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與王忱自小交好,是一對光屁股玩大的朋友。有一次,王恭從會稽老家回到建康後,王忱去探望,看到他坐在一張六尺長的竹席上。會稽盛產竹席,王忱以為他從東邊過來,一定有多餘的席子,便要了一張。王恭二話沒說,等王忱走後,派人把那張竹席送過去,自己坐在草墊上。後來,王忱聽說這事,非常驚訝。王恭回答說:“我平生無長物。”我沒有多餘的東西。可見兩人的交情。
王恭去會稽掃墓,王忱特地趕來拜墓,王恭又去回看他,兩人秉燭夜談,難分難舍。父親王蘊對他說:“恐怕阿大不是你的朋友。”王蘊的預見成為現實,孝武帝與司馬道子君相之爭,演化為兩大高門士族太原王氏之間的鬥爭。
袁悅之事件發生後,王恭力主殺死袁悅之,與司馬道子集團交惡,也與王忱朋友反目。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則故事反映出二人已水火不容。兩人曾經一起在左仆射何澄家做客,王恭當時是丹陽尹,王忱受任荊州還沒赴職。喝著喝著起了矛盾,王忱勸酒,王恭不肯喝,王忱就強逼他喝,局麵失控,兩人都火了,各自繞起裙帶就要動手。
王恭府裏有近千人,全叫到何澄府,王忱的家想必離得遠,跟班雖少,也都叫到跟前,雙方就要大打出手。何澄敢緊站到兩人中間苦勸,好歹散了。《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評了一句話:“所謂勢利之交,古人羞之。”
其實,兩人不是真心反目成仇,實在各為其主。關係破裂之後,王恭還時常想起王忱,一日清晨看到晨光中閃動的露水打濕初吐嫩芽的新桐時,觸景生情道:“王大故自濯濯。”濯濯形容光澤閃耀的樣子。
擔當江淮重任的王恭能夠抑製司馬道子集團的勢力嗎?孝武帝在任用王恭的問題上曾經征求過智囊王雅的意見:“我準備重用王恭和殷仲堪,你看怎麼樣?”王雅明確回答道:“王恭風神簡貴,誌氣方嚴;仲堪謹慎檢點,文章道義著稱於世。然二人皆嚴峻狹隘,自以為是,而且缺乏幹才謀略。若委以方麵之任,天下太平無事可以忠於職守,一旦有事,一定會成為禍亂的根源!”
王雅的話不幸言中,孝武帝死後,王恭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成為東晉末年軍事戰亂的罪魁禍首,那麼殷仲堪呢?
獨眼殷仲堪
殷仲堪一隻眼瞎了,他還之所以能夠出任荊州刺史,是因為正值壯年的王忱去世,醉酒而死。朝野上下為荊州都督一職展開角逐。司馬道子推出中書令王國寶,尚書左仆射王珣參與進來。
王珣是王導的孫子,年輕時與謝玄一道成為桓溫幕僚。桓溫曾經預測謝玄四十歲出將,王珣成為國家重臣不須等到白頭,“謝玄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珣當作黑頭公。”王珣和弟弟王瑉同為謝家女婿,謝安執政,抑製王、桓兩家勢力,兩族猜嫌致隙。謝安先後讓謝家女兒與兩兄弟離婚,二族由此成仇。王珣拒絕朝廷給予的官職,直到謝氏失勢,才重入朝廷,官拜左仆射,分管吏部。
副總理不如地方大員有威權。荊州都督是東晉王朝最重要的角色。西鎮人選之爭進行得異常激烈,王珣自恃高門望族、資質才幹足以勝任,非常渴望得到荊州的任職。當事情已經決定,詔令沒有發出之時,王珣偷偷詢問黃門侍郎殷仲堪:“荊州為什麼還沒有安排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