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表達能力把事物的內在真理都完全轉化成了音樂和詩歌的能力,這就使得莎士比亞成了詩人的典範並且向形而上學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問題。他是地球上最具有力量的人。他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表現出了自然偉大的力量。世界上的事物反映在他的詩歌裏,是毫無損失,也絕不模糊的。他能夠非常精確地把美好的事物表達出來,謹慎地把偉大的事物細膩地刻畫出來;能夠無動於衷地把悲劇性的和喜劇性的東西完整地表達出來,既沒有歪曲,也沒有粉飾。他把自己高超的技巧都運用到了極其微小的細節上。哪怕是在畫一根睫毛也會像畫一座大山那樣嚴謹。而這所有的一切,就像大自然的事物一樣,都是經得起顯微鏡的嚴格檢查的。
莎士比亞高超的抒情能力全都寓於他的文學創作裏。那些十四行詩,雖然它們的精彩都淹沒在絢麗的戲劇裏,但是仍然和他的戲劇一樣是無與倫比的;而這些並不是詩的價值,而是整個詩篇的總體價值;任何一個詞句現在都像一首完整的詩一樣是難以再創造出來的。
雖然劇中的每一句台詞、每一行詩,都是具有一種美,能夠吸引耳朵停下來傾聽那些絕妙的好詞。然而,其中卻都充滿了偉大的意義。前後的關聯是那樣密切,就連邏輯學家也會讚歎不已。他的手段就像他的目的一樣令人叫絕。他能夠把某些水火不相容的對立麵連接起來,這樣就完成了一首詩。
最精彩的詩其實就是詩人基本經驗的總結。然而思想既然是一種經驗,那麼就可以轉化到生活的其他地方。有教養的人在寫詩的時候往往能夠運用一種高度的技巧。通過他們的詩,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個性曆史。如果誰是熟悉當事人的,那麼誰就能夠叫出每一個人物的名字:這個是安德魯,那個是雷契爾。這樣的話語雖然是平淡無奇的,但卻是意義深刻的。在詩人的心目中,事實已經被改變為新的思想,原來的表層現象都已經蕩然無存了。這種慷慨與莎士比亞是同在的,他沒有一點惟我獨尊的架子。
詩人還必須擁有一種更加高貴的個性,那就是樂天的性格。沒有它,誰也成為不了詩人——因為追求美是他的目標。他熱愛美德,並不是為了它的義務,而是為了它的恩惠。他喜歡世界,喜歡男人,喜歡女人,因為從他們的身上可以閃耀出悅人的光輝。他能夠把美和歡樂的精神撒遍整個宇宙。
伊壁鳩魯說過,詩歌魅力是無窮的,這種魅力是可以讓情郎和他的戀人享受的。真正的詩人都以他們堅定樂觀的氣質而聞名於世。荷馬沐浴著陽光,喬叟快樂而堅毅。薩迪說:“外麵都在傳說我會後悔,可是我要悔恨什麼呢?”莎士比亞的語調是那麼的尊貴和歡樂,誰不願意與他為伍呢?
世界是需要詩人的,他們不會嘲弄莎士比亞,也不會在墳墓裏哀悼斯登堡。他們會用同樣的靈感來進行觀察、說話、行動,因為知識能夠使陽光更加燦爛。智慧的力量能夠戰勝人類的自私,仁愛與人類的智慧是和諧共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