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迷道京都(1 / 2)

2006年4月1日,我從日本大阪乘新幹線去京都,二十分鍾後便已到達。京都是座古城,是日本從前的皇城,值得遊人駐足的地方很多。而古城裏,寺院特別多,諸如觀音寺、光明寺、正法寺、大覺寺、妙覺寺、妙蓮寺、佛光寺、萬福寺、善峰寺、法觀寺、本法寺、高台寺、清水寺、南禪寺、神護寺、仁和寺……我隻說了三分之一,這裏的寺廟多得不勝枚舉,而最出名的是清水寺。

清水寺依山而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朱紅色的簷柱,白牆灰瓦的殿塔,於爛漫山花間,鮮亮而不失莊重。正殿部分則完全以原木從斷崖邊架構上來,看那些榫卯,再看那些風雨久蝕的灰暗,便知道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寺院。想當年,鑒真東渡來到京都時,應該於此停留過。清水寺至今仍珍藏著唐人寫經卷軸,寺內建築已被列入世界遺產。

有山泉自崖間潺潺流下,寺內備了許多可以舀水的長柄竹勺,遊人可以依序去那裏俯飲聖靈之水。為清水寺做背景的是風光旖旎的音羽山,山間林木蔥榮,大片的櫻花、紅楓為這裏的春秋瀉詩填畫,因而來清水寺的遊人終年絡繹不絕。因為遊人太多,時間又有限,我便匆匆回到了寺院門口。

從停車場到寺院有挺長的一段路,道路兩邊的店鋪裏出售各種日本特色的泡菜、糕點、瓷碟。東看看西嚐嚐,一路隨人群往山下走,忽見一株櫻花開在庭院內,滿枝粉透,於簷間輕舞,我由樹下仰首,深褐色的樹幹正呈一種舞蹈造型,而紛披的花仿佛正開屏的白孔雀,我便步入院內左右觀賞,且拍下一組類似剪影的照片。

因為是仰首在拍圖片,再繼續前行時,我忘了確定行走方向,便想當然地隨人流下行。走了很長很長的路,我忽然定住,想找一位熟悉的同伴,可是匆匆而過的都是日本人。

我決定原路返回,可是這會兒,我已忘了是在哪一個路口走錯了方向。我開始一路小跑地往回趕,怎麼到處都是十字路口?我左轉跑一段,發現不對,右轉跑一段,發現又不對,再繼續往回跑,這會兒,我是徹底找不準方位了。

我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住,問別人:停車場的方向。可是對方聽不懂我的話,我隻好在手心裏用繁體字寫上:“駐車場”。對方終於明白我的意思,他指給我左上方的一個停車場。我如釋重負地奔過去,可是找遍了,沒發現我們的車。這會兒,天色已有些暗了下來,我回到剛才問路的地方,再問那小夥子,還有別的停車場嗎?他告訴我這一片共有三個停車場。

我請他給我的導遊撥電話,可是電話接通了,卻是一個完全不相幹的人。電話號碼有誤!這會兒,我便慌了。

那小夥子不懂漢語,但會說英文。我用簡單的英語請他幫我叫一輛出租車。可上了出租車,該去哪裏,我說不清楚,司機更聽不懂。

其實,我應該請司機帶我去另外兩個停車場找自己的車。但是我表達不清楚,加上心裏有點慌,便徑直讓司機送我去“嵐山公園”。因為團隊下車的時候,我們說好從清水寺出來後用晚餐,之後去嵐山公園賞夜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