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婚姻就是如此。既然當初是因愛而步入圍城,就不要輕易地懷疑自己的選擇。女人該有一種能力,不管他是國會議員,還是建築工人,都有能力讓自己幸福,讓家庭幸福。這種能力的名字,叫作“經營”。
長久的婚姻需要相互適應與包容
出嫁前一夜,母親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世上沒有圓滿的婚姻,你要記著他的好,包容他的壞。”
沉浸在幸福與興奮中的她,嘴上說著知道,其實心裏並未真的明白。或許,許多事都如此,他人的教誨隻當是一句話,唯有親身飲下那杯水,才知冷暖,才知鹹淡。
日子一天天過,那份興奮與激動早已淡化。三年後的某個夜晚,她終於“爆發”了。
勞累了一天的她,回到家裏想喝一口熱水,卻發現飲水機是空的。坐在沙發上,本想躺下來歇會兒,卻看見了他的襪子團成一團扔在那兒。她說了太多次,髒衣服放進衛生間的髒衣簍,可他就是聽不進。淩亂的臥室,淩亂的客廳,淩亂的廚房,淩亂的心。
做晚飯時,她不小心把手切了,鮮血直流,眼淚止不住地往外冒,一肚子委屈。她索性關了火,把切了一半的菜丟在案板上。她衝洗了一下傷口,到藥箱裏找藥。路過梳妝鏡時,瞥見一張憔悴而充滿怨氣的臉。她覺得,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
房間裏沒開燈,她一個人坐在黑暗中。九點鍾,他加班回來,嚇了一跳。他打開燈,跟她開了句玩笑,之後又問:“晚上吃什麼?”說著,往廚房走去。
她麵無表情地說:“我為什麼要做飯?這樣的日子我受夠了。我想離婚。”
他在廚房裏炒菜,喊著:“你說什麼?我聽不見。”
她又重複了一遍。這一次,他聽見了。
他走出來,問道:“好好的,怎麼說這個?”
她冷笑著說:“好好的?你覺得好,有人給你洗衣服做飯,有人跟你一起還房貸。可我覺得不好,我累了,不想這麼過了。”
第二天,她把離婚協議丟到桌上,讓他考慮。之後,她就回了娘家。
一周之後,他打電話給她,說同意離婚。隻是,想跟她一起吃個飯。他的聲音有點低沉,能聽出些許的傷感和無奈。她以為自己得到這個結果會如釋重負,可沒想到心裏卻湧起一陣難過,想到:“他就這樣不吵不鬧地同意了?”
他們相約在一家湘菜館。幾天不見,他瘦了,長滿胡茬的下巴看起來略微發青。他拿出那份離婚協議,給了她。她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從今以後,真的要各自天涯了嗎?
“好了,點菜吧!上一天班,這會兒肯定也餓了。”他的語氣柔和了許多,眼神仿似戀愛時那般溫柔。她對服務員說:“一份水煮魚,一份香辣蝦。”這兩樣菜,是她平時最愛吃的。
他笑著說:“能不能給我個機會,點個我喜歡吃的。”
“你不愛吃這個嘛?”她覺得很奇怪。
“你忘了,我是上海人。我喜歡吃甜的。在一起這麼多年,我一直吃的都是自己不太喜歡的東西。可是,你喜歡,我也就跟著吃了。”他笑著說。
她的心像刀絞一樣疼,一種愧疚和自責湧了上來。這些年,她從沒有主動問過他喜歡什麼,她以為隻有自己在付出,可誰曾想到,他竟然每天都在遷就自己。
他說:“離婚之後,這裏的東西都歸你,我隻帶走幾件衣服。”
她臉上掛著眼淚,問:“你要去哪兒?”真的要告別了,她再也控製不住自己。她隻想著,離婚後自己要怎麼過,卻從未想過他要怎麼過。
“我想回上海。我的父母年歲大了,身邊也沒人照顧。每次與你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我都很想念我的父母。隻是,你喜歡這個城市,你的家在這裏,我才留下來。你以後自己過,肯定辛苦,所以我把這裏的一切都留給你,房貸還有一部分,我會繼續還。”他不像是要離婚,更像是要遠行。
她心裏很自責,也很不舍。這個與她一起走過六年的男人,一直忍受著各種不愉快,包容著她的各種不完美,在離婚時還在替她著想。她為自己的言行感到愧疚,她說:“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
“唉,我不想讓你操心,也不想讓你為我改變什麼。”
“你……可以不走嗎?”她哭著說。
最後,他們牽手從餐廳走出。此時,她忽然想起母親當年說的那番話:“記著他的好,包容他的壞”。回家的路上,她想到那個有點髒、有點亂的家,沒有了厭煩,有的隻是溫暖和思念。
婚姻是一種緣分,也是需要用心嗬護的。你身邊的愛人,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總會有細枝末節不符合你的想象,但如果彼此之間有愛,那就不要輕易說出離婚的字眼,更不要覺得離開了這一站,下一站會更好。
一位女性朋友,婚後總埋怨丈夫懶,脾氣壞。每天吵吵鬧鬧,彼此都煩了,也就分開了。後來,她又結婚了。可情況似乎還是不怎麼好。最初看著顧家又勤快的男人,婚後不久就露出了懶惰的一麵,家務活一點兒都不做,還喜歡喝酒。她覺得自己命苦,總是遇人不淑。
偶然的一次機會,她在某朋友的公司開張慶典上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前夫。他也結婚了,攜同妻子一起參加。看他現在的妻子說話的口氣,她似乎對他很滿意,說他很會疼人,顧家,有事業心。提及缺點,她笑著說:“就是有點懶!不過,誰還沒個缺點……”
是啊,誰還沒個缺點呢?她心裏似乎有點後悔,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一個人,別人看到的都是閃光點,自己卻一直盯著那些瑕疵。難怪,別人笑臉盈盈,自己卻一臉惆悵。
《非誠勿擾》裏有一句台詞:“婚姻怎麼選都是錯,長久的婚姻,是將錯就錯。”之所以說怎麼選都是錯,其實就是說什麼樣的選擇都不完美。然而,長久的婚姻,就得要接納不完美,相互適應,相互包容。當婚姻走過了激情期,唯有安靜的忍耐和包容,才能讓幸福恒久綿長;唯有記著對方的好,包容對方的“壞”,才能在夕陽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抱著平常心,安穩地走下去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習慣在富有和幸福之間畫上等號。隻是,感情的事可遇不可求,縱然有衣食無憂的想法,可遇到了真愛的人,也就放棄了最初的那些條條框框。隻是,這份原本美好的心境,往往會在柴米油鹽的歲月打磨裏,漸漸模糊。曾經愛情至上的姑娘,可能在十年之後,變成了唯利是圖的婦人;曾經不計貧寒的清高女,可能在二十年之後,變成了以錢取人的母親。
盡管,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貧窮固然會降低生活的質量,但是婚姻的質量,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更何況,人生那麼長,這一步或許走得坎坷,可誰能保證下一步就不是平坦的大道?毛阿敏有一首歌唱得好:“就讓美好慢慢來,歲月一淺一深走過來……”日子本就是兩個人的,好與壞在於經營,貧與富隻是現狀,有心有愛的女人,無論貧窮富有都會好好過,她們相信——我想要的,歲月都會如數給我。
岑嵐和華子戀愛的時候,家裏人再三阻撓,說他家裏窮,跟著他會受苦。華子跟岑嵐提出了分手,說不想耽誤她,讓她找個更好的。岑嵐何嚐沒有想過未來的日子,可她心裏真的看中了這個人。她說:“我們現在沒有的,以後會有。如果就這樣分開了,我會後悔一輩子。”
一起奮鬥的日子是艱辛的。岑嵐經營著自己的小店,華子在一家裝潢公司上班。為了攢錢,他們每天吃最便宜的豆芽菜。生活不富裕,可華子還是舍得花上千元給岑嵐買戒指。
夏天的時候,他們住的平房太熱,兩人吃過晚飯就到附近的公園散步。看著燈火通明的世界,看著一棟棟高挺的樓房,華子說:“希望以後這裏有一扇屬於我們的窗戶。”岑嵐笑笑,說:“不著急,什麼都會有的。”
沒過兩年,城鄉建設推進,他們住的那一片拆遷了,分了兩套房子。岑嵐和華子都沒想到,一心想要的房子,突然間就這麼來了。他們搬了新家,將房子裝修得溫馨靜好。附近的拆遷戶搬家後都急著裝修,華子做了多年的裝潢也有了路子,自己開了一家裝潢公司。就在那兩年,他“翻了身”。岑嵐的服裝店,也擴大了規模。
十年之後,他們已經成了這座城市裏的中產。一路趟過風雨,他們倆人的心變得更緊密。或許,誰也沒想到,從前生活在那個矮小平房裏的他們,竟把日子過得那麼令人豔羨。岑嵐覺得自己很幸福,這份幸福與物質無關,而是她內心對幸福的篤定和堅持。每每想起和華子一起奮鬥的那些年,她都會說:“那時候真窮,但真幸福。”
現在,岑嵐的車裏總是放著一首歌,那是她跟華子最喜歡的旋律:“我們都說過無論以後怎樣都要好好的,不要忘了當初有些天真許下的承諾。當你不開心時讓我為你唱首歌,就算再大的風雨,手拉手一起走過。我們都說過無論貧窮富有都要好好的,不要忘了當初我們的路是怎樣走過。當你傷心的時候,請對我訴說,等到老的時候一起看日落。”
當女人為了金錢不停地抱怨、焦急時,心會越來越浮躁,什麼事都會變得不順。用一顆平常心看待,就算現在處境不佳,可心態平了,時間一天天過去,看似什麼也沒改變,可許久後當你再回頭看時,每件事都變了。
退一步說,就算是此時什麼都有了,可誰又能保證一輩子不會有變化?人生就像天氣,總是無常,唯有始終帶著一份溫和平靜的心態,安於自己的選擇,平心靜氣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曾經,她是個讓人羨慕不已的女人:丈夫是當地有名的企業家,她在公司做財務,日子也算是過得風生水起。可惜,世事難料。誰也沒想到,合作多年的生意夥伴竟然為了一己私利坑了他們。一夜之間,公司從富麗堂皇變成了一副空殼。遭遇這樣的變故,她痛苦,也想不通,人心為何會如此險惡?更讓她心寒的是,從前來往頻繁的人,看到他們現在的窘狀,都躲得遠遠的,生怕跟他們沾上一點關係。一時間,她和丈夫都困頓了。
為了緩解壓抑,她和丈夫擇日去了郊外,想散散心。午飯的時候,她們來到一家餛飩店。老板娘熱情爽朗,年紀和她差不多,發間還插著一朵梔子花——在這樣的郊外,如此打扮的攤主實在少見。她想:這個女人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她和丈夫吃著餛飩,誰也沒說話。吃著吃著,她突然掉了眼淚,覺得日子很心酸。她一個人到旁邊假裝遠眺,老板娘卻看出了倪端。那天客人不多,老板娘遞給她一方手帕,沒多問什麼,隻是淡淡地講起了自己的故事:“十年前,我和丈夫也和你們一樣,是令人羨慕的一對。他年紀輕輕就發了家,財富、地位、榮耀什麼都有了,別人都說我命好,這輩子不用愁了。我也這樣想過。可時間久了,我發現錢不是萬能的,多了還是禍。他總是加班、應酬,每天都見不到人影。有天淩晨,交通隊打電話告訴我,他出了車禍。”
聽到這裏,她看著老板娘。對方依然用平靜的語氣講道:“當時,我又生氣又傷心,覺得天都要塌了。他給我留下了不少錢,可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不是別人眼中的富人,隻是一對平常夫妻,哪兒有那麼多應酬,哪兒可能明明兩個生活在一起的人卻很少見麵?我們沒有孩子,我用那些錢資助了一些貧困的孩子,之後又開了這個餛飩店。以前,他就喜歡吃我包的餛飩,可是有錢了之後,似乎再沒時間吃這種普通的食物了。”
聽完老板娘的故事,她陷入了沉思。坐在一旁的丈夫,無意間也聽到了她們的對話,感慨頗多。她想到,優越的家境沒了,可她的丈夫還在身邊,她還能每天看到他,兩人相依為命。丈夫想到,錢財是身外之物,生活還在繼續,健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以前,總是忙於應酬,也很少顧家,現在能這麼悠閑地跟太太吃頓飯,也很難得。
兩年之後,他們相互攙扶走過了那段難熬的歲月。隻是,後來的他們,對金錢和名利看得很淡,每年他們也會慷慨地資助一些貧困生。許多人又開始向他們投來羨慕的眼光,羨慕他們的堅強,羨慕他們攜手並進的幸福。對此,她說:“過去的一切,讓我突然明白了,不管經曆了怎樣的打擊和變故,都不能焦急忙慌。無論貧窮富有,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好好地生活。”
不管你現在的際遇如何,不管丈夫的際遇如何,請安然麵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就改變態度;控製不了別人,就把握自己。給自己和愛人定個合理的目標,然後抱著平常心安穩地走下去,不慌不忙,不焦不躁,總有一天,你會抵達幸福終點站。
寡味清歡,享受平淡的日子
如果玩具是孩子心中的天堂,那麼就是女人心中的童話。她們渴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浪漫不俗,可婚姻的內容卻是,柴米油鹽,平淡如水,寡味清歡。
愛情,總是來得措手不防。Mimo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旅途,竟遇見了讓自己魂牽夢縈的男人。
Mimo沉醉在愛裏,不願再醒來。她癡迷於他溫柔的雙眸,喜歡被他牽著,走在燈火斑斕的街頭。她有過懷疑,幸福來得是不是太突然了?可就算突然,就算隻是曇花一現,她也心甘情願被淹沒。
很快,他們結婚了。很快,Mimo的幸福感消散了。原來,生活是那麼的繁瑣,怪不得偶像劇和愛情劇裏,總是演到女主穿上婚紗就告一段落,原來再繼續下去,就會破壞所有的印象。就像此時的他們,為了一點芝麻大的小事爭吵不休;彼此間缺乏了解,經常各執一詞誰也不肯退讓,鬧得全家不得安寧。冷戰的日子,隻有眼淚和孤獨,還有一絲悔恨。
Mimo向閨密傾訴。起初,閨蜜會勸和,再後來,卻隻淡淡地說:“若真的無法繼續,那就放手吧!”“放得下嗎?”Mimo問自己。她內心還是有太多的不舍。
昏暗的酒吧裏,Mimo瘦弱的身軀,惹得閨密一陣愛憐。她想安慰,卻不知道如何開口。此時,酒吧裏播放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曲子,和諧而至真的深情,延綿如流水。閨密說起了一個故事:
“意大利的維洛納有一個小鎮,那裏有一棟平常的兩層小樓,上麵有一個普通的陽台,陽台上有一扇毫不起眼的門,旁邊有一個常見的中庭,那裏經常擠滿了人。他們總要在陽台上攝影留念,年輕的戀人還在門上寫下海誓山盟。因為,那是莎士比亞筆下經典愛情故事的女主角朱麗葉的家。
“每個相愛的人都希望擁有美好的歸宿,希望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愛得熾熱、純粹、毫無保留,成為傳說中的向往與神聖的愛情。可是,如果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殉情,他們最後做了一對平凡的夫妻,那麼也逃不過柴米油鹽、生兒育女,一切也就變得尋常了。愛不是隻有轟轟烈烈,還有責任和付出,還有在浪漫逝去之後,一如既往地珍惜。”
Mimo凝望著杯中的酒,心中的苦瞬間融化了。她輕拭眼淚,莞爾一笑,對閨密說:“謝謝你。”
再次相逢,也是兩個月之後。Mimo挽著丈夫的手,兩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相較之前,Mimo眉宇間多了一份釋然和從容。閨密知道,那是塵埃落定之後的徹悟。
一位男作家說:“真正的愛情,不是電視劇裏演的那般執死纏綿,不是言情小說裏寫的那般一擲千金,它隻是很平淡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熬得住平淡的人才守得住愛情。”
一位女作家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可見,深諳婚姻與生活的男女都懂得,婚姻生活就是柴米油鹽,平淡地度過每一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甚至心情都不會有多大的變化。隻是,在平淡的生活背後,一絲絲細心的關懷,一次次的攙扶,卻是任何甜言蜜語和海誓山盟無法替代的。愛,不隻是用語言表達的。
一棟平常的家屬樓裏,住著一對老夫妻,男的是退休幹部,女的是退休醫生。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已長大獨立,各自成家。
入秋的傍晚,女兒回家探望父母,見到母親又在翻曬蘿卜幹。其實,像他們這樣的家庭,根本用不著吃醃菜。女兒說:“媽,別弄了,天涼了。”母親笑著說:“你爸就喜歡我做的蘿卜鹹菜。以前上班那麼忙,我都給他醃菜,現在退休了,就更有時間做這些事了。”
看著翻菜的母親,女兒突然心生感動。對於父母這樣一起走過幾十年風雨的夫妻來說,早已沒有什麼甜言蜜語,可那份愛卻落在生活的每個細微之處,或許就在一塊“蘿卜幹”上。
還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平淡的日子,總讓妻子覺得少了點什麼。她告訴丈夫,這不是自己當初想象中的幸福。當時,丈夫什麼也沒說,也沒做出什麼表示。
妻子對丈夫的表現很不滿,吼道:“一個連危機感都沒有的男人,還讓人指望你什麼?”
丈夫問:“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讓你滿意?”
妻子像個天真的女孩那樣問:“如果我要峭壁上的一朵花,你會冒死去給我摘嗎?”
丈夫搖搖頭,說:“我明天再答複你。”
第二天早上,妻子醒來時,丈夫已經走了,隻留下一張字條。
親愛的:
原諒我吧,我不會為你去摘峭壁上的花。讓我給你解釋一下為什麼。
你出門時總是不帶鑰匙,我要跑回家給你開門;你上網時總把程序搞亂,坐在電腦前發脾氣,我得給你恢複那些搞亂的程序,還要安撫你的壞情緒;你喜歡旅行,可你是個路癡,我不得不陪著你;你累的時候總是痙攣,我得給你按摩,減少你的痛苦;你在家裏總是害怕,我得陪在你身邊,給你壯膽;你偶爾會覺得無聊,我要給你講笑話,逗你開心。
我想,世上不會有人比我更愛你。我不會去冒死摘花,因為我不想留下你一個人。
信的下方,還有一行字:如果你覺得我說的對,那就把門打開。我像過去的每天一樣,給你買了豆漿和老婆餅。
看到這裏,妻子連忙跑去開門,全然忘了那懸崖之花。
許多時候,不是不愛了,不是厭煩了,隻是還沒有習慣生活的平淡。女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愛就得如花火般璀璨,殊不知,即便是曾經再轟轟烈烈、浪漫非凡的愛情,當最初的激情退卻後,剩下的也隻有周而複始的平淡。
真正的愛,是寂寞歲月中的相依相伴,是跌倒時的相互攙扶,是回首時不慍不火的慢慢訴說。當你看到一對互挽的老人在夕陽下漫步,一定都能聞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幸福。
世事紛繁,相比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不過是滄海一栗,如小草之於爛漫的春天,如小溪之於遼闊的海洋,如白雲之於無垠的藍天……這世上驚世駭俗者寥若晨星,多數人都難逃平凡的宿命。既然如此,為何不讓自己享受這種平淡的日子,在平淡的婚姻中彈撥出亙古不變的幸福曲調,演繹出生命的從容和本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