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為什麼會有“星期一現象”呢?這方麵的權威研究資料還不多。一個流行的解釋是,周六、周日這兩天,投資者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投資者對這些信息的理解和消化容易產生困惑和焦慮,從而導致星期一的賣出行為。也就是說,心理因素起著主導作用。
那麼,投資者應該怎樣對待“星期一現象”呢?歸納為以下幾點。
1. 要善於利用“星期一現象”
這個現象既然存在,就為投資者提供了獲利的機會,要善加利用,不能漠視。星期一通常是買入的好時機。有兩種買入:一種是戰略性投資買入,另一種是戰術性投機買入。
2. 買入時要適可而止
利用這一現象進行操作,能賺錢就好,不要指望一次賺很多。一般來說,星期一逢低買進,到星期三、星期四,最遲到星期五上午,逢高就賣了,不能貪婪。
3. 不能教條主義,要伺機而動
逢星期一股市有可能下跌,但不是一定下跌。“星期一現象”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也有不確定性。不能教條地、僵化地進行操作,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應對,既不放過機會,也不能盲目行事。
歲末年初機會多
從股市曆史走勢的規律進行分析,歲末年初也有意想不到的寶藏,年底買入的股票,大多在來年一二月時都能高價賣出。歲末年初之時會有這樣好的時機是因為年底是過節時期,因此各家各戶都不會將大量資金儲入銀行或購買股票。人們都擔心年終市場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市場對未來往往信心不足,使得股票下跌,此時買股票是最劃算的。
那麼,在歲末年初這段時間裏,投資者應該怎樣把握市場機會,選擇適當的投資選股策略呢?
從個股機會分析,每年的歲末年初時期都會誕生一批跨年度黑馬,這種情況即使在前幾年的弱市行情中也相當普遍。因此,在操作中,投資者重要的不是鑒別大盤的強弱,而是要選擇能夠走強的個股。根據往年的市場規律分析,歲末年初這段時間中,極有可能出現跨年度黑馬的股票大致有三類,其中值得重點關注的是重組類的ST股和年報業績預增股。
每逢年底,股市中最為熱鬧的當屬圍繞減虧、扭虧、摘帽、保牌而展開的重組概念股的炒作,因為一些ST上市公司連續出現虧損,麵臨退市。各方因為這一緊迫因素而降低了要價,從而使得年底之前上市公司重組速度明顯加快,並因此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短線投資機會。與此同時,一些業績預增股也會因為良好的基本麵而受到歡迎,股價也出現強勢上漲,年報預增行情也將由此展開。這兩類個股在歲末年初階段適宜重點關注。
除此之外,還要從盤麵走勢特征分析,關注異動股。
研判市場尤其是分析個股的機會,從技術到基本麵乃至軟件、模型等工具,時下有多種方式,但投資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有“隻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其實,就實戰而言,我們可以把握住一些重點個股波動中的異常軌跡,去偽存真,持續跟蹤,選擇好操作點,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獲。
在2007年年末和2008年的行情發展中,把握個股的中線趨勢很重要,找到真正的操作點去發揮自身的優勢進行適度超前的參與,更是投資者所需要的。其要點在於:成交量在階段均量附近;個股必須基本麵不錯且有投資基金、創新券商理財賬戶介入;股價處於相對適中位置;市場整體處於強勢上漲階段中。
在這些要點中,第二點尤其重要。就目前的市場來說,由於處於歲末年初,恰恰是市場相對有活力的階段,在價值的引導下,“對號入座”的個股會逐漸多起來。分析這類個股異動的原因,將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把握住投資機會。
近期大盤一度出現高位震蕩,很多投資者頗為擔心。基於歲末年初市場中存在的這些規律,投資者有必要樹立“輕大盤、重個股”的投資理念,因為在年末行情的市場條件下,參與跨年度牛股比參與跨年度牛市更加重要。
短線套牢有應對
在股市上,被“套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而是隨時隨處可見。所謂“套牢”,指的是買進股票的成本已高出目前可以出售的價格。在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中,“套牢”在所難免,它也是一項必要的經驗和教訓。“套牢”的程度有輕重,“解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 果斷解套
如果你手中持有的股票本質不佳,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都不盡如人意,並且整體投資環境亦有趨向惡化的跡象,那麼你就應該咬緊牙關,及早脫手,以求把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本身對得失看得很重,那麼,“套牢”勢必影響自己的情緒,整日寢食不安,真不如“壯士斷腕”,錢畢竟是身外之物。
2. 靜觀其變
如果你手中持有的股票本質不壞,公司的經營狀況還能穩步上升,並且整體投資環境尚良好,股市走向仍未脫離“多頭市場”,那麼,你大可不必隻看眼前利益,應該穩坐“釣魚台”,靜觀其變,起碼“不賣,不賠”,總有一天會有股價回升的“解套”之時。
3. 分批“解套”
如果你手上持股“套牢”卻又無法確定這種股的進一步走向,那麼,你不妨“分批解套”,即將“套牢”個股分批賣出;同時,另行補進其他強勢股,盡量爭取得失平衡。
總而言之,股市行情錯綜複雜,時機並非一律雷同,而是因人而異。投資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根據股市實情隨機應變,靈活掌握,不能拘泥於現成的法則和傳統的經驗。
第 11 章
拉升行情不踏空
判斷底部啟動行情
即將底部啟動行情的識別方法如下:
(1)股價離曆史最低價不遠(指近1年),高位曾經放量,但後來一路盤跌,近兩三個月忽然不再下跌,成交量比下跌時悄然放大,有時候甚至放大到下跌時的5~10倍,股價在此期間漲幅甚小,不到20%,5日和10日均線走得很平,30日均線也快到了,突然某天大漲一下,過後好幾天都沒動靜,又幾乎跌回原處,甚至於無量跌破平台,此時並無該股的重大利空,倒是那天大漲之後有某種利好傳聞。走出低位平台放量,然後無量向下急跌的形態(跌的過程中大家都在賠錢,隻是莊家賠小掙大,而且跌的量小於平台放量的10倍以上),就表明該股離啟動不遠,不超過10天,此時果斷介入,坐等抬轎,不亦樂乎!如果心裏還不踏實,可繼續觀望至該股V形反轉至平台處,不用放大量即輕鬆越過,到時再跟進也不遲,隻不過是少賺15%~20%。
(2)股價處在高位或新高附近,然後長期橫盤(橫盤時大盤很可能陰跌不止),此類股票
在創出此高價時成交量逐級放大,到了高位後卻沒有放過量,而且成交量日益遞減,到橫盤
末期,日換手率竟在千分之一二,在盤中經常可見幾百股就把股價上下打來打去幾毛錢,此時千萬不要以為莊家體力太差或莊家不存在了。實際上當時見莊家進場跟進的人大都忍受不了長期的折磨,要麼平推,要麼割肉走了,而後來的人見股價太高,都不敢介入。從圖形上來說,短中期的均線都已走平,長期均線即將與短期均線碰撞,K線收出一串小十字星或下影線較長的“T”形,有時也出現大幅低開後又迅速拉回平台的情況,這就意味著這隻股票即將啟動,必然創出又一高點。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股票有時有風險,就是臨近年底或臨近出報表時,莊家拉出一波天天放量的行情,其實是邊打邊退,K線圖看著很漂亮,後來突然不放量了,一路陰跌,大家還以為是調整,死捂不放,或者還有個別股評家使勁推薦,公司的基本麵也挺好,這都是配合莊家出貨,所以這種股票一定要在成交量萎縮到極點時介入,一旦連著四五天放量推高,就不必去刀口舔血了。
如上頁圖,南方航空(600029)在經曆長期下跌後到2006年有企穩橫盤走勢,期間成交量間歇性放大,5日、10日、20日和60日均線都走平,在2006年5月走出一波短暫上升行情後又無量向下跌回底部,極大地消耗了散戶們的信心。其後又經曆了3個月的橫盤走勢後,開始走出底部啟動行情。
判斷初升行情
短線交易者判斷初升行情的重要預測公式和方法是:
第一,首先預測全天可能的成交量。公式是:(240分鍾÷前市9:30到看盤時為止的分鍾數)×已有成交量(成交股數)。使用這個公式時又要注意:往往時間越是靠前,離9:30越近,則越是偏大於當天實際成交量。一般采用前15分鍾、30分鍾、45分鍾等三個時段的成交量,來預測全天的成交量。過早則失真,因為一般開盤不久成交偏大偏密集;過晚則失去了預測的意義。
第二,如果股價在形態上處於中低位,短線技術指標也處於中低位,則注意下列幾種現象:如果當天量能預測結果明顯大於昨天的量能,增量達到1倍以上,則出現增量資金的可能性較大;當天量能預測結果一般說來越大越好;可以在當天盤中逢回落尤其是逢大盤急跌的時候介入;如果股價離開阻力位較遠,則可能當天漲幅較大;如果該股不管大盤當天的盤中漲跌,都在該股股價的小幅波動中橫盤,一旦拉起,則拉起的瞬間,注意果斷介入。尤其是:如果盤中出現連續大買單的話,股價拉升的時機也就到了。通過研判量能、股價同股指波動之間的關係、連續性大買單等三種情況,盤中是可以預知股票將要拉升的。綜合上述,也即股價處於中低位、量能明顯放大、連續出現大買單的股票有盤中拉升的機會。尤其是股價離重阻力位遠的,可能出現較大的短線機會。
第三,如果股價處於階段性的中高位,短線技術指標也處於中高位,尤其是股價離開前期高點等重要阻力位不遠的話,則注意:量能明顯放大,如果股價不漲反而走低的話,則是盤中需要高度警惕的信號,不排除有人大筆出貨,這可以結合盤中有無大賣單研判;高位放出大量乃至天量的話,則即使還有漲升,也是餘波。吃魚如果沒有吃到魚頭和魚身,則魚尾可以放棄不吃,魚尾雖然可以吃,但畢竟肉少刺多。
判斷主升行情
一輪行情中漲幅最大、上升持續時間最長的行情為主升浪行情,比較類似於波浪理論中的第3浪。主升浪行情往往是在大盤強勢調整後迅速展開,它是一輪行情中投資者的主要獲利階段,參與主升浪行情必須要了解它的特征。
從技術指標角度分析,主升浪行情具有以下確認標準:
(1)主升浪行情啟動時,多空指數BBl指標呈現金叉特征。BBI將由下向上突破EBBI指標。判斷上穿有效性的標準要看BBI是從遠低於EBBI的位置有力上穿的,還是BBI逐漸走高後與EBBI黏合過程中偶然高於EBBI的,如是後者,上穿無效。
(2)主升浪行情中的移動平均線呈現出多頭排列。需要注意的是,移動平均線的參數需要重新設置,分別設置為3日、7日、13日、21日和54日,這些移動平均線與普通軟件上常見的平均線相比,有更好的反應靈敏性和趨勢確認性,而且由於使用的人少,不容易被莊家用於騙錢。
(3)在主升浪行情中,MACD指標具有明顯的強勢特征,DIF線始終處於MACD線之上,兩條線常常以類似平行狀態上升,即使大盤出現強勢調整,DIF線也不會有效擊穿MACD線。同時,MACD指標的紅色柱狀線也處於不斷遞增情形中。這時,可以確認主升浪行情正在迅速啟動。
(4)隨機指標KDJ反複在高位鈍化。在平衡市或下跌趨勢中,隨機指標隻要進入超賣區,就需要準備賣出;一旦出現高位鈍化,就應堅決清倉出貨。但是在主升浪行情中,隨機指標的應用原則恰恰相反,當隨機指標反複高位鈍化時,投資者可以堅定持股,最大限度地獲取主升浪的利潤。而當隨機指標進入超買區時,投資者就要警惕主升浪行情即將結束了。
判斷上漲行情的真假
股價變動是通過漲跌來體現的。我們這裏所說的漲跌,不是指每日漲一點或跌一點的小波動,而是指股價持續階段波動或者日漲跌幅度很大的波動。在底部區域,一隻股票成交量不能太少,特別是振幅不能太小,成交量少、振幅小的股票沒有彈性,後市潛力可能不大。一隻股票經常在漲幅排行榜前列出現,也經常在跌幅排行榜前列出現,敢漲也敢跌的股票才是好股票(以莊家沒有賺過錢為前提),這樣的股票以後可能成為大“黑馬”,值得重點關注。對待上漲,最關鍵的是要區分清楚股價是不是真的上漲。據經驗得出以下結論:
(1)從來沒有上漲過的,而且股票價格定位又不高的,真漲的可能性就大。
(2)股價離莊家成本不遠的,上漲的概率很大。
(3)股價位置低,經過了充分盤整的,上漲的概率更大。
(4)沒有消息,沒有明顯上漲理由的(主要指利好刺激),真漲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短期配合出利好消息的,則隻是小漲一段。
(5)出現突發性利好而上漲的,上漲可能持續不了多久,已經漲幅巨大的,下跌不久就要來臨。
(6)缺少成交量配合的上漲,真實程度不夠(除非經過放巨量震蕩整理後縮量上行,且控盤的莊股,此類股票以後不會太多)。
(7)沒有氣勢的漲是虛漲(除非持續不斷小陽上漲,且溫和放量),上漲可能是假的。
(8)上漲過快的股票,除非經過長期的震蕩整理,且量價配合理想,並剛剛進入莊家的拉升階段,否則當心“震蕩”或反轉。快得很有“氣勢”,可能是短跑黑馬。
(9)慢漲盤麵上經常有點“花招”又長期不漲、讓人膩味的,股民不願參與、沒有持股信心的,股價位置不高,又經曆了充分震蕩、換手的,可能是大黑馬。
(10)經過充分炒作累計上漲幅度巨大的股票,一旦開始下跌,其後可能有數次間歇性的上漲,盡管有時幅度還不小,但這僅僅是反彈而已,快跑為妙,千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對待漲跌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上漲不一定都是好事,頂部階段的放量暴漲,下跌途中的單日放量突漲,以及平衡市和熊市中遇反彈時的大漲,可能都不是什麼“福音”。因此對股價的漲跌,應辯證地看待。上漲蘊涵著的是風險,下跌孕育著的是機會。漲雖然是機會,但如果漲的不真實或漲的基礎不牢靠,上漲的幅度過大、過急,則上漲就蘊涵著風險,並且伴隨著上漲,下跌是遲早的事情,而下跌的機會則更大。首先,隻漲不跌就積累了巨大的風險,漲幅越大則風險越大,而下跌可以化解風險。其次,經過下跌以後,上漲基礎反倒是堅實的,並且下跌為上漲積累了能量。最後,股市是逐利的場所,下跌幅度越大,機會就明顯越大(以不是熊市為前提),莊家就會入場,賺錢的機會就到了。
判斷突破是否有效
從理論上講,在上漲行情中,每一個未成交的委賣單都是阻力,在下跌行情中,每一個未成交的委買單都是支撐,隻是阻力和支撐的力度大小不同而已。行情一旦突破成功,一般要慣性延續一段時間,股價的上升或下降都是需要推動力的,在行情發展過程中多少會遭遇到阻力,隻是阻力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散戶是一個不團結的群體,其心態因人而異,每個人買賣股票都有自己的理由,在一般價位上的成交是隨機和沒有規律的,但一個善於分析總結的人會發現在某一些點位上,散戶們會不約而同地在某一個價位排隊等候買賣,仿佛在盤麵上形成了一道人牆,較大程度地阻止行情的上漲或者較大程度地阻止行情的下跌,這些容易形成散戶“不約而同”行為的價位,就是人們津津樂道和試圖努力尋找的阻力位和支撐位,當然也是操盤手畫圖的依據,視“不約而同”的程度,阻力位和支撐位的作用也不同。以下是較有可能形成阻力位和支撐位的價格:
(1)在曆史高位、曆史低位附近。
(2)通道、箱體的上軌線和下軌線附近。
(3)黃金分割點。如0.382、0.618、0.5等。
(4)技術指標發出的買賣信號點。如金叉、死叉、頂背離、底背離等。
(5)近期(3個月內)形成的成交密集區,是較重要的阻力點、支撐位。
(6)重要的時間之窗(如8、13、21、34等)或者長假期(國慶、春節)前後。
(7)重要的整數關口(包括指數和股價的整數)。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外,突發性的新聞也會促使人們“不約而同”在某一個價位築起一道“人牆”。但是這種“不約而同”的程度有多大呢,換句話說,應當如何分析阻力位和支撐位的力度,從而判斷這些點位是否被“突破”和“擊穿”呢?限於篇幅,我們以第一種情況上漲過程中對曆史高位處的真假突破為例進行分析。
可以設想某隻股票的走勢接近曆史高位時,行情繼續上攻,所遭遇到的“阻力”主要來自:一是底部買入的股票獲利回吐的壓力;二是前期高位被套盤的解套拋壓。如果以前的曆史高位形成時的成交量(換手率)小,則說明被套住的籌碼不多,今次行情上攻的阻力主要來自底部獲利籌碼的拋壓。根據莊股運行的規律,當股價運行到一定的高度時,散戶手中的大部分籌碼應當是被震倉出局了的,少數“死多頭”散戶手中的籌碼並不會對行情造成太大的阻礙,因此這種情況下,前期曆史高位就較容易被突破。如果以前的曆史高位形成期間成交量十分巨大,在後繼行情展開的過程中,高位套牢的大量籌碼並未割肉(可用移動成本分析法觀察散戶的割肉情況),那麼今次行情上攻的主要阻力則主要來自於解套盤的拋壓,從人們的心理層麵分析,大部分散戶的解套意願一定大於獲利了結的意願。在解套價位下,大部分的散戶會“不約而同”地形成集體解套拋壓,在這種情況下,行情的上攻就會遇到較大的阻力,這個曆史高點較難被突破,投資者最好避開這堵“危牆”,出局觀望。
無論阻力大小,一旦真的被突破都會有大小不一的行情,但在許多情況下行情突破後散戶一旦殺入,就會發覺股價不久又回到了原先的“阻力區”內再次徘徊不前,甚至掉頭。莊家利用假突破誘多或誘空是常見的手法,就像足球場上的假動作,晃掉對方以後,才能長驅深入對方的禁區。
判斷上漲氣勢強弱
氣勢指股價漲升的氣概、勢頭,股票真正的上漲,一定是有氣勢的漲升,這是從盤麵上區分股價上漲的真假、虛實以及判斷莊家意圖的參考依據。在目前情況下,炒股賺錢的機會隻能存在於上漲之中,但是上漲有多漲少漲、真漲假漲以及上漲以後是繼續上漲還是很快反轉下跌的區別。股價上漲和拉升,沒有氣勢不行,莊家做多的意願需要通過上漲氣勢體現出來。因此,研判股價上漲的氣勢,有助於我們分清真漲和假漲、大漲和小漲以及躲避風險及時把握獲利機會。其主要特征:
(1)股價上漲能持續揚升的,才具有投資價值,絕不是偶爾的異動。伴隨股價上漲,成交量持續放大或者溫和放大,不是偶然一兩天的突放巨量。
(2)關鍵位置上漲有力度,突破時有力量,幹脆利索而不拖泥帶水。
(3)股價緊貼5日均線上行,走勢堅挺,總體走勢的角度大於45度。波段形狀清楚,波段內5日均線是直線,不是彎彎的曲線。
(4)“阻力”和“壓力”阻擋不了股價的持續上漲,莊家做多意願堅決。
如果股價上漲沒有氣勢隻是虛張聲勢,意味著該股可能沒有莊家,或者莊家的實力不夠,或者個股的基本麵不支持該股做多,莊家沒有底氣或膽量。沒有氣勢的股票盤麵死氣沉沉,其特征為:上漲不夠持續,股價偶爾突然大漲,成交量突然放大;股價走勢疲軟,總體走勢平緩,角度低於30度;關鍵位置上漲無力,阻力、壓力重重,莊家無做多意願;每一個上漲波段以內,陰陽K線交錯,波段形狀不清晰,5日均線走平或是彎彎的曲線;個股走勢明顯弱於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