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為什麼不愛林妹妹(3 / 3)

周瑜可就真窩囊透了。諸葛亮還給他編排了流行歌曲: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支流行歌曲一直唱到現在,真是太損了,占了人家的便宜,還說便宜話兒。

這一下,事情全倒過來了,孫尚香成了東吳在劉備手裏的人質了。你們還想打嗎?孫權啊,你可想清楚,你妹子可在我手裏呢。

這事件的變化,真是白雲蒼狗啊。孫權啊,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麵。

可是仗還得打啊,過了幾年,孫權大概也覺得差不多了,劉備這個賴皮總不還賬也不行啊,文的不行,咱們就動武的吧。可是不行啊,我妹子還在他那兒呢,得先把我妹妹接回來啊。怎麼接?她肯定不回來啊。女人嘛,愛情總是高於一切。騙吧!就說老太太病了,誆她回來吧。結果,孫尚香就真沉不住了,再愛情,也得看看老娘啊。我走吧,她還帶著阿鬥一塊兒回來了。讀書到這裏,很奇怪,孫尚香跟劉備恩愛了好多年,也沒有生出一男半女來?誰的毛病?讓醫院檢查過沒有?

可是問題出來了,孫尚香走得了嗎?你說你媽病了,這能是理由嗎?借口嘛!放在普通老百姓家裏,肯定是理由啊,是啊,丈母娘都病了,趕緊回去看看吧。可是放在劉老板這裏就不行了,且不說劉老板還愛不愛你孫尚香了,也別說劉老板外邊又包了二奶了,冷落了你孫尚香,關鍵你孫尚香是劉老板的人質啊。哦,你還想把阿鬥帶走?這就更不行了,有本事你也生下一個啊,你憑什麼抱人家的孩子啊?於是,就有了一出趙子龍截江奪鬥的故事。

這一下,這一對夫妻可就是完戲了。可是替孫尚香想想,這輩子算是怎麼回事兒啊?

劉備劉老板能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主兒嗎?從古到今,天底下的老板都是見一個愛一個。這不孫尚香前腳走,他後腳就又娶了一個,還是他同宗劉氏家族的寡婦,法正當的媒人。劉老板啊,真的是口惠而實不至啊。如果孫尚香知道了,又該作何感想呢?哦,我可是剛剛回了趟娘家,你就守不住了,啊呀,呸!劉老板啊,你算是個什麼東西呢?

第一個故事版本講完了,咱們接著講第二個版本。談歌看過一出河北梆子,也是寫《甘露寺》這出戲的。比之京戲,劇情可就複雜得多,陰謀得多,曲折得多,而且還搞笑得多。為了節省篇幅,咱們簡短節說,故事的開頭也一樣,孫權因為劉備借著荊州總不還,天天生氣,這一天,孫權知道了劉備的媳婦兒去世了,覺得機會來了,就把周瑜找來了,兩個人商量辦法。周瑜出主意讓孫權把孫尚香嫁給劉備,借機把劉備哄到東吳扣壓起來,孫權當下就惱了,說:“老周啊,您這是什麼主意啊?就你這個主意,值一百個大嘴巴子!劉備那麼大年紀了,我瘋了?傻了?讓我親妹妹嫁給他?再說了,我跟姓劉的有仇啊!我能和他做親家嗎?這也太搞笑了!傳出去,不得讓郭德剛給我編相聲啊?”周瑜忙著解釋:“孫領導,您別急,您沒聽明白,劉備也不知道您妹妹長什麼樣兒,咱給他來個冒名頂替不就得了嘛!”孫權一聽,對啊,給劉備弄個假媳婦兒不就行了嘛。“行啊,老周啊,這主意不錯嘛,要不說您這有文化的人就是心眼兒多呢。我剛剛錯怪你了,你別往心裏去啊,就這麼辦吧,找人給他提親去!”於是,媒人就去了。您說,半大老頭兒了,有人給介紹一個年輕漂亮、有身份、有家產的新款女子,劉備能不同意嗎?於是,劉備美滋滋地就來了,也是按照諸葛亮的計策,到處嚷嚷開了,先造輿論。吳國太聽到消息就把孫權找了去了:“我說兒子,你怎麼不跟我商量就把你妹妹嫁出去了?你這眼裏還有你媽我嗎?”孫權就把周瑜的主意說了,吳國太也樂了:“行啊,隻要把荊州這地方要回來就行了。你看著辦吧,一個丫鬟嘛,還不有的是啊,反正咱們也不損失什麼貴重物件。套個鴿子還得舍把米呢,你就找個丫鬟吧。”於是,孫權回去就找了個丫鬟,說:“你就冒充我妹妹去嫁給劉備吧,這是政治任務。”這丫鬟還不高興呢,嘴一撅:“哎呀,孫領導啊,是不是我侍候得你不舒服了?幹嗎讓我去啊?我舍不得您啊。”孫權生氣了,一瞪眼:“不去也得去,我剛剛說過了,這是政治任務。”丫鬟也苦臉說:“哎呀,孫領導啊,我可是懷上您的孩子了。”孫權愣了:“什麼?懷上我的孩子了?多會兒的事兒啊?我怎麼一點也不知道啊?你別蒙我啊。”丫鬟還不高興了呢:“哎呀,我怎麼敢蒙領導呢,您不是忙麼,也就是上個月的事兒。我剛剛上婦幼醫院檢查過了,還B超了一把呢,還是個兒子呢!”孫權更是雲裏霧裏了:“兒子?上個月?你得讓我好好想想……行了,行了,你也不用做人流了,就帶著身子嫁過去吧。我就等於給劉備戴了一頂綠帽子了,將來你肚子裏的我這個兒子沒準還得接了劉備的班兒呢。好事兒啊!”於是,這丫鬟就頂著孫尚香的名義跟劉備入洞房了。這時候,孫權有一段唱,十分有意思,談歌記錄在這裏:真可笑大名鼎鼎的劉使君,

真可笑諸葛亮料事如神,

總想把天下的便宜都占盡,

給了一個棒槌啊,你們就當了針(真)。

……

這出戲編得也夠損的,孫權嫁給劉備的孫尚香,不是真的,是冒名頂替的,而且還是懷著孫權的孩子嫁過去的。孫權請劉備喝了“二鍋頭”,任你劉備精似鬼,喝了孫權的洗腳水嘍。這個故事編排得有意思,有點兒呂不韋嫁妾的味道。

寫到這裏,讀者都明白了,這一個河北梆子的版本跟京戲《甘露寺》是完全不一樣的。或者說,這個戲的編劇是站在孫權的立場上的,這個編劇真是有點兒天才了。談歌問過河北梆子的演員,這出戲是誰編的,演員也說不清楚,演員說:“或許編劇討厭劉備與諸葛亮,才這樣編排的吧。”是啊,按照這出戲的故事情節,上當的是劉備,諸葛亮也跟著傻了。這出戲的編劇有點兒拿劉備與諸葛亮開涮的意思。這樣編劇,該是有生活根據的,古代的皇上們實行和親政策,嫁出去的公主們有幾個是真的呢?大多都是由宮女們冒充的,孫權自然也懂得這套戲法兒了。是啊!孫權不傻不呆的,怎麼可能把親妹子嫁給自己的仇人呢?不合乎邏輯嘛。

如此說,河北梆子的《甘露寺》比京戲的《甘露寺》更生活化,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