家看了他的稿子,隻說了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去練習書法呢?”

5年以後,他憑著自己出眾的硬筆書法作品加入了省書法協會。

古今中外,無數名人誌士,無一不是在人生方向的指引下,撥開雲霧,實現自己目標的。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5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麵,他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

從那時起,他就把對電磁學等物理現象的研究作為他人生的方向,並一直執著地追求著這個目標,終於成了物理科學的旗手。

幸福悟語

上帝是公平的,它給予我們每個人一樣的天空、一樣的陽光、一樣的雨露、一樣的每天24小時。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實現夢想,關鍵就在於他們在生命啟程的那一刻就找準了目標,盡管在前行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挫折與磨難,但是有了方向的引領,再大的風雨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勇氣。

2、人生不是漫無目的的漫步

⊙隻有準確地定位自己,才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

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有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隨波逐流。

法國著名的自然學家約翰·亨利·費伯勒,曾用一些被稱作“宗教遊行毛蟲”的小動物做了一次不同尋常的實驗。這些毛蟲喜歡盲目地追隨著前邊的一隻毛蟲,所以得了這個名字。費伯勒很仔細地將它們放在一個花盆外的框架上並排成一圈,這樣,領頭的毛蟲實際上就碰到了最後一隻毛蟲,完全形成了一個圓圈。在花盆中間,他放上鬆蠟,這是這種毛蟲愛吃的食物。

這些毛蟲開始圍繞著花盆轉圈。它們轉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時又一小時,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們圍繞著花盆轉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後,它們全都因饑餓勞累而死。

一大堆食物就在離它們不到6英寸遠的地方,它們卻一個個地餓死了。原因很簡單,隻是因為它們按照以往習慣的方式去生活。

費伯勒的筆記本裏有這樣一句話:“在那麼多的毛毛蟲中,如果有一隻與眾不同的,它就能改變命運,告別死亡。”

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曆、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當時的情況是: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27%無目標的那群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不斷抱怨上天、詛咒命運、數落他人,過著失意的生活,靠社會的救濟勉強度日。

60%目標不明確的那群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盡管生活安逸、工作穩定,但大都沒有什麼很大的成就。

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很笨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麵也會具有傑出的才能。比如,柯南道爾作為醫生並不著名,寫小說卻名揚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有自己特定的天賦與素質。認識自己並發現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就如同掌握一門根雕藝術。樹根千姿百態,藝術家要善於用樹根的天然形狀,順勢雕刻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人生也與樹根一樣千差萬別。隻有準確地給自己定位,才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

幸福悟語

如果你不甘於平庸,就必須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這樣才能調動起自己的智慧,走出成為強者的第一步。但是卻有很多人不清楚這一點。他們迷迷糊糊地上大學,迷迷糊糊地參加工作,又迷迷糊糊地結婚生子,這一輩子就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度過,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的。

3、不懈追求才能羽化成蝶

⊙再長的路,一步一步總能走完;再短的路,不去邁開雙腳將永遠無法到達。

成功貴在堅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在飽嚐了許多次的失敗之後得到的,我們經常說什麼“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是對失敗的獎賞,也是對堅持者的獎賞。古往今來,那些成功者不都是依靠堅持而取得成就的嗎?

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其作者司馬遷是享譽千古的文學大師,可是他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呢?

漢武帝為了一時的不快閹割了堂堂的大丈夫,那是多麼大的恥辱啊!而且這給司馬遷帶來多大的身心傷害,是我們普通人所無法想象的。

司馬遷也曾想過死,對於當時的他來說,死是最容易的解脫方法了。可是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寫一部曆史的典籍,把過去的事記下來,傳諸後世。為了這個夢想,他堅持了下來,忍受了身體的痛苦,忍受了別人歧視的目光,堅持著在嚴酷的政治迫害下繼續撰寫《史記》,並且最終完成了這部光輝著作。

司馬遷靠的是什麼?隻有兩個字:堅持。如果他在遭受了宮刑以後,喪失一切鬥誌,不堅持寫《史記》,那麼我們現在就看不到這部巨著,更吸收不到他的思想精華。所以他的成功、他的勝利,最主要的還是靠堅持。如果可以對比,那麼他的著作所帶給我們的震撼倒是其次了,他堅持的精神所激勵鼓舞我們的更多。

外國名作家傑克·倫敦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堅持之上的。就像他筆下的人物馬丁·伊登一樣,堅持堅持再堅持。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一切時間,堅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紙片上,有的插在鏡子縫裏,有的別在曬衣繩上,有的放在衣袋裏,以便隨時記誦。所以他成功了,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他的書通常被放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當然,他所付出的代價也比其他人多好幾倍,甚至幾十倍。成功是他堅持的結果。

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然而隻要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那麼,成功就在眼前。石頭是很硬的,水是很柔軟的,然而柔軟的水卻穿透了堅硬的石頭,這其中的原因無他,唯堅持而已。我們在黑暗中摸索,隻有堅持才能找尋到通往光明的道路。也隻有堅持,才能讓我們衝破禁錮的蠶繭,最終化成美麗的蝴蝶。

幸福悟語

記住這句話:再長的路,一步一步總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將永遠無法到達。再多一點兒努力、多一點兒堅持,你會驚奇地發現:世界到處都飄著絢爛的成功之花。

4、一次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