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策略具有統一品牌策略所沒有的優勢,但它並不能包醫百病,無所不能,而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在準備采用多品牌策略時,企業應注意如下幾點:
首先,企業應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具有多品牌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因為多品牌比統一品牌的管理難度要高得多,各個品牌之間要實施嚴格的市場區分,具有鮮明的個性,且這些個性還要足以能吸引消費者。企業實施多品牌的最終目的,是用不同的品牌去占有不同的細分市場,聯手對外奪取競爭者的市場,如果引入的新品牌與原有品牌沒有明顯的差異,就等於自己打自己,毫無意義。
其次,多品牌策略具有一定風險,推出一新品牌需要相當多的費用。對於缺乏實力的企業來說,品牌銷售額不足以支持它成功推廣和生存所需的費用,就很難實施多品牌策略,這時不如“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裏”,打出一個高知名度品牌,再進行延伸,這樣推出新產品的費用將大大減低。
最後,多品牌策略應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來具體設計。對於一個大公司來說,確定品牌線的最佳長度(品牌個數)是個重要問題。如果公司想要作為完善的品牌線的經營者來定位,或想要追求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有效防止競爭者的入侵,那麼,一般則要具有較長的品牌線。如果公司為了追求最大的利潤,那麼,品牌線的長短則根據實際估測。企業對每一品牌所投入的力量也不應是均等的,主要品牌應重點培育,其他則處於陪襯的地位。
我們能幹好什麼
【德魯克微語錄】
人們掌握自己的企業知識的最佳方法是,看一看哪些事情企業已經幹好了,而哪些事情又是明顯做得很不好的。如果其他同樣管理出色,並且有能力的企業在類似工作上的經曆與本企業的截然不同的話,這就特別能說明問題了。“什麼事情我們已經幹好了,而且沒有花九牛二虎之力的感覺;而其他某個企業卻沒能做成同一件事?”而“什麼事情我們幹得很差,而其他某個企業似乎不花力氣就做成了?”自然就是接下來的問題了。
——德魯克《成果管理》
【活學活用】
企業是一個組織,它是由很多板塊組成的,每個板塊發展又是參差不齊的,但總有長有短,要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慎重經營。
2011年3月31日,百度有啊在《有啊致賣家公告》中表示,“一個月後,有啊全部商品及店鋪編輯、管理、發布和交易等相關操作功能將予以關閉。”同時,有啊提醒賣家密切關注並盡快處理進行中的交易及交易超時問題等內容。
有啊在慘淡經營3年後,以失敗而告終,易觀國際對百度有啊的統計數據顯示,百度有啊2010年第四季度注冊賬戶數為74.5萬,增長率為1%;活躍用戶數為9萬。這組數據遠遠低於淘寶今年1月對外宣布的數據——注冊用戶達3.7億。
互聯網知名評論人士洪波認為,“百度過分輕視競爭對手的實力,放大自己的能力,這是導致百度多元化戰略中,多次失敗的重要原因。其實,每個領域都需要非常專業的管理和經營團隊,需要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百度天然缺乏做電子商務的基因,”派帶網總裁邢孔育分析道,“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點。電子商務非常注重用戶的體驗,這並非百度擅長的領域。”
無疑,有啊商城的關閉,對百度的多元化擴張衝動帶來了警示。過去幾年,憑借搜索帶來的巨大流量,百度不斷進行多元化探索,但收效甚微。除百度有啊之外,百度新聞、即時通信工具Hi等也未見成功。百度最擅長的還是搜索,當然,也可以擴展到其他領域,但一定要重視起來,並且做出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使短板增長,但與像淘寶這樣已經深諳電子商務的企業來說,百度無疑是不可能競爭過它的,抱著分一杯羹的心態,也要真正地細心研究,畢竟每一行幹好都沒有那麼簡單。百度擅長搜索,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進一步挖掘,揚長避短,成為無可替代的搜索之王。可以通過對其他公司的搜索產品的研究,也可以研究淘寶,通過對它們的研究,找到滲入其中的途徑,這樣,自己發展的空間就擴大了,市場隨時都在變化,百度可以在變化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雲南白藥集團改變了國人對藥品的傳統看法。我國中藥一直以“苦、大、粗、黑”的麵目示人,與方便、快捷、舒適的現代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現代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對於傳統中藥的印象日益模糊。
隨著中藥藥房和銷售渠道的不斷減少和萎縮,傳統中藥和現代生活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很多中藥企業提出了“現代中藥”的概念,即以軟膠囊、注射液、顆粒劑等現代劑型,試圖使之與西藥一樣樣式精致、療效穩定和使用方便。
但雲南白藥的總經理王明輝提出了創新性變革方案。根據自身白藥保密配方和百年老牌優勢,雲南白藥圍繞保密配方與材料科學的結合進行產品創新,公司將此稱為“兩翼產品”,主要包括白藥創可貼、雲南白藥牙膏及其他藥妝產品。白藥創可貼是公司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創新產品。定位為高端產品。這一創舉,使雲南白藥走出了一條陽光大道,重振當年雄風。
由此可見,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長板。有短板,盡量補長,發揮自己的長板優勢。不要隻顧發揮長板優勢,否則,短板可能危害企業發展。也不要一味地彌補短板,無視長板,否則,企業消耗太多,賺得太少,傷了企業元氣,要短板和長板協調發展。
因為擁有優點而獲得報酬,但不會因為擁有缺點而獲得報酬。所以,關於優勢側重發展,我們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企業擅長什麼?在哪個方麵表現突出?換句話說,是哪種優勢讓企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而這些優勢可運用在哪些方麵?
分析現有優勢的收獲,對優勢進行分析就能知道哪些現有的優勢需要改進或增強,以及可以從哪些地方吸收到新的優勢。這也同時顯示出什麼是企業能做及該做的。
企業核心能力還在創新
【德魯克微語錄】
每個組織都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它可以說是組織個性的一部分。但是,每個組織,不僅僅是企業,都需要一種核心能力:創新。 ——德魯克《巨變時代的管理》
【活學活用】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典型技術密集型的汽車行業尤其要堅持自主創新,隻有創新,才能使產品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並發展壯大。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於1997年成立,至今已經有10多年,其牢牢抓住掌握汽車製造的核心技術、擁有高素質的研發人員、自主創新的品牌、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這四大法寶是它發展的關鍵。通過長期艱苦努力,逐步掌握並具備了整車、發動機及自動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先後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大品牌23款整車及包括TGD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在內的ACTECO係列名牌發動機和CVT無級變速器,擁有2 600餘項授權專利,並實現了向國際市場的產品與技術輸出,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力。公司已連續數年總銷量和出口總量位居全國自主品牌企業第一位。
奇瑞的創新之路是“以我為主營造平台,麵向世界整合資源”,通過邀請、聘用等多種方式,從汽車大國引進了數百名“海歸人才”和其他高端人才,這些人迅速成為“奇瑞”自主研發的生力軍。將國際頂尖級人才、一流技術和成果盡收囊中,為我所用,正是這種高層次的開放心態和前瞻意識,使奇瑞從一起步就避開了低水平重複建設之路,由“吸收消化再創新”和“集成創新”進入全麵自主創新階段,成為民族汽車工業“中國創造”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