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可以鑽進石縫躲避敵人,沒有殼也就意味著能自由地在水中活動,這可比現在方便多了。”丹尼爾指了指地上那笨重的空殼。
“有道理,後來呢?”
“海貝的祖先有一個習慣,喜歡趴在沙灘上曬太陽。海裏的動物都有這個嗜好,海貝也不例外,但它們更貪婪,不但白天曬太陽,晚上還偷偷爬出來曬月亮。”丹尼爾不緊不慢地說。
“曬月亮?”迪拉詫異地重複道,他長這麼大從未聽說過曬月亮這回事。
“是的。對海洋動物來說,陽光代表光明和溫暖,月光則代表智慧和美麗——那其實是月亮女神灑向地麵的長頭發。海裏有很多動物喜歡月光,海豚就是代表,他們經常在夜裏成群結隊地在海麵遊動,還不時跳出水麵吸收月光,所以他們被稱為智慧的水精靈。”丹尼爾繼續說,“海貝就這樣同時享受著太陽和月亮的光輝。終於有一天,月亮女神發現自己的頭發下躺了幾隻軟乎乎的小動物。出於好奇,她化身為人魚,從海裏遊了出來。”
“然後呢?”迪拉聽得津津有味。
“人魚走到海貝麵前,問它們在幹什麼。海貝回答說在曬月亮,人魚又問它們為什麼要曬月亮,本想聽一些好話,結果它們的回答讓月亮女神大失所望。”
“它們是怎麼回答的?”迪拉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愚蠢的海貝回答得很直接:‘我們隻是不想浪費月光而已。我們不隻在夜裏曬月亮,還在白天曬太陽,因為陽光可以帶來無盡的明亮和溫暖,永遠好過月光。’”丹尼爾故意裝作是海貝的祖先,貪婪的語調讓人忍俊不禁。
“真蠢!那月亮女神聽後一定氣壞了吧?”
“非常憤怒!她一直在為自己沒太陽耀眼而自卑,所以想聽到更多讚美,可海貝的回答不但沒安撫她,反而激怒了她。”丹尼爾瞪大了眼睛,繪聲繪色地講著,“人魚變回了月亮女神,痛斥海貝的貪婪和無知,並下了一個詛咒:凡是月光照到的地方,海貝都不能觸及,否則就會被月光灼死。”
迪拉驚歎了一聲,等丹尼爾繼續講下去。
“可憐的海貝為躲避月光,準備逃到任何光都無法滲透的深海,但它們又離不開陽光,否則就無法製造珍珠。於是它們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長殼,這樣在白天張開殼就可以曬到太陽,到了晚上把殼緊閉就可以阻擋月光,可長出殼後身體就笨重起來,也就無法上岸了。”
“這個故事有意思!”迪拉笑著說。
丹尼爾停了停,語重心長地說:“這個故事是在告誡我們不要過於貪婪,否則會受到神的懲罰。”
“講得真精彩!如果我是海貝,在曬月亮的時候一定不會稱讚太陽。”
“說不定月亮女神現在就注視著我們呢!”丹尼爾調侃道。
“等等……”迪拉眼前一亮,突然想起了什麼,抬起頭凝視著空中神秘的圓月。
許多記憶片段在迪拉腦海裏不斷旋轉、跳出、展開:在懸崖上族長金斯提到,那塊石頭叫作月亮石;展開那張厚厚的皮革時,詩裏寫著:我把天空和月亮裝進去,代表北極的夜;一隻老海龜在沙灘上神秘兮兮地告訴他,皮革上那行奇怪符號的意思是:迷茫時讓天空為你指路;昨天他和丹尼爾在白天的天空下打開皮革,月亮石沒有任何反應,這麼說……
“月光!是月光!”迪拉欣喜若狂地大喊。
“月光——月光怎麼了?”丹尼爾一臉疑問。
“月亮石的使用方法!”迪拉喊道。
“你是指——”
“沒錯!我終於知道了!”迪拉激動地說,聲音有些顫抖,“把‘月亮’、‘夜’還有‘天空’加起來,你能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