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襲 (1-2-3)(1 / 2)

1

詞曰:

“試問情歸何處?天明徹夜東流,滔滔不管古今愁。浪花如噴雪,新月似銀鉤,暗想當年富貴,掛錦直至楊州,風liu人去幾千秋?兩行金錢柳,依舊纜扁舟。”

是啊,我們不禁感歎:不盡長江東流水,浪淘盡多少風liu人物?

雁門關。

公元615年,即隋大業11年,當時大隋帝國的風liu人物楊廣,又樂遙遙的再次北巡。

這次北巡,雖不及前兩次氣派,但依然是陣容龐大,百官、軍隊、道士、僧尼及百戲班子共十餘萬人,魚貫而行,百裏不絕——十多萬人啊,看都看不過來,想象一下,該是怎樣的光景?

此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八月,也是草原最好的季節。

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藍藍的天,象畫一樣空靈;白白的雲,象雪一樣純淨,巨大的藍寶石上鑲著幾粒珍珠,藍天、白雲,罩住綠油油的大地,芳草萋萋,風兒吹過、草兒低頭,成群的牛羊掩映在濃密的碧草中。

紅的、白的、紫的、藍的、淺粉的、淡黃的野花,競相張開笑臉,點綴其間,一隻百靈鳥,唱著歌兒,翩翩起舞,綠絨毯上,一群白唇鹿在賽跑,烤羊肉的香味和著奶香撲鼻而來。玉帶海雕,白芍藥,野生蜥蜴,金蓮花。。。。。。

過了雁門關,便是這風光旖ni的草原了,楊廣吹著口哨,嘴裏唱著“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欣賞這難得的景致。

嘿嘿!不知這回始畢小兒會帶來怎樣的美人?

想起首次北巡時,啟民可汗不但興高采烈的親手除草開禦道,還獻上波斯美女二十名。

這次始畢小兒會玩些什麼花樣,取悅我這“聖人可汗”?想到美女,尤其是和波斯小妞幹那事,楊廣自是興奮無比。

一陣清風徐來,楊廣端起雙龍白玉杯,品了一口桂花酒,醇和爽潤。

這酒是特意帶來的,酒是醇香的西域葡萄美酒,桂花是上好的金桂,嫩黃的酒中帶著淡淡的翠綠,晶瑩剔透,酸中帶甜,甜中帶香。

此時的江南,定是滿城的桂花都開了,三秋桂子,十裏飄香。

今日能飲到桂花酒,還多虧了宇文述那家夥的功勞,要不是他遣驛使晝夜兼程自杭州送來,我又哪裏去飲這沁人心脾的桂花酒?

想到宇文述,楊廣又是一陣欣喜,將杯中桂花酒一口飲盡。

“傳裴矩。”

“傳——裴矩!”內侍唱道。

聽到皇上召見,黃門侍郎裴矩一陣激動,興衝衝的跳上觀風行殿。

觀風行殿其實是一部下有輪子的行營,平時人力推移,路不好時,令禁中衛士肩扛而行;頂端便是楊廣的臥室,布置得金碧輝煌。

“臣叩見陛下。”裴矩眯著麻雀一樣的小眼睛緩緩跪下。

“裴郎不必客套,快過來坐,來,喝杯桂花酒!”

“謝陛下。不知陛下召臣有何事相商?”

2

裴矩脫下紫皮珠履,席地而坐,地上鋪的正是上次啟民可汗進貢的突厥純羊絨地毯。

“朕此次北巡,一想見見始畢小兒,重溫一下當年巡視他先父營帳的故事,二想說服始畢出兵,再征高麗。”

“陛下英明!隻是三征高麗未能克敵製勝,反倒激起民變,陛下還是應該從長計議!”

“三敗之仇,焉能不報?你說始畢小兒會否出兵協助?”

“這。。。。。。臣不好說。”

“朕也知道,始畢小兒必定有些怨氣,你使計殺他寵臣史蜀胡悉,恐怕他也知道真相了。”

“胡人愚鈍,總會知曉?隻是上回欲嫁宗女,拜始畢弟叱吉設為南麵可汗一事,倒是考慮不周。”

“正是,朕看始畢小兒不象他父親敦厚賢良,初生牛犢不畏虎,不好調教啊。”

“陛下,這倒無需擔心,臣想此時始畢可汗正載歌載舞來迎接我們哩!”

“哈哈,想是如此,想是如此,通知他時,回信倒是彬彬有禮、恭敬有加,這點有他先父遺風,呆會見他時,朕也要與他飲上一杯桂花酒。”

“陛下真不愧是“聖人可汗”!”

“哈哈,朕三征高麗,此次又是三巡塞北,想必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話音剛落,就聽到隱隱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裴郎,出去看看,是不是始畢小兒差人來迎了?”

裴矩起身至殿外,隻見遠處兩匹快馬疾馳而來,轉瞬就到眼前,從馬上跳下兩個突厥打扮的人,送上一封密信。

裴矩將信呈上,“聖人可汗”一看信封,噫!怎麼不是始畢小兒寫的,卻是義成公主的親筆!

楊廣展開信函,看著看著,臉色漸漸難看起來。

“可恨,可恨!”楊廣把信狠狠的甩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