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誌,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你也楞往裏闖”。厲敏生剛往大院裏走幾步就被門衛攔了下來。
“怎麼了,這大門不是敞開的嗎”?厲縣長指了指大門裝不知道。
“我說你懂不懂規矩啊!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不登記就隨便往裏走,那我們就該下崗了”。門衛雖然語氣重點,但話裏挑不出毛病。
“姓名,職務,單位,緣由、有沒有預約”?門衛麵無表情問道。
姓名、職務、單位和緣由都登記好了,這個預約厲敏生確實沒有。
隻好堆起笑來:“這位同誌!您看我這麼遠的地方來一趟非常不容易。麻煩通容一下。要不我將工作證壓在您這裏,您看可以嗎”?
“哦!原來是縣長同誌,實在抱歉。這是我們的崗位職責”。
“如果無預約或哪位領導出麵的話,我也隻能說對不起了”。門衛雖然語氣不那麼嚴肅了,但卻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
“同誌,要不您打個電話到我們省裏。省裏可以證明我的身份”。厲縣長不死心再次請求道。
“對不起,我們要對崗位負責。不是不相信您的身份”。
“您為一縣之長,思想覺悟一定比我們高”。
“所以就別難為我們了。這是您的證件,請回吧”。厲縣長見門衛油鹽不進,也不想自找沒趣。
怎麼弄?難道大老遠來一趟,結果連門都還沒踏進去,就灰溜溜回去?厲縣長感覺那也太丟臉了。
還是自己想當然了。
自己在華都是一個人也不熟悉。本來幾日前葉書記就勸過自己,先緩一緩不急。但自己還是抱著試一試態度跑一趟。
看來到華都辦事不比昌州。自己這個縣長的牌子是什麼也不是。
“書記!我老厲算丟臉丟到家了。今天連大門也沒進去成。您麵子大,能否想想轍”。在葉飛帆麵前,厲敏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
“嗬嗬嗬,老厲!別灰心。這大門哪是那麼好進的?我可聽說有些省市領導也在門崗這裏吃憋,放寬心。
“咱倆也就在廬陵還能裝一下,到昌州就得夾尾巴做人了;更何況是華都”。
“咱們考慮是有欠妥的地方,就算你進去也未必能審批過關”。
“沒事!你再待上兩天。等我將手頭的事安排下,咱們再彙合”。
“萬事開頭難,我們總能想到辦法的”。葉飛帆在電話裏安慰道。
這幾天葉飛帆也在準備去臨江進行產品推介會的事情。
葛嶺鄉的米,飛雲鎮的酒,東林鎮的雲霧香片茶,還有東鄉的山茶油等農產品。
另外葉玉帆將葛嶺鄉的玉仙岩溶洞和青山鄉的高山牧場打包做為重點招商引資。
葉飛帆在其間又回了一趟臨江,專門尋找了展點和拜托之江大學設計院專門對展品進行了商業包裝。
目前華安縣的遠景規劃中,分為幾大片區。
生態旅遊區(飛雲鎮,葛嶺鄉,青山鄉,東林鎮)
生態農業區(東鄉鎮,寧安鎮,平湖鄉)
規模化產業園區(主要是幾個平原鄉鎮)主招勞動密集型產業。
創新型創業園區(設想)
葉飛帆在班子擴大會議上了暢談了對華安各功能區的規劃。
打破各鄉鎮的條條框框。隻要不是高汙染、高耗能企業;華安縣都大力歡迎入駐相關產業片區。
招商企業以誰招商誰受益的原則,記入引資單位成績。企業由縣裏統一管理,所招收工人重點向引資單位傾斜。
隻有資源集中,五指並攏才能形成更有力量的拳頭。
但資本的逐利性決定華安要想引資入戶,招攬人才,一定要有讓人心動的籌碼。
所以這條路是非修不可,否則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葉飛帆自有門道,將這條公路的修建納入遠景規劃。
曆敏生主動請纓,葉飛帆之所以不大力勸阻而讓其去碰碰壁,自有他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