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稿子(1 / 1)

楊書記(楊天明)省城漢州人,26歲。是省委組織部下掛幹部。今年六月份才來咱西河上任的。

“那楊書記平日裏在工作中有沒啥重點呢?比如經常下村還是往縣裏跑。或辦公室一坐一天”。葉飛帆又問道。

“楊書記除了開會,基本不去縣裏”。

“在這一個月裏跑遍咱鄉26個村。憑這一點可就比以往領導強多了”。張近勇想了想說道。

“那張叔,平常你和楊書記聊天時。書記主要關心哪些方麵的工作?能想想嗎”。葉飛帆想進一步了解。

“像咱們鄉,保吃飯就是最大的事。還有計劃生育,統籌提留,公糧征收,反正就是雜和麵。你自己擇去”。張近勇把知道的抖個遍。

葉飛帆感覺張近勇的回複有點不耐煩了,立馬笑道:“謝謝張叔,您可算幫了我大忙了。剩下的事自己再琢磨琢磨,您有事先忙吧”。

張近勇臨走時想了想又交待葉飛帆。他今天可能不回鄉裏了,葉飛帆今天如果忙太晚了就在他宿舍睡。

如果有回家,把雞蛋帶回去。葉飛帆真想感謝;以後工作了,再請他喝頓酒。

張近勇的這份情,葉飛帆記在心裏了。

楊書記年輕、省城人、省委組織部下派、能紮根基層。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就說明,楊書記有知識、更有大局觀、務實、有抱負。

葉飛帆將楊書記所給的稿子粗略看了下,明天要參加縣裏工作會議,各鄉鎮負責人都要結合本鄉鎮實際情況發言。

這稿子通篇套話,廢話。一句重點都沒有。但數據部分對葉飛帆卻是十分珍貴的。

楊書記的手裏應該另有一份。但既然是考驗就利用自己文筆以書記的視角做一展望並結合這些數據做一遍錦繡文章。

葉飛帆對自己的文章可以說十分自信,因為大學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靠稿費得來的。

兩個小時後。

葉飛帆整了整衣服,叩叩的敲了兩下門。裏麵傳來楊書記的聲音:“請進”。

輕輕的推開辦公室的門。輕喊了聲,“書記好”。

“哦!是小葉,這麼快有結果了”?

葉飛帆雙手將稿子輕放於書記桌麵,麵帶微笑說:“書記,稿子我以粗略改了改。不知符不符合您的要求,請您過過目”

“喲!效率還挺快的嘛。那我可要好好看看了”。

“小葉辛苦了,隨便坐吧”。楊書記隨手接過稿子,稍客氣了下就翻看起來。

葉飛帆的稿子首先肯定了大會召開的必要性,正視了鄉裏當前存在的不足。

但是重點突出了潛力部分,並對此提出構想和舉措。以宏觀的角度對未來做一展望為結束。

葉飛帆心想,如果這稿子不討喜;問題就應該出在對具體問題的了解上。自己對鄉裏情況可說是兩眼一抹黑。

葉飛帆仔細觀察了楊書記在翻看稿子時的表情。但直到將稿子翻完,都沒見其神色有何變化。葉飛帆心一沉,難道自己會錯意了?

等了良久,楊書記放下稿子開口問:“小葉!難能可貴在這短時間內,能將這稿子做如此大幅度的變化。文字功底不錯,但沒有抓住事物的變化和將鄉裏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不過和你能力沒關係,是我考慮不周了。一點資料都沒給你能寫到這程度也算不錯了”。

“這樣吧,小葉!你先去黨政辦找柳主任。具體工作,我已交代他了。”

臨出門時,書記又交待了句好好幹。

這小子咋知道我的思路?楊天明心裏疑惑道。

楊天明參加工作已經四年了。

官場的曆練使其多了份城府,但年輕人特有的衝勁卻使他主動申請到這全省最貧窮之一的西河鄉來掛職。

唉!理想與現實差距如此之大。縣裏也算對其照顧了,讓其黨政一把抓。雖少了掣肘,但他還是感覺想法施展不開。

無其他原因,楊天明對這西河鄉的幹部特點做了總結。年齡偏大缺乏衝勁、文化偏低普遍以大老粗自居、做事風格簡單粗暴不講科學。

“身邊沒有得力助手,想做事難啊”!楊天明感歎道。

這不,為這次縣裏召開的下半年度經濟會議。讓黨政辦寫了一份講稿,給他第一眼感覺就想扔進垃圾桶。這就是黨政辦的水平。唉!

這葉飛帆不愧為大學生。短短兩小時就將這篇狗屁文章改的有血有肉,花團錦簇。明天就用這篇稿子再加上鄉裏的實際,應該能贏個滿堂彩。

小夥子能力是有的,再考考其心性。說不定將來是自己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