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選股煉金術——給你一雙“火眼金睛”(3)(1 / 3)

圓弧底的操作策略如下:

(1)圓弧底是易於確認和非常堅實與可靠的底部反轉形態,一旦個股左半部完成後股價出現小幅爬升,成交量溫和放大形成右半部圓形時便是中線分批買入時機,股價放量向上突破時是非常明確的買入信號,其突破後的上漲往往是快速而有力的。因此可見,在圓弧底末期應是最佳買入時機。

(2)圓弧底重要的特征就是股價在大幅下跌之後,在構築底部的過程中,股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均呈現圓弧狀且完成的時間較長。

(3)由於圓弧底易於辨認,有時太好的圓弧底反而被主力利用來出貨形成騙線。像某些個股除權後在獲利豐厚的情況下,莊家就是利用漂亮的圓弧底來吸引投資者。因此,如果公認的圓弧底久攻不能突破或突破後很快走弱,特別是股價跌破圓弧底的最低價時仍應止損出局觀望。

如下圖,江蘇通潤(002150)在2008年下半年大幅下跌之後,在構築底部的過程中,股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均呈現圓弧狀,且完成的時間較長,成交量溫和放大形成右半部圓形,此時便是中線分批買入時機。該股從6.1元啟動,9個月內漲幅超過100%,大大跑贏大盤。

V形反轉選股

V形底形態,是指股價先一路下跌,隨後股價一路攀升,底部為尖底,在圖形上就像英文字母V一樣。其形成時間最短,是研製最困難、參與風險最大的一種形態。但是這種形態爆發力強,可在短期內獲取暴利,它的產生原因是市場受利空打擊或其他意外情況影響造成恐慌性拋售,引起股價超跌,從而產生報複性的反轉行情。

股價在下跌趨勢中,由於市場看空的氣氛使得股價下挫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出現恐慌性殺跌,空頭得到極度宣泄之後,股價走勢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股價觸底後便一路上揚,這樣就產生了V形走勢。股價在上漲趨勢中,由於市場看好的氣氛使得買盤強勁增多,股價上漲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出現宣泄式暴漲,多頭得到極度宣泄之後,便出現了危機,短線客見股價上漲乏力便會反手做空,這種現象越演越烈,股價走勢也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股價觸頂後便一路下跌,這樣就產生了倒V形走勢。

V形底的投資策略為:V形底最佳買點是低位放量跌不下去回升初期,或是放量大陽的轉勢時。

在操作中需要把握以下投資要點:

(1)股價漲幅,一般來講,短期內上漲幅度越大、動力越強,出現V形反轉的可能性也越強,超過4%以上的巨陽或巨陰往往成為很好的配合證據。

(2)成交量放大,正V形反轉在轉勢時成交量要明顯放大,價量配合好,尤其轉勢前後交投的放大,實際上是最後一批殺跌盤的湧出和實力資金接盤造成的。

(3)依托均線,均線具有顯著的判斷趨勢運行的功能,投資者需要結合短中長期的均線進行研判。如果股價突破均線係統以後,中短期均線能夠迅速轉向,將有利於股價的進一步上升。

如上圖,建投能源(000600)在2008年下半年市場看空的氣氛使得股價前期下挫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出現恐慌性殺跌,空頭得到極度宣泄之後,於2008年10月29日探底到3.5元,股價觸底後便一路上揚,股價在上漲趨勢中,由於市場看好的氣氛使得買盤強勁增多,股價上漲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出現宣泄式暴漲,這樣就產生了V形走勢。

三角形反轉選股

常見的三角形反轉圖形有對稱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在股價形成對稱三角形的過程中,由於買賣雙方勢均力敵,並對股價的變化持觀望態度,其成交量一般會比較低,但是一旦突破上斜邊並產生上漲的反轉行情之後,成交量將會增大。

在某價格水平呈現出相當強大的賣壓,價格從低點回升到該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場的購買力良好,價格未回至上次低點即告彈升,此情形持續令價格承受著一條阻力水平線波動日漸收窄。若把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可畫出一條水平阻力線。每一個短期波動低點則可相連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這就是“上升三角形”。

在上升三角形的反轉形態中。買盤的力量逐漸加強,雖然最高價沒有突破性水平上限,但最低價已日趨上升。一旦股價突破三角形的上邊,並有較大的成交量與之配合,這就預示著股價會出現突破性的上升行情,股民可以買進。

在下降三角形的反轉形態中,賣盤的力量逐漸加強,雖然最低價沒有突破水平下限,但最高價已日趨下降。在買賣雙方爭持的過程中,成交量不大,即使突破了下跌的底價,成交量也不會大量增加,隻是在剛突破底價的一段短時間內有所增加,並馬上減弱。否則的話,如有大量成交量的支撐,股價就有可能出現反彈。因此,如果股價一旦突破了下跌的底價,投資者應抓住時機賣出。

缺口形態選股

缺口是K線圖中所出現的一種特殊形態,它是指當天的最低成交價比前一個交易日的最高價還要高或者當天的最高成交價比上一交易日最低價還要低,造成相鄰兩根K線之間有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內無交易。

但要注意,相鄰的兩根K線,雖然實體部分有缺口,但如果有上下影線相連,就不是缺口,隻是跳空現象。

缺口分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等四種。從缺口發生的部位大小可以預測走勢的強弱,確定是突破還是已到趨勢的盡頭,它是研判各種形態最有力的輔助材料。

某些個股經過一段時間箱形整理後,受消息麵的利好影響或莊家的人為炒作行為向上突破,形成突破缺口,或在緩慢上漲過程中,突然加速上漲,形成突破缺口,這有可能標誌著一個新的上升浪的開始,此時醞釀著極好的短線選股機會,有些個股甚至還蘊藏著中線機會。

(1)普通缺口:是指沒有特殊形態或特殊功能的缺口,它可以出現在任何走勢形態之中。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出現在波動範圍不大的整理形態中,出現缺口後,也未導致股價突破形態上升或下降,短期內走勢仍是盤局,3天內缺口很快被回補。因此給投資者的短線操作帶來了一個簡便的機會:即當向上方向的普通缺口出現之後,在缺口上方的相對高點應拋出股票,然後待普通缺口封閉之後再買回股票;當向下方向的普通缺口出現之後,在缺口下方的相對低點應買入股票,然後待普通缺口封閉之後再賣出股票。這種操作方法的前提是必須判明缺口是否為普通缺口,而且股票價格的漲跌必須有一定的幅度,才能采取這種高拋低吸的策略。

(2)突破缺口:突破缺口是指股票價格向某一方向急速運動,遠離原有形態所形成的缺口。突破缺口的特點是蘊含著極強的動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格局,股價脫離整理或成交密集區,至少不在3天內甚至一個時期不被封閉;股價變動劇烈,向上時成交量明顯增大,向下時卻不一定;其出現後,一般都會再出現持續性缺口和消耗性缺口的形態。突破缺口的分析意義極大,它一般預示著行情走勢將要發生重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趨勢將沿著突破方向發展。比如,向上的突破缺口,若突破時成交量明顯增大,且缺口未被封閉,則這種突破形成的缺口是真突破缺口,一旦確認之後,無論價位的升跌情況如何,投資者都可大膽買入;反之,向下的突破缺口被確認後,應立即止損。

(3)持續缺口:是在股票價格向某一方向有效突破之後,由於運動急速而在途中出現的缺口,又稱為“中途跳空缺口”,重要特征是沒有密集成交形態的伴隨。持續性缺口一般在短期內不被回補,有助漲助跌的作用,特殊的時候會產生2~3個。因此,投資者可在向上運動的持續性缺口附近買入股票或者在向下運動的持續性缺口附近賣出股票,而不必擔心是否會套牢或者踏空。持續性缺口具有以下特點:是一種二次形態的缺口,它隻能伴隨突破缺口的出現而出現,因此其比較容易辨別;能衡量股票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和變動距離,持續性缺口標誌著行情趨勢加速和接近行情的中點,即未來升跌幅度很可能會達到該缺口與突破缺口的距離那麼長;一般都不會被封閉;具有較強的支撐和阻力效能,而且在日後仍舊能夠得到體現。

(4)消耗缺口:出現在一個運行趨勢的末端,股價做最後的衝刺,與此同時往往有恐慌性拋售或消耗性的上升,缺口一般很快被回補,市場原有的趨勢發生逆轉。判斷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考察缺口是否會在短期內封閉,若封閉則形態可確立。由於此時行情已接近尾聲,一旦出現消耗性缺口應及時賣出股票,而在下跌趨勢中出現消耗性缺口時應買入股票。

消耗缺口是行情尾聲和終點的標誌,判斷最好的依據是缺口發生當天或隔天成交量放出劇烈的天量,隨後不能維持或擴大,這是與持續缺口最大的區別。

從突破缺口到衰竭缺口實際上反映的是市場股價多空趨勢,由產生到強盛再到消亡的過程,因此它們是按次序出現的。對於個股而言,熱門股的分析意義和效果比較肯定,但在冷門股或全控盤莊股中,缺口分析的意義雖不可忽視,但較難作為判斷股價趨勢的指標,因為冷門全控盤莊股較少出現多空爭鬥情況,走勢往往出現一邊倒,完全由莊家控製。

缺口往往是在外界突發因素刺激下,由於多空雙方的衝動情緒造成的,事後經過市場時間對刺激因素的逐步消化,以及買賣雙方理智的逐漸恢複,理論上缺口都會出現回補現象,一般而言,缺口若不被下一個次級行情封閉,則有可能由下一個中級行情回補,時間若更長,將由下一個原始趨勢所封閉。

如下圖,焦作萬方(000612)在7月15日拉出漲停板,次日高開7%左右,形成巨大突破性缺口,在3天內未被封閉;股價變動劇烈,向上時成交量明顯增大,說明該股蘊含著極強的動能,打破原有的平衡格局,行情走勢將要發生重大的變化。

矩形形態選股

矩形是股價由一連串在兩條水平的上下界線之間變動而成的形態。股價在其範圍之內出現上下。價格上升到某水平時遇上阻力,掉頭回落,但很快便獲得支持而回升,可是回升到上次同一高點時再一次受阻,而挫落到上次低點時則再得到支持。這些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便可以繪出一條通道,這通道既非上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發展,這就是矩形形態。

矩形為衝突均衡整理形態,是多空雙方實力相當的鬥爭結果,多空雙方的力量在箱體範圍間完全達到均衡狀態,在這段運動期間誰也占不了上風。看多的一方認為其回落價位是很理想的買入點,於是股價每回落到該水平即買入,形成了一條水平的支撐線,但另一批看空的投資者對股價上行缺乏信心,認為股價難以升越其箱體上軌,於是股價回升至該價位水平便即沽售,形成一條平行的壓力線。所以當股價回升一定高度時,一批對後市缺乏信心的投資者退出;而當股價回落到一定價位時,一批憧憬著未來前景的投資者買進,由於多空雙方實力相當,於是股價就來回在這一段區域內波動。當然有時也是主力莊家控製幅度,進行吸貨出貨的結果。

矩形研判的要點:

(1)與其他形態不同的是,矩形整理形態是短線投資者最喜歡的一種形態。當矩形形態初步形成後,投資者可利用矩形形態下有支撐線、上有壓力線的特點,在矩形的下界線附近買入,在矩形上界線附近拋出,來回做短線操作。但是,在做這種短線操作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矩形的上下界線相距要較遠;二是一旦矩形形成有效突破則需要審慎決策,即在上升趨勢中,矩形帶量向上突破盤局時,則要堅決捂股待漲,而在下降趨勢中,矩形向下突破時,則要盡快止損離場。

(2)矩形形態在大多數場合中是以整理形態出現的,但有些情況下,矩形也可以作為反轉形態出現,這需要投資者區別對待。當矩形是整理形態時,矩形有效突破後,股價會按照原有的趨勢運行;當矩形是反轉形態時,矩形有效突破後,股價會按照相反的趨勢運行。

(3)一般情況下,判斷矩形是整理形態還是突破形態的依據之一是股價已有的漲跌幅。當股價從底部上漲到30%~50%或從高位下跌30%~50%左右時,可以視為整理形態;而當股價從底部上漲和高位下跌的幅度超過80%以後出現的矩形形態,大多數是矩形反轉形態。

(4)矩形的有效突破主要是以股價的收盤價為準。在上升趨勢中,當股價的收盤價突破了矩形上邊的壓力線,有一定的漲幅(一般為超出矩形整理形態最高點的3%左右),同時伴隨成交量放大的情況,視為矩形的有效向上突破;在下降趨勢中,當股價的收盤價跌破了矩形下邊的支撐線、有明顯的跌幅(一般為低出矩形整理形態的3%左右),成交量有一定的放大的情況,視為矩形的有效向下突破。

(5)在上升趨勢中,當股價向上突破矩形形態上邊的壓力線,形成矩形整理形態的有效向上突破後,通常意味著市場上一條重要的壓力線被突破,大量新的買盤將進場,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上漲行情,這時投資者應持股待漲或逢低吸納;在下降趨勢中,當股價向下跌破矩形形態下邊的支撐線,形成矩形整理形態的有效向下突破後,通常意味著市場上一條重要的支撐線被突破,大量賣盤將湧出,股價將開始一輪新的下跌行情,這時投資者應持幣觀望或盡快拋出股票。

(6)矩形整理形態還應參照均線理論一起研判,這樣可以減少研判的失誤。

首先,在上升趨勢中,矩形整理的位置與長期均線的位置有很大的關聯。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股價突破了長期均線(如200日均線等)的上方附近時,則矩形形態向上突破的力度比較強,漲幅也相當可觀;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股價長期均線上方較遠的地方時,則矩形形態向上突破後的力度和高度將有限;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股價長期均線下方附近時,股價的有效突破,不僅要突破矩形形態上方的壓力線,而且還要向上突破長期均線,這樣才是股價的真正向上突破;如果上升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離長期均線很遠的下方時,股價突破後的高度和空間也比較有限,而且股價在到達長期均線附近時將麵臨較強的壓力。

其次,在下降趨勢中,矩形整理的位置與長期均線的位置也有很大的關聯。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長期均線上方附近時,矩形向下有效突破的標誌,是以是否跌破長期均線為準,即股價即使跌破矩形下邊線但沒有跌破長期均線,矩形的向下突破還不能確認,但如果股價既跌破矩形的支撐線又跌破長期均線,則矩形向下突破為有效突破,而且股價向下突破後的力度和空間將非常大;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長期均線上方較遠的地方時,矩形形態的突破是以股價跌破矩形支撐線為主,但股價突破後的力度和空間不大,當股價跌到長期均線附近時,將獲得較強的支撐;如果下降矩形整理形態是出現在長期均線下方時,矩形形態的突破也是以股價跌破矩形支撐線為主,股價下跌的空間和力度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