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不要錯過人生的低穀(1 / 3)

1、放慢你的腳步,做一做心靈瑜伽

人生的低穀會改變你的人生。隻有經曆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後,仍保持自我的力量與智慧,仍守住生活的平衡,你才真正擁有了希望、快樂、力量和寧靜。其實,每一個低穀都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曆和寶藏。你不能改變人生,但你能改變自己。

⊙放慢你的腳步,不要因為太忙碌而錯失身邊的風景。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孤獨常常不請自來地出現在我們麵前。在廣闊的田野上,在“行人欲斷魂”的街頭,在幽靜的校園裏,在深夜黑暗的房間中,你都能隱約感受到孤獨的靈魂。默享孤獨,放慢自己前行的腳步,給心靈來一場瑜伽,你將收獲別樣的風景。

埃瑪·蓋茨博士是美國大教育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和發明家,他一生中在各種藝術領域和科學領域中有許多發明和發現。

蓋茨博士的個人生活證實,他鍛煉腦力和體力的方法可以培養健康的身體並促進心智的靈活,他思考問題非常全麵。

拿破侖·希爾曾帶著介紹信前往蓋茨博士的實驗室去見他。當希爾到達時,蓋茨博士的秘書告訴他說:“很抱歉,這時候我不能打擾蓋茨博士。”

“要過多久才能見到他呢?”希爾問。

“我不知道,恐怕要三個小時。”她回答。

“那麼你能告訴我原因嗎?”

她遲疑了一下然後說:“他正在靜坐冥想。”

希爾忍不住笑了:“那是什麼意思啊,靜坐冥想?”

她笑了一下,說:“最好還是請蓋茨博士自己來解釋。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願意等,我們很歡迎;如果你想以後再來,我可以留意,看看能不能幫你約一個時間。”

希爾決定留下來,而且他也發覺這個等待是多麼的有價值。

當蓋茨博士終於走進房間時,我開玩笑地把秘書所說的話告訴他,他在看過介紹信以後高興地說:“你想不想看看我靜坐冥想的地方,並且了解我是怎麼做的?”

於是他領我到一個隔音的房間去,這個房間裏唯一的家具是一張簡樸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著幾本白紙簿、幾支鉛筆以及一個可以開關電燈的按鈕。

從談話中我慢慢得知:蓋茨博士每次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就走到這個房間來,關上房門坐下,熄滅燈光,讓全部心思進入深沉的集中狀態。他就這樣運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潛意識給他一個解答。等整個思路比較清晰明了時,他就會立刻抓緊時間把它記錄下來。

埃瑪·蓋茨博士曾經把別的發明家努力過卻沒有成功的發明重新研究,使它盡善盡美,因而獲得了200多項專利權,塵世中,無數人以拜金主義為唯一原則,沒頭沒腦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排擠、相互廝殺。而生活的智者卻自始至終都保持著獨立的人格,以孤獨之心看孤獨之事,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勞碌之身軀,存一顆嫻靜淡泊之心,寄寓無所棲息的靈魂。

幸福悟語

孤獨是一種心境,氤氳出一種清幽與秀逸,營造出一種形勝獨處的自得和孤高,去獲得心靈的愉悅,獲得理性的沉思,與潛藏靈魂深層的思想交流,找到某種攀升的信念,去換取內心的寧靜。

2、做一名精神的獨行俠

⊙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

一位西方哲學家說:“世界上最強的人,也是最孤獨的人。隻有最偉大的人,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所以,麵對人生,我們要學會做精神上的“獨行俠”,在孤獨中尋求自我的價值,實現自我的價值。

有這樣一個人,他出生在極平常的小村落,父母都是猶太人,母親是個農家女。他在另外一個小村莊裏長大,在木匠店裏工作。30歲後開始了長達3年的旅行布道。

他沒寫過一本書,沒有擔任過任何職務,也沒有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屋,沒有自己的小家。他從來沒有進過大學,也不曾涉足過大城市,足跡所到的地方,離他的出生地不逾200英裏。一切和偉大有密切關係的東西,他全沒有。他連一張證書也沒有,他隻有他自己。

年輕的時候,人們看不起他、反對他。他的學生有的拋棄他,甚至其中一個還出賣了他。他被交到當時的統治者手中,受到審判,被人嬉笑、嘲弄。他被釘在一個木頭十字架上,釘在兩個強盜當中。他在世上擁有的唯一的一件外衣,被士兵們抓鬮來分。他死後埋葬在一個借來的墳墓裏,這個墳墓是他的一個朋友讓出來的。

2000年後的今天,有人說把全世界所有的陸軍、海軍、所有議會的議員、所有統治過人類的帝王都加起來,對地球上人類生活的影響力,都遠遠不及這個孤獨的人。

這個一生孤獨的人就是耶穌。

現代社會中那些為生存而掙紮的人總會有一種身在異國他鄉之感:冷漠、陌生,好像“站在森林裏遲疑不定,未知走向何方”,“感到在眾人中比在動物中更加危險”,又好像“獨坐在醉醺醺的世人之中”,哀訴人間的不公正。總之,互相猜忌,彼此欺詐,黑暗籠罩著去路,危險隱藏在背後。

此時,保留一點兒孤獨則可以使你“遠看”事物,即“從事物遠離”,對事物“做遠景的透視”,隻有這樣,才能達到萬物合一、生命永恒的境界。在這種境界中,你可以傾訴一切,可以誠實坦率地向萬物說話,這也是一種藝術審美的境界,它能使事物美麗、誘人,令人渴慕,使人成為自己的主人,使人生獲得意義和價值。

幸福悟語

孤獨是既不愛人也不被人愛的一種失重狀態,是處於不關心他人也不被他人關心的人生夾壁。要擺脫孤獨的唯一方式在於人而不在於物,即以愛人之心冰釋不被人愛的人生尷尬。

3、勇往直前,不做軟弱之人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於成就的大小,而在於是否努力地去實現自我,喊出屬於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天才的構想在被證實以前,總會被平庸的人看作是瘋狂與幻想。對此,我們不要做軟弱的人,而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1929年,美國芝加哥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教育界的大事。

幾年前,羅勃·郝金斯半工半讀地從耶魯大學畢業,他做過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師和賣成衣的售貨員。現在,隻經過了8年,他就被任命為美國第四大名校——芝加哥大學的校長。他隻有30歲!真叫人難以置信。

人們對他的批評就像山崩落石一樣一齊打在這位“神童”的頭上,說他太年輕了,經驗不夠,教育觀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報紙也參加了攻擊。

在羅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個朋友對他的父親說:“今天早上,我看見報上的社論攻擊你的兒子,真把我嚇壞了。”

“不錯,”郝金斯的父親回答說,“話說得很難所。可是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

曾有一個美國人,被人罵作是“偽君子”“騙子”“比謀殺犯好不了多少”,你猜是誰?在一幅刊在報紙上的漫畫中,他伏在斷頭台上,一把大刀正要切下他的腦袋,街上的人群都在噓他。他是誰?——喬治·華盛頓。

耶魯大學的前校長德懷特曾說:“如果此人當選美國總統,我們的國家將會合法賣淫,行為可鄙,是非不分,不再敬天愛人。”聽起來這似乎是在罵希特勒吧?可是他謾罵的對象竟是傑弗遜總統,就是撰寫獨立宣言,被讚美為民主先驅的傑弗遜總統。

可見,沒有誰的路永遠是一馬平川的。為他人所左右而失去自己方向的人將無法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

誰能代替你走路嗎?誰能代替你做決定嗎?誰能站在你的立場、角度去看問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命運需要自己主宰。人,要有主宰自己命運的勇氣,不能總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

如果你真的能夠勇往直前,將你的心跳過標杆,你的身體就一定能跨越過去。所以,遇到難題時,我們要先從心理上打敗它,認定自己必勝無疑,才能越過人生的橫杆。

幸福悟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一個人絲毫不存突破前人的氣魄,那他的心隻會囿於現有的視野,不能立在更高、更新、更奇的角度去觀察。成功意味著超越平庸,而要衝出平庸的束縛,就必須具備突破現狀的勇氣。

4、就算逆風也要飛揚

⊙隻要秉持信念之燈繼續前進,就定能到達陽光地帶。

一個人無論麵對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困難,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念,不能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很多時候,打敗自己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你自己。隻要一息尚存,我們就要追求、奮鬥。即便遭遇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要化解、克服,於逆風之處扶搖直上,做到人在低處也飛揚。

有這樣一個不幸者,4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性昏厥症差點兒使他進入棺材。7歲時,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不得不進行大量的放血治療。46歲時,他的牙床突然長滿膿瘡,為此拔掉了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病才剛剛痊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視線不再清晰,隻能靠人攙扶著走路,於是幼小的兒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後來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57歲,就口吐鮮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