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小橋?流水?人家(1 / 1)

小橋

雨潤芹泥,山間小徑平平仄仄。偶爾有水鳥鳴篁,清露泣葉;抬首處,山如碧玉簪,兀插在小村發髻之上。炊煙已升,濕沉低回,更有村後竹林,新筍探頭,神氣活現如頑童。穿林穿山,便有玉帶逶迤,水聲恬然。河寬不過數尺,兩岸芳草鮮美,牧童沿河而上,蜿蜒清雅。

再上,不過一裏之遙,河已入密林深處。撥榛尋路,綠鬱中聽見水聲淙淙,如豎琴、如幽咽、如山鄉女子隨口甩出的小調。往前,河於葳蕤青草中露出,猶半抱琵琶。河上有橋,寬一尺長三尺,天然青石板造就。日久天長,風吹雨打,橋麵光滑如鏡;橋頭草色萋迷,有鳥憩於橋邊樹上,叫聲生脆,與水聲相諧。牧童折身過橋,那牛四腳竟然攏成尺餘,悠悠向橋那邊去。一切默契相待,橋看流水,草依樹蔭,人、橋、草、水皆靈氣十足,如水墨畫活脫出生氣。

日暮,小雨,自橋上歸,遇一老者,白髯拄杖,吟哦“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又“竹杖茫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徑自飄然而去,倏忽不見,時飛鳥歸巢,雨意盎然。小橋靜立,不言不語,卻觀照萬物。暮色蒼茫,林暗露動,依稀薄聽見老者吟哦之聲,使山入素樸,橋進淡泊。

流水

倘徉深山,於峭壁之間,會見草叢茂盛,繁花萬點之處。抬首而止,於花草叢中細看,則有泉水一泓,水清且冽,靜謐無波,若處子,若抱樸之水。此乃為水源也,依源而下,便是河,便是流水,便是一路不絕的草色與鳥鳴。

春暮,獨自離了城市的喧囂,進山溯流水亍。心同水清,解了長久的滯悶,活潑天真,穿林繞石。遇草,則以手撫其綠葉,如貼近自然之發梢;遇花,則駐足猛吸其香,如聞青春之氣息。水我相偕,或激蕩,或舒緩,或溫柔,不想塵世之凡瑣,不爭一時之名利,我已成水,水已融我,飄然不絕,覽盡百年風流。

風來花落,流水深情成小小花塚。有多情山姑於水旁流淚。是情郎出山未歸?是懷春久思不得?抑或是懷揣愛情幸福而流淚,或者兩地相思,借流水以述懷?流水記住這些,道一聲珍重,留一聲祈禱,不回首,不低眉,流過村莊,向山外而去。

沿流水,古樸之風在它的上空回蕩。

人家

傍山依水,青石壘就的房子,一半被屋後岩上探出的樹蔭罩住,三月春暖,花草盈階,推窗是香,開門是香,清淡儼然。山裏人家,平平實實,樸素如一枚種子,被風吹落岩下,便在岩下抽枝開花。

晨曦微露,人家的門“咿呀”而開。男人短衣單褲,出門來伸腰四望。出村口,上山,在苞米地裏仔細走一遍。那苞米芽兒,怯生鮮靈,無奈昨夜山兔,偷扒開地土,這當兒,它正精神十足,從苞米地邊跑進深林。男人淡然一笑,同是以山為食,世世代代如此相守慣了,至於苞穀,再補棵吧,好在時節並不太遲。

女人在門前就著曉風梳妝,這一刻,寧靜溫馨。野花拂裾,掐一朵插在發間。不做作,不弄,美在率真,美在自然。日日與山為伴,心是心泉的清澈,隻有當暮色四合,於臨門佇望之際,心熱眼熱,一遍一遍翻撿做村頭溪邊少女時的情絲。那絲柔如藤蔓,潔如新葉,隻在夢裏,隻在被樸素生活充實的心靈深處。

鳥鳴如落珠,最喜小兒無賴,睡眼惺忪,趿鞋而出。炊煙已升,陽光斜射屋上。不期求大富大貴,隻好在此綴於山角,渾然成山的一部分。春華秋實,九月收拾山貨,出山送於三五好友,山裏人家淳樸如山,真摯如山。

我在這人家小坐,心頭有暖意上升,如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