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操作過量,即使對市場的判斷正確,仍會一敗塗地。
不少投資者盲目將頻繁的買賣操作當作具有高超投資技巧的一種表現。這是許多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實際操作時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他們被市場的價格波動所左右,頻繁地買進賣出。事實上正相反,頻繁的操作正彰顯了投資者經驗缺乏,技巧拙劣。喜歡頻繁操作的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要麼考慮不周,對自己的決策信心不足;要麼心理素質不高,容易被外界因素幹擾,甚至懷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僥幸心理。索羅斯在他五十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從未進行過頻繁的操作,因為他目睹過無數次因頻繁操作而遭遇失敗的投資者,自己也深刻了解到操作頻繁對投資獲利的害處。
頻繁的操作不僅會給投資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會導致整個投資的失敗。市場中很多投資者,原本對市場走向判斷準確,並且及時出手,抓住了不錯的投資機會,卻因為頻繁地進出市場,而無形中提高了成本,沒能獲得本應到手的利潤。在這些投資者尚未察覺頻繁操作的危害時,索羅斯卻已經看到了頻繁操作的幾大害處。
其中最為明顯的害處就是,頻繁的操作會提高投資成本。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投資活動,毫無疑問,每一個投資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獲取利潤。在這一點上,索羅斯與其他人沒有任何區別。為了利潤的最大化,投資時花費的成本當然要盡可能地壓低,這是所有投資者的共識。
遺憾的是,許多投資者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早已經把節約成本的重要性拋諸腦後。許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之前都會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降低投資成本,可一旦進入市場,就完全被上下波動的價格走勢所左右,將之前計劃的成本預算忘得一幹二淨,不停地圍繞著價格進行頻繁地買賣操作。
他們就在這種無意識的行為中,把本應收獲的利潤,交給了政府和證券經紀人。當投資結束,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獲利頗豐時,卻在最終交割清算時發現,自己獲得的投資收益僅僅足夠支付交易稅款和經紀人傭金,真正到手的實際利潤大打折扣,少得可憐。
作為一名足夠精明的投資者,索羅斯會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對所要花費的成本進行周密的計算,當然也包括交易成本。每次進入市場,索羅斯都會仔細分析,絕不會隻看著市場行情走好就貿然進入。而即便是他已經找好了投資對象,製定好了投資策略,他也會耐心等待最好的投資價位,在行情到達了最合適的價格上果斷出手,大量做空或做多。在他認為最佳的退出時機到來之前,他絕不會被市場正常的波動所幹擾,而是靜靜觀察市場走向,絕不貿然行動。所以,每次投資他都會盡量減少操作次數,以避免支付過高的交易費用。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大多數時候索羅斯隻進行三次操作,一次用少量的資金探明市場走向,一次大量買進等待獲利,最後一次獲利了結退出市場。這樣簡單且沒有重複性的操作,就可以把交易成本壓到最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使利潤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