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法國學者亞曆山大·洛吉爾對“黑色騎士”進行研究得知,黑色騎士可以用與眾不同的方式繞地球運行,表明它能夠改變重力的影響。對於這種作用,隻有外星來的UFO才能做到,因此這顆被稱作“黑色騎士”的奇特衛星很有可能與UFO有相聯係。
1983年111月間,美國發射的紅外天文衛星在天空中掃描時,在北部天空的獵戶座方向兩次發現了一個神秘天體。這兩次的觀測時隔6個月,進而表明它在空中有穩定的軌道。
1988年12月,前蘇聯科學家在地麵衛星站觀測中,他們發現有一顆神秘的巨大的衛星出現在地球軌道上。當時,前蘇聯科學家還認為是美國“星球大戰”中的衛星。不久前蘇聯方麵才知道,美國科學家也在同一時間發現了那顆神秘的衛星。此時,美國人人也認為,它是屬於前蘇聯的。
為了弄清此物,蘇美兩國高層官員通過外交途徑接觸和討論,雙方明白那顆衛星是出自第三者。經過一係列的調查,法國、西德、日本或地球上任何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都沒有發射衛星。
於是,前蘇聯通過衛星和地麵站跟蹤觀測。結果顯示,這顆衛星體積異常巨大,具有鑽石般的外形,而外圍有強磁場保護,內部裝有十分先進的探測儀器。它似乎有能力掃描和分析地球上每一樣東西,包括所有生物在內。與此同時,這顆衛星還裝有強大的發報設備,可以把搜集於的資料傳送到遙遠的外空中去。
隨後,日內瓦召開了記者招待會,會議上前蘇聯宇航專家莫斯·耶諾華博士公開了此事。他強調說:“這枚衛星是1989年底出現在我們地球軌道上的。它肯定不是來自我們這個地球。”他表示,前蘇聯將會“出動火箭去調查,希望盡量找出真相”。這件事披露之後,世界上有二百多位科學家表示願意協助美蘇去研究這顆可能是來自外太空某個星球的人造天體。此外,法國天文學家佐治·米拉博士說:“很明顯,這顆衛星飛行了很長的途徑才來到地球,事實上它的設計也是這樣。雖然隻是初步估計,但我敢說它至少已製成5萬年之久!”
在地球軌道上,不僅運行著完好的外來人造衛星,而且還有爆炸後的外星太空船殘骸。前蘇聯科學家在60年代初期,首次發現一個離地球太2000公裏的特殊太空殘骸。經多年研究後,他們才確信那是一艘由於內部爆炸而變成10塊碎片的外星太空船的殘骸,並向報界宣布了這個消息。這一消息宣布之後,引起了世界上人們熱切的關注。
後來,莫斯科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玻希克教授使用精密的電腦對這10片破損的殘骸追蹤發現,它們原先是一個整體,據推算它們最早是在同一天-1955年12月18日從同一個地點分離,顯然這是一次強大的爆炸所致。此外,玻希克教授還說:“我們確信這些物體不是從地球上發射的,因為前蘇聯在大約二年之後,即1957年10月才將第一枚人造衛星射入太空。”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顆衛星的來曆,前蘇聯著名的天體物理研究者克薩耶夫對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說:“其中兩個最大片的殘骸直徑約為30米,人們可以假定這艘太空船至少長60米,寬30米;從殘骸上看,它外麵有一些小型圓頂,裝設望遠鏡,碟形天線以供通信之用,此外,它還有舷窗供探視使用。”這位研究者又補充說:“從這艘太空船體積來看,它有好幾層,可能有5層。”
前蘇聯另一位物理學家埃茲赫強調:“經過我們多年搜集到的所有證據顯示,那是一艘機件故障的太空船才發生了爆炸。”之後,他還說:“在太空船上還極可能有外星乘員的遺骸。”
前蘇聯科學家的這一發現使得美國同行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美國核物理學家及宇航專家斯丹·費德曼說:“如果我們到太空去收回這些殘骸,相信我們可以把它們接合起來。”
十分有趣的是,當前蘇聯要宣布他們發現地外太空飛船殘骸的10年前,一位美國天文學家約翰·巴哥貝曾在國內一份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就有10塊不明殘片像10個小月亮似的圍繞地球運行。這位天文學家認為,它們來自一個分裂的龐大母體,而這個不明物體分裂的時間就是1955年12月18日。可見,這篇文章正好與前蘇聯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同時巴哥貝也駁斥了炸裂物體的存在隻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可能性。
直到21世紀的曙光降臨,我們的科學家還不知道,這顆5萬年前被發射升空的人造衛星,它的主人到底是誰?他們發射這顆衛星的目的是什麼?但是,事實證明,除來自地球的人造衛星,宇宙中還存在其他人造天體。
12.探索宇宙的有限和無限
宇宙到底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到底有沒有中心有沒有邊?到底有沒有生老病死有沒有年齡?上述這些恐怕是自從有人類的活動以來一直被關心的問題。為了有一個更清晰的答案,讓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組成和結構吧。宇宙中的天體絢麗多彩,太陽係一共有九顆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除去大行星以外,還有60多顆衛星、為數眾多的小行星、難以計數的彗星和流星體等。這些都是離我們地球很近的,最為人們所了解的天體。那麼,除了上麵我們所提到的這些,浩瀚宇宙空間中還有些什麼?
在晴朗的夜晚,人類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天家中有很很多閃閃發亮的星星,他們絕大多數是恒星,恒星就是像太陽一樣本身能發光發熱的星球。我們銀河係內就有1000多億顆恒星。恒星常常愛好“群居”,有許多是“成雙成對”地緊緊靠在一起的,根據一定的規律彼此繞轉著,人們把這稱作雙星。此外,也有些是3、4顆或更多顆恒星聚在一起,稱作聚星。
若是有十顆以上,或者是幾萬顆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團星,就稱作星團。在銀河係中就發現1000多個這樣的星團。在恒星世界中還有一些亮度會發生變化的星-變星。它們有的變化很有規律,有的沒有什麼規律。現在已發現了2萬多顆變星。某些時候天空中會顯現一顆亮度極高的星,並且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增亮幾萬倍甚至幾百萬倍,這稱作新星。
另外,也有這樣一種亮度增加極快的恒星,會突然增亮幾千萬倍甚至幾億倍,這稱作超新星。除了恒星之外,還有一種雲霧似的天體,稱為星雲。星雲由極其稀薄的氣體和塵埃組成,形狀很不規則,如有名的獵戶座星雲。在沒有恒星又沒有星雲的廣闊的星際空間裏,還有些什麼呢?是絕對的真空嗎?答案是否定的。那裏其實充滿著很稀薄的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宇宙線和很微弱的星際磁場。伴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一定能夠發現更多的新天體。
現在,銀河係和河外星係隨著其測距能力的顯著提高,人們逐漸在越來越大的尺度上對宇宙的結構建立了立體的觀念。這裏第一個重要的發展,是認識了銀河。它包含兩重含義,一是認識了銀河的形狀,二是知道了河外天體的存在。其實,銀河係就是太陽所屬的一個巨大的恒星集團,大約包含1011顆恒星。這種恒星集團稱作星係。
在銀河係中,多數恒星分布呈扁平的盤狀。盤的直徑是25kpc(千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3.09億億米),厚度約為2kpc。盤的中心有一球狀隆起,稱作為核球。盤的外部由幾條旋臂構成。太陽位於其中一條旋臂上,距離銀心約7kpc。銀盤上下有球狀的延展區,其中恒星分布較稀疏,稱作銀暈。通常,暈的總質量大約占整體的10%,直徑大約是30kpc。我們每天見到的太陽,就它的光度、質量和位置講,都不過是銀河係中很普通的一員。
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並不是天穹中所有發光體都是銀河係的一部分。假設有一個類似銀河係的恒星集團,處於500kpc的距離上(銀河自身大小為30kpc)。其表觀亮度與2pc遠處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是一樣的。所以,對天穹上的一個光點,必須測量它的距離,才能弄清楚它到底是銀河係內的恒星還是銀河係外的另一個星係。
其實,天穹上的大部分光點是銀河係的恒星,不過也有很大量的發光體是和銀河係類似的巨大恒星集團,曆史上曾被誤認為是星雲,我們稱作河外星係,現在已知道存在1000億個以上的星係,著名的仙女星係、大小麥哲倫星雲就是肉眼可見的河外星係。星係的普遍存在,表明它代表宇宙結構中的一個層次,從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基本的層次。星係的質量差別很大。銀河係的質量約為1011M(太陽質量單位)。在明亮的星係中,這是典型的大小。質量很小的星係太暗,不易看到。小星係的質量可低達106M。星係的典型尺度為幾十千秒差距。如果對視星等在23等以內的星係作統計,星係總數在109以上。自20世紀60年代之後,天文學家又找到另外一種在銀河係以外如恒星一樣呈現為一個光點的天體,不過其實它的光度和質量又與星係一樣,我們稱作類星體。如今,已經發現的這種天體有上千個。
假設我們把觀測的尺度放大一些,那麼宇宙可看成由大量星係構成的“介質”,而恒星隻是星係內部細致結構的表現。這樣,為了了解宇宙結構,需關心星係在空間的分布規律。星係的空間分布不是無規的,它也有成團現象。上千個以上的星係構成的大集團叫星係團。大約隻有10%星係屬於這種大星係團。大部分星係隻結成十幾、幾十或上百個成員的小團。但能夠肯定的是,星係團所代表的是宇宙結構中比星係更大的一個新層次。通常這層次的尺度大小會有數百萬秒的差距,它的平均質量一般是整個星係平均質量的100倍。
現在,人們通常會把10Mpc以上的結構稱作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現在觀測到的宇宙的大小是104Mpc)。迄今為止大尺度上的觀測事實並不是很準確的。有趣的是,有跡象表明,星係在大尺度上的分布呈泡沫狀。即有許多看不到星係的“空洞”區,而星係聚集在空洞的壁上,呈纖維狀或片狀結構。這一層次的結構稱作超星係團。它的一般尺度是幾十兆秒差距。如果由演化理論的角度來思考,尺度大到某種程度,就不應該再有結構存在。
那麼,這個分析是不是符合客觀事實,以及這尺度多大,都是很關鍵的,並需要有大尺度觀測來回答的問題。今天對宇宙在50Mpc以上是否還有顯著的結構現象存在,可以說正是人們熱烈爭論中的焦點。總而言之,如果把星係看成宇宙物質的基本單元,那麼星係的分布狀況就是宇宙結構的表現。分析一下,直到50Mpc的尺度為止,星係的分布表現出有層次的結構。以上這些觀點,就是我們對宇宙麵貌的基本認識。
13.神秘宇宙“黑洞”的真麵目
黑洞
通常長期的持續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在宇宙中有一些引力很大卻又無法看到任何天體的區域。通常,這種奇異天文現象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征:
1.這些區域有極強的磁場和引力,不斷吞噬很多的星際物質,某些物質在它周圍運行軌跡也會同時發生變化,從而形成圓形的氣體塵埃環;
2.它們有極大的能量,能夠發出很強的各類射線輻射;
3.因為它強大的引力作用,光線在它周圍就會發生彎曲變化。
就是這樣,通過觀測到的大量間接征兆能夠證實它的存在,卻不管怎樣也無法直接看到它。於是一些天文學家想象的認為它是一種恒星塌縮後,質量、密度非常大的暗天體,美國的物理學家惠勒為它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黑洞”。
在今天這個宇航時代裏,世界各國都已擁有各種先進的天文觀測設備,比如大口徑配有極靈敏接受器的光學望遠鏡,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突破了地球大氣層包圍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等。現在的天文觀測,已經逐漸觸及到距地球100億光年以外的遙遠天體,從河外星係到宇宙塵埃都能一覽無餘,甚至像幾萬公裏外一支小蠟燭那麼微弱的光也能觀測到,而唯獨對“黑洞”卻無能為力,確有些不合邏輯。若它真是一種質量、密度極大,磁場、引力很強的“天體”,為何到現在都看不到它的真實麵目呢?
原因非常簡單,“黑洞”並非是真正的實體星球,而隻是宇宙天體運動時產生的各種“磁場漩渦”現象,它的能量、射線輻射主要都是由磁場力作用產生的,因為它的構成物質密度非常稀薄,光線發射極其微弱,因此根本沒有辦法在遠距離用光學儀器觀測到它的形狀,如果根據它的形態和性質來說,它倒的確可以說一個“黑暗磁場漩渦洞”。
我們假設“黑洞”是一種物質構成密度很大的“天體”,那麼,在“黑洞”和物質密度相對較小的宇宙空間兩者應該是有分界麵的。根據光的反射、折射原理,當光投在兩種物質的分界麵時會有反射和折射現象的,這一點已經從宇宙中所有不發光天體都能夠反光得到證實,無一例外。因此,從“黑洞”無法反射光線這一點說明“黑洞”盡管也有極強的吸引力,可是它的物質構成密度很稀薄,根本達不到反射光線的程度(並不是光線因為被它吸引不能脫離而不能反射)。
當光線和它相逢的時候,隻得穿越而過了,看不到明顯的光反射和折射現象。所以也就不能通過光學觀測直接看到它的形狀,而隻能選擇其他天文觀測方式,通過“黑洞”快速旋轉運動中產生的極強各類射線輻射來證明它的存在。在1992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通過哈勃望遠鏡上的高速光度計對天鵝座X-1的一批觀察數據做分析時,發現了兩個快速衰減且消失極快的紫外線脈衝陣列。這種現象與理論預言的物質落進黑洞視界時,釋放輻射的特征正好是符合的。談到光線在“黑洞”附近有可能發生彎曲的現象,是因為光波原本就是一種頻率極高的電磁波,光現象本質其實就是一種電磁現象。因此,這種光線在“黑洞”附近因為受其磁場引力作用而產生彎曲現象是非常自然的。
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是不能獨立存在的、任何物質之間都會有千絲萬縷的相互內在聯係。“黑洞”現象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自然規律內物質循環演變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整個自然界是由不斷運動著的物質所組成,絕對靜止的物質是不存在的,物質運動必然會產生磁場,天體和磁場是緊密相連的整體,因此隻要有天體,它周圍就存在磁場。不同類型的物質結構因為運動方向的不同,運動速度的差異,會產生很多大小不一、強弱各異的磁場漩渦,人們通常把這種磁場漩渦稱作“黑洞”。通常較大的物質結構產生的磁場漩渦較大,例如星係中心的“黑洞”(銀河係中心);較小的物質結構產生的磁場漩渦也較小,例如恒星之間的“黑洞”(天鵝座X-1)。
在自然界,對物質能量大小起決定性作用的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物質的質量;二是物質的運動速度。因為磁場具有力和能的特征,所以“黑洞”盡管構成物質密度很小,但由於它有很快的旋轉運動速度,當組成它的物質凝聚向一個方向作有序運動時,便產生極大的能量和極強的引力。在宇宙中,有一些分散的呈氣態的氫、氧類物質和呈固態的矽、鐵類塵埃物質,通常受“黑洞”吸引力的作用,在“黑洞”附近運動方向發生變化,向它的中心高速旋進,逐漸形成圍繞“黑洞”中心運動的圓形氣體塵埃環。“黑洞”盡管無法直觀地看到,卻能夠通過它向外發出的各類射線輻射現象提示它的形態。國外曾經有報道,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到“黑洞”周圍邊緣呈現出翹曲狀的塵埃圓盤,這些都形象的證明了“黑洞”的漩渦性質與真實形態及漩渦,通常都是呈漏鬥狀的特點。
事實上,宇宙中各類“黑洞”的運動形態和形成原理就像我們用肉眼能夠看到的許多自然渦流現象一樣。比如地球上大氣運動產生的熱帶氣旋-“台風”,在“台風”外圍是急速旋轉的氣流形成的急風暴雨區域,能量很大,而在空氣渦流中心區域-“台風眼”,因為空氣稀薄,壓力相對很小,對周圍產生強大吸引力,所以氣流不易進入,反而是風平浪靜的區域,從衛星圖上能夠清晰地看到“台風”的圓形漩渦狀雲團。另外,還有江河湖海中的水渦流也是圓形漩渦狀的,水渦流同樣有很大的能量和吸引力,當物體接近時會被吸引進漩渦之中。“黑洞”,其實就和“台風”、“水流漩渦”這樣能夠直觀看到的渦流現象很像,可以說是宇宙中物質運動的產物。它的巨大能量和引力主要來自物質急速運動產生的磁場。
所謂“黑洞”中心,是指那些外界物質不容易進入、有形物質又很少的區域。因此,在“黑洞”的中心都是空白區域。由於它對四周物質的吸引力在每個方向幾乎都是均勻的,通常在“黑洞”周圍物質運行的軌跡都是圓形漩渦狀的。因為“黑洞”物質分布密度都不相同,它的周圍通常還會伸出一些旋臂(如可見的星係旋臂),從而造成同方向輻射強弱程度不同的射線脈衝現象(即脈衝星)。
通常情況下,在“黑洞”引力吸積過程中,物質的數量和密度持續在增加,磁場漩渦範圍會相應增大,能量和引力顯著增強,而且會吸引更多的物質,這樣像滾雪球一樣不斷發展。當“黑洞”周圍物質達到相當體積和密度時,對光的反射、折射作用逐漸加強,到了某種程度就發展成為能夠通過光學望遠鏡直接觀察到的有形天體-“星雲”,正是從恒星級“黑洞”中孕育出新生的天體“星雲”。這種初期的有形天體多數是呈環狀(環狀星雲),它的構成物質相對較稀薄,因此,形狀是很模糊的。就這樣,隨著“星雲”體積的不斷膨脹,於是就有了幾十億年以上向“恒星”發展的演變進程。
總結一下,宇宙中全部天體的存在形式和演變過程,都是由自然規律所決定的,“黑洞”也一樣。一旦我們通過表麵現象揭示出它的本質和與自然規律的內在有何聯係,包括“黑洞”在內的各種神秘天象就很容易解釋清楚了。
黑洞
“黑洞”很容易讓人望文生義地想象成一個“大黑窟窿”,其實不然。所謂“黑洞”,就是這樣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出來。
黑洞不讓任何其邊界以內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見,這就是這種物體被稱為“黑洞”的緣故。我們無法通過光的反射來觀察它,隻能通過受其影響的周圍物體來間接了解黑洞。雖然這麼說,但黑洞還是有它的邊界,既“事件視界”。據猜測,黑洞是死亡恒星的剩餘物,是在特殊的大質量超巨星坍塌收縮時產生的。另外,黑洞必須是一顆質量大於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恒星演化到末期而形成的,質量小於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恒星是無法形成黑洞的。
黑洞其實也是個星球,隻不過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靠近它的物體都被它的引力所約束,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無法脫離。對於地球來說,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來飛行就可以逃離地球,但是對於黑洞來說,它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連光都跑不出來,於是射進去的光沒有反射回來,我們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東西,隻是黑色一片。
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場將使時空彎曲。當恒星的體積很大時,它的引力場對時空幾乎沒什麼影響,從恒星表麵上某一點發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線射出。而恒星的半徑越小,它對周圍的時空彎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發出的光就將沿彎曲空間返回恒星表麵。等恒星的半徑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學上叫“史瓦西半徑”時,就連垂直表麵發射的光都被捕獲了。到這時,恒星就變成了黑洞。說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無底洞,任何物質一旦掉進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實際上黑洞真正是“隱形”的,等一會兒我們會講到。
那麼,黑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樣,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來的。
我們曾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白矮星和中子星形成的過程。當一顆恒星衰老時,它的熱核反應已經耗盡了中心的燃料-氫,由中心產生的能量已經不多了。這樣,它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起外殼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直到最後形成體積小、密度大的星體,重新有能力與壓力平衡。
質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質量比較大的恒星則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據科學家的計算,中子星的總質量不能大於三倍太陽的質量。如果超過了這個值,那麼將再沒有什麼力能與自身重力相抗衡了,從而引發另一次大坍縮。
這次,根據科學家的猜想,物質將不可阻擋地向著中心點進軍,直至成為一個體積趨於零、密度趨向無限大的“點”。而當它的半徑一旦收縮到一定程度,正象我們上麵介紹的那樣,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無法向外射出,從而切斷了恒星與外界的一切聯係-“黑洞”誕生了。
與別的天體相比,黑洞是顯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隱身術”,人們無法直接觀察到它,連科學家都隻能對它內部結構提出各種猜想。那麼,黑洞是怎麼把自己隱藏起來的呢?答案就是-彎曲的空間。我們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可是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會在引力場作用下彎曲。這時候,光雖然仍然沿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傳播,但走的已經不是直線,而是曲線。形象地講,好像光本來是要走直線的,隻不過強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於引力場作用很小,這種彎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圍,空間的這種變形非常大。這樣,即使是被黑洞擋著的恒星發出的光,雖然有一部分會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線會通過彎曲的空間中繞過黑洞而到達地球。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觀察到黑洞背麵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樣,這就是黑洞的隱身術。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僅是朝著地球發出的光能直接到達地球,它朝其它方向發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強引力折射而能到達地球。這樣我們不僅能看見這顆恒星的“臉”,還同時看到它的側麵、甚至後背!
“黑洞”無疑是本世紀最具有挑戰性、也最讓人激動的天文學說之一。許多科學家正在為揭開它的神秘麵紗而辛勤工作著,新的理論也不斷地提出。不過,這些當代天體物理學的最新成果不是在這裏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考專門的論著。
根據愛因斯坦的能量與質量守恒定律。當物體失去能量時,同時也會失去質量。黑洞同樣遵從能量與質量守恒定律,當黑洞失去能量時,黑洞也就不存在了。霍金預言,黑洞消失的一瞬間會產生劇烈的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數百萬顆氫彈的能量。
黑洞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體積會縮小,甚至會爆炸。當英國物理學家史迪芬·霍金於1974年做此語言時,整個科學界為之震動。黑洞曾被認為是宇宙最終的沉澱所:沒有什麼可以逃出黑洞,它們吞噬了氣體和星體,質量增大,因而洞的體積隻會增大。
霍金的理論是受靈感支配的思維的飛躍,他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他發現黑洞周圍的引力場釋放出能量,同時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質量。當黑洞的質量越來越小時,它的溫度會越來越高。這樣,當黑洞損失質量時,它的溫度和發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質量損失得更快。這種“霍金輻射”對大多數黑洞來說可以忽略不計,而小黑洞則以極高的速度輻射能量,直到黑洞的爆炸。
所有的黑洞都會蒸發,隻不過大的黑洞沸騰得較慢,它們的輻射非常微弱,因此另人難以覺察。但是隨著黑洞逐漸變小,這個過程會加速,以至最終失控。黑洞委瑣時,引力並也會變陡,產生更多的逃逸粒子,從黑洞中掠奪的能量和質量也就越多。黑洞委瑣的越來越快,促使蒸發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周圍的光環變得更亮、更熱,當溫度達到1015℃時,黑洞就會在爆炸中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