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1 / 2)

死亡是人類無法回避的永恒話題,在這方麵我們所有人都接受過一種相同的教育:一個人,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更為殘酷的是,那些從野蠻民族收集到的關於死亡的大量恐怖的現象,進一步增強了人類陰暗憂鬱的情緒。現在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死亡已經不再可怕,而是被看做很自然的事情,人們也堅信這一點。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一位智者讓別人在他的墓碑上寫上“思考生活”,這反映了人們在觀念上的進步。沒有了對前生和來世的過分憂慮,隻是努力地把握現在,使現在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這才是你活著的職責所在。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懷疑和恐懼上,而應該專心致誌地幹好眼前的工作,要堅信現在的良好表現可以為未來的日子奠定一個最堅實的基礎——死亡並不可怕,隻要你知道怎樣去生活。

一個有思想的人對於生活會很執著,但是對死亡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他已經感悟到了生的價值與死的玄妙,所以才能夠坦然地麵對它們。一個世俗而平庸的人是害怕死亡的,甚至是對死亡充滿了恐懼,這大概是因為他還沒有參透人類生死的玄機。

小鳥因為膽怯而不相信自己的翅膀,但是幾次試飛的經驗馬上就能夠使它拋棄這種恐懼。馬可.奧勒利烏斯有一句格言:“如果上帝與我同在,那麼死也是輝煌的;如果失去了上帝,那麼即使活著也是悲傷的。”我想,所有卓越的頭腦中都有著一種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最有價值的,那麼最有價值的生命將會伴隨你一生;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那麼毫無意義的生命也會與你相隨。米開朗基羅的一位朋友曾經對他說,他為藝術所作的不懈努力肯定會使他認為死亡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米開朗基羅卻堅決地反駁:“絕不是這樣!如果生命是快樂的,那麼死亡也是上帝對我的召喚,一點也不會讓我感到悲傷。”

讓我們再來看看孟德斯鳩的觀點吧:“即使靈魂不滅是錯誤的,我也絕不會因為信仰它而感到一絲的懊悔。我坦率地承認我不像無神論者那樣——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決不願意放棄靈魂不滅的觀念來換取某一天的幸福。我很高興地相信,我能像上帝一樣不朽。這種信仰與形而上學的觀念給予我永恒生命的無窮希望和活力,我永遠不會放棄它。”

生命是美好的。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麼就讓它繼續下去吧!每個熱愛生命的人都會希望生命存在。

通過對思想和信仰的進一步探究,我們發現,熱愛持久和永恒是人類的本性。從科學誕生的那一天起,永恒的信念已經在人類健康的頭腦裏紮下了根。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體驗著喜怒哀樂,對周圍易逝的事物和自己短暫的生命常常會感到惴惴不安。我想,那些自然科學家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信仰才去探索那些關於宇宙的奧秘,他們要用自己的發現來確定永恒的價值,聆聽上帝偉大而又美好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