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轉型,她已經結束了對純潔世界的幻想,逐漸地走向了現實生活中。赫本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銀幕上出現,直到1989年,60歲的赫本扮演了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個角色,就是在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愛情片《直到永遠》中扮演了一個纖弱的天使。雖然赫本在這部影片中出現的片段很短,但是她身上無人能比的優雅氣質,使得這部影片中的天使形象又成為她眾多銀幕形象中的經典。赫本淡出影壇後,她就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在晚年時期,她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使,竟然拖著病弱的身體,去看望救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等貧困地區的孩子。
由於赫本的童年經曆,所以,她一生都非常關注慈善事業。她的童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困苦環境中度過,所以她對處在戰爭中兒童的痛苦有非常深的體會。所以,晚年的赫本在疾病纏身的情況下堅持去那些貧困地區去資助需要關愛的孩子。赫本曾經很多次不顧戰亂和傳染病的危險,遠赴非洲地區資助看望被戰爭折磨的孩子。她來到世界上最艱苦的地方去擁抱那些困難中的兒童,並不斷地提供援助。她還利用自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呼籲社會上的人們關注索馬裏、蘇丹等落後國家兒童的生存狀況。
美麗的天使赫本對社會慈善事業的關注,打動了世界上每一個人,她的愛心也影響著每一個人,她的這種慈善愛心來源於她內心深處最本質的真誠。赫本對慈善事業的關注消耗了她晚年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即便在彌留之際,赫本依然還不忘那些處在苦難中的孩子,赫本的兒子西恩曾回憶她去世前一天的情景,說:“我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的。她說:‘沒有,我沒有遺憾……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赫本的這種愛心已經根深蒂固地生長在她的內心,她一直都相信,隻要世界上每一個愛心人士都奉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那麼,世界上困苦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少。
在每個人的生活世界裏,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友情,都曾有人灌注了很多的愛,每個人隻要內心充滿愛,奉獻出一點愛,那麼,相信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處處有陽光和溫暖。就像著名歌手韋唯唱的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愛的奉獻》:“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隻要每個人付出一點愛,就可以改變我們身邊的一切,或許會因一個不經意的決定挽救或毀滅一個人。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充滿愛心,多奉獻一些愛心,我們身邊的人一定會感受到這種美好。
如果每個人都能奉獻出一點愛,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更加的和諧,心與心的溝通就會更加暢通。愛,不僅使我們人生的財富更加豐厚,也會讓我們和身邊的人感情更純真,會讓我們的生活和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Spirit of Audrey
女人的美麗不是表麵的,應該是她的精神層麵——是她的關懷、她的愛心以及她的熱情。我天生就有被愛的需求,同時還有個更強烈的需求——給予愛。
簡單生活
當你簡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將更加簡便;孤獨不會孤獨,貧窮不會貧窮,也不虛弱無力。
——梭羅
生活簡單一點,比如周末逛街購物的時間減半,在家多聽點音樂;把高跟鞋留在門外,穿著平底舒適的涼鞋;偶爾讓自己獨處一天;將屋裏不要的東西全都丟出去……感受一下簡單生活帶來的樂趣。
簡潔即華貴
奧黛麗就是高級時裝的代名詞。她的風格和創新既突破傳統,又定義了經典。就連著名歌劇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斯也效仿奧黛麗的穿衣打扮。
“奧黛麗”服裝是一個多種理念的產物。由巴倫西亞創始,紀梵希監製,並深受奧黛麗影響的一種理念。
奧黛麗的服裝不以數量取勝,而是以質量著稱。每一件衣服簡潔大方,如一條黑色短裙配一件白色無扣上衣,就成了一套別致的套裝。最新的款式不一定是最好的,簡潔才是製勝法寶。她說:“我沒有時間采購具有‘奧黛麗’風格的衣服,我隻有兩件晚禮服,兩套便裝,除此之外就沒有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