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灘奇觀(1 / 2)

時人喜大言、愛發狠語或說滿話,常聽到這樣的感歎:哪裏還有淨土,還有新奇不為人知的地方?我倒要奉勸即便是見多識廣的人,也不可輕易對此下斷言。無須鑽深山、進老林,以北京為出發點,隻需幾個小時的路程,就可進入一片一眼望不穿的“五彩淨土”!

第一道彩、也是最搶眼的,是一望無際的亮紅。這便是目前地球上最大、最壯觀的一片紅海灘。紅得耀眼,紅得純粹,其間竟無半點雜質,在秋陽下紅暈彌漫,映得天地間光芒閃爍,渾然一體般的透紅。

這其實是一種植物,名為“堿蓬”。又稱“海英菜”、“狼尾巴條”……其莖直立、呈圓柱形,一枝多莖,狀如狼尾。每根莖端頂兩三朵小花,形似團傘,組成五角星狀,其美無比。整株高可一米,矮者也能沒膝,株型極美,有“翡翠珊瑚”的雅稱。然而,它卻是貧苦百姓的朋友,生命力極其旺盛,無須播種、耕耘,全部野生,自強自立,而且專門在寸草不生的鹽堿地上生長。

我自小便熟悉它,吃過它,趕上饑荒,它就是農人的“救命草”,通身都可以吃。其籽黑亮,若小米大小,或蒸或煮都有一種野香,入口極有勁道。現在人們的日子過好了,它又成了珍稀菜肴,春天其翠綠鮮嫩的莖葉,脆而多汁,營養豐富,具有特別的海鮮味,口感甚佳。堿蓬還可入藥,能調治氣積停滯、發熱等病症。

入秋後堿蓬則漸次變紅,先是嫩紅,然後豔紅、深紅,到完全成熟後便紅得飽滿,紅得透亮,紅出一種鋪天蓋地的氣象。我家鄉的堿蓬與野草雜生,一疙瘩一塊,稀疏零落,不成氣候。這裏的海灘卻鹹淡相宜,堿度適中,成了堿蓬的天堂,密密匝匝,蓬蓬勃勃,其間一根雜草沒有。待到第一場秋露下來,便一天紅似一天,浩浩蕩蕩,如火如荼,仿佛給遼河平原鋪上了厚厚的紅毯。在紅毯的中間蔓延著無數條銀白色的絲線,曲折而跳動,那是一道道明澈的河流,俗稱“潮溝”。潮漲潮落,灘聲十裏,紅灘戀潮,潮養紅灘。

在紅灘的背後,是無邊無際的葦蕩。剛吐穗的還一片濃綠,已經揚花的則開始在老綠上鍍金,搖搖擺擺,颯颯生風,如戟如槍般地護衛著紅海灘。隻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將“大紅大綠”搭配得如此協調,如此曼妙!每根葦稈的頂端,色彩又不相同,有的是一團紫色,嫵媚動人;有的卻白如堆雪,高潔而儀態萬方。但,要紫的一大片全紫,要白的一大片全白,在清風的指揮下仿佛在低聲吟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這便是紅灘的第二道彩。

在紅灘的前麵,卻是色彩斑斕的沼澤。沼澤何以有色彩?是它的主人們色彩繽紛,讓沼澤也有了燦爛的容顏。像丹頂鶴頭上的那一點紅,可算是世界上最生動、最珍稀、最耀眼的鮮紅了!東方白鶴、白鷺等大鳥則通體如雪,色彩隻點綴在腿腳上;大天鵝以白為主,但也有黑天鵝;野鴨、大雁或深灰,或淺褐,卻還有一種綠頭野鴨……這裏被喻為“鳥類的國際機場”,這一批走了,那一批來,有常客,有新客,還有常年滯留不走的……因此色彩豐富,變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