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月夜,他悄然彈奏一曲《錦瑟》。
就此,一曲淒婉的千古絕唱傾倒了無數世人。
字句間的意境之撲朔迷離,情感之深長遠邈,至今無人可以超越,正如元好問詩曰:“一篇錦瑟解人難”。
是的,從他朝至今已引無數不同解說及猜測,歧見紛紜裏,它已成千古之謎。
有人言說,它是為詠瑟詩,莊生夢蝶、望帝啼鵑、滄海有淚、藍田生煙裏,深蘊著瑟之適、怨、清、和的四種樂調;亦有人言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為他在孤寂中思念亡妻而作;更有人說,這是一首愛情詩,垂暮之時想起錦瑟年華裏曾經的愛情。還有,還有所謂傷世詩,抑或理想詩之說。
如是種種,皆說的是它的意蘊幽隱,其妙義不可明言。
於是,世人便更愛它這一首。於詩句間,是每一人都可將自己理解的深意付諸於它,仿若繞梁之樂,回味裏無窮。
我最愛的還是它字句上的美意——光“錦瑟”二字,就覺得美得心間微動,莊生夢蝶裏更覺得浪漫無限。也會為望帝啼鵑的幽怨無聲落淚,更會為滄海裏鮫人之淚化為萬千明珠感動不已,而那片藍田山的美玉更讓我愛戀不已,雖泥土深埋,卻可於天晴日暖裏生出嫋嫋的輕煙。
這意境,美得不可方物。
不過,我在年少時引用最多的卻是“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當時,還真是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善感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