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一葉扁舟,攜妻兒前往會稽上任。
沿途風光十分秀麗,水中山影如虹。小舟順波而下,如小鳥輕輕飛行在花雨中。
江水碧。
春山青。
吾心明。
王羲之寬袍大袖站在船頭,望兩岸繁花被春風一一拂過,如紋帳飄起,繡被波。回看艙中,愛妻正含笑望著他,心中不覺憶起纖綿往事。
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祖逖劉琨走後,(祖逖劉琨之事詳見作者曆史小說《東晉風流》。)王羲之繼續住在山上向衛夫人學習書法。
羅浮山院,鶴影輕飛。
山中日月長,日月山中歸。
有時他學倦了,就去山前看農夫耕田,看樵夫打柴,不然就與釣魚童子同遊花溪,捉蝦放蝶,無拘無束。
若遇村姑,則與之共話。
非好其美,好其衣也——
此地女子皆善描畫繡染,衣紋甚麗,王羲之以之參悟書法,多有所得。
一日,他信步走入山下村莊。
村中犬吠厭厭,日近午矣。
王羲之見村旁稻田如海,好像一張碧綠的大紙鋪在大地上,真可悅也。這時一隻小麻雀從田中“撲愣”而起……
忽旋飛騰,似在懸肘作書。
“它倒先在上麵寫字了!”王羲之大笑。
田壟上有個老婆婆坐在那裏,似乎手中在忙活著什麼。王羲之走過去。
老婆婆知有人來,不管,依然忙活。
王羲之輕輕走到跟前一看,哦,老太太在剪紙呢。
王羲之大樂,看她怎麼剪。
老婆婆低頭剪著,滿頭銀發晃動。王羲之見她的手指幹枯如樹皮,卻又那麼靈活,大為感動。
剪著剪著,老婆婆的手指不動了。
她出神地看著遠處。
遠處是山,近處是田。
田中是農夫與牛兒。
農夫在犁田。
那牛甚壯甚速,“波波”前奔,一路田水四濺。那農夫似乎跟不上步伐,罵罵咧咧揮鞭打牛,有些跌跌碰碰。
犁過處,田泥巴一路開花。
農夫打牛,牛兒跑得更歡了。
牛兒甩尾,那泥巴濺在了農夫衣上。農夫罵牛,一聲吆喝停手歇息,左手拭汗,右手扶犁把。足微弓,踏於泥上。
此時日朗,田中泥土閃爍如黃金。
那牛悠然四望,似乎在尋覓青草。
好一幅“耕田圖”!
王羲之伴著老婆婆不知不覺已凝望許久。
一人坐,一人立,望去如婆孫。
王羲之正想說什麼,那老婆婆這時又從懷中掏出一張大紅紙來,把剪刀一擺,眼睛隻管看著眼前的景象,手中不停地“嚓嚓”剪動。那張紅紙被絲絲剪開,老婆婆手握剪刀靈活地遊走……
手指如枯木。
紅紙如鋪蓋。(鋪蓋,被子。四川方言。)
老婆婆越剪越快,手指靈動無比,仿佛魚兒在遊泳。
王羲之見她根本不看手下剪的是什麼,隻管看著遠方手裏跟著動,便把遠方景象活生生移到了一張紙上,一把剪刀隨意揮剪,此中境界何其高也,王羲之非常吃驚。
這不過是一個平常的農村老太,但熟能生巧,真可謂“技進乎道矣”!
王羲之當下大悟,心中輕輕吟曰:
“心隨意動,景成畫成。”
那老婆婆一直沒有抬起頭來看他——老人家入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