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倒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謝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這樣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間的人群結合,永沒有像你們樣的徹底地真實而純潔。最是我到上海去幹了無聊的所謂“事”回來,或者去同不相幹的人們做了叫做“上課”的一種把戲回來,你們在門口或車站旁等我的時候,我心中何等慚愧又歡喜!慚愧我為什麼去做這等無聊的事,歡喜我又得暫時放懷一切地加入你們的真生活的團體。
但是,你們的黃金時代有限,現實終於要暴露的。這是我經驗過來的情形,也是大人們誰也經驗過的情形。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 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我的孩子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的我,癡心要為你們永遠挽留這黃金時代在這冊子裏。然這真不過像“蜘蛛網落花”,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而已。且到你們懂得我這片心情的時候,你們早已不是這樣的人,我的畫在世間已無可印證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人物介紹
About the Author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音樂教育家、漫畫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麵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其中尤以漫畫作品影響最大。其漫畫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深遠的意境,深受人們喜愛。其散文作品,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也有較大影響,主要散文作品集有《緣緣堂隨筆》、《甘美的回憶》、《率真集》等。
【細品精讀】
寫孩子何以成“自白”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漫畫家,他的漫畫受到了幾代人的喜愛。但他的散文卻被鬱達夫認為是“人家隻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他的畫筆人生。”這篇《給我的孩子們》寫於1926年底,被用作1927年開明書店出版的《子愷畫底》的“代序”。本文充分體現了豐子愷坦率真誠、樸實自然、飽含情感的行文風格。
留戀童年、讚美童真、向往真誠是本文的中心內容。但之所以將其歸於“自白”,乃是由於作者借頌讚兒童的天真、自然、率性,反思成年人的虛偽、做作、凡庸,正如他在文中所說:“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作者在用子輩的童真、自然、率性透視成人們的自私、虛偽和妥協成性的同時,也在為子輩的未來擔憂。因為子輩一旦脫離溫暖的家庭,進入所謂“理性”的社會,便會不自覺或被迫犧牲真實、本性,作者在文中發自天然的真情,為做作的演講、教義類的說教,道出了自己的憂慮,“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這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自白,是真正的於歡悅中的對現實痛切的反思。這樣的行文風格,這樣的人生境界,唯有終生用漫畫歡娛他人、關注民生、昭示清純的一代漫畫大師方能做到。
【相關鏈接】
豐子愷關於成人和孩子的名言
1. (成人)全為實利打算,換言之,就是隻要全家。充其極端,做人全無感情,全無義氣,全無趣味,而人就變成枯燥、死板、冷酷、無情的一種動物。這就不是“生活”,而僅是一種“生存”了。
2. 世間的大人都為生活的瑣屑事件所著迷,都忘記了人生的根本。
3. 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隻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隻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我比起他們來,真的心眼已經被世智塵勞所蒙蔽,所斫喪,是一個可憐的殘廢者了。
4. 成人的世界,因為受實際的生活和世間的習慣的限製,所以非常狹小苦悶。孩子們的世界不受這種限製,因此,非常廣大自由。
5. (兒童)比藝術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們往往能注意大人們所不能注意的事,發現大人們所不能發現的點。所以兒童的本質是藝術的。
6. 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