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善巧品第三
複次於此論體九事等中應善了知七種善巧。何等為七。頌曰
於諸蘊界處 及眾緣起法
處非處根諦 善巧事應知
論曰。住正法者。應善了達如是七種善巧之事。問何故唯立七種善巧。答世間愚夫多如是計。頌曰
身者自在等 無因身者住
流轉作諸業 及增上二種
論曰。於諸蘊中不善巧故。執諸蘊體為我身者。於諸界中不善巧故。執自在等為身生因或執無因身自然起。以不了達從自種因身得生故。所以者何。界者功能種子族姓因等名差別故。於諸處中不善巧故。執有身者依身而住取外境界。於緣起中不善巧故。執有身者流轉生死。由不善知處非處故。執有身者能造諸業。由不善知諸根諸諦。執有二種增上身者。謂愛非愛業果增上者。及染汙清淨增上者。由不善知苦集兩諦。計有染汙增上者。由不善知滅道兩諦。計有清淨增上者。頌曰
於身者等起 實我所住持
流轉者作者 及諸增上義
染汙若清淨 起七種愚癡
對治此應知 攝七種善巧
論曰。如前總說二種增上分別顯示二種愚癡。謂增上義愚癡及染汙清淨愚癡。誰依七種身等愚轉。頌曰
妄計我身者 依止諸根住
於境界回轉 受用愛非愛
言說所依住 作者有覺者
由於差別蘊 總見一身者
論曰。身者愚者。由不了知色蘊體故。計有一我依止五根於境界轉。由不了知受蘊體故。計有受者受用一切愛非愛事。由不了知想蘊體故。別計有我言說依住。不知想是言說依故。如薄伽梵說。如其所想起於言說。由不了知行蘊體故。計有作者。由不了知識蘊體故。計有覺者。非唯有識以諸世間於識蘊體起覺想故。如是愚夫。於諸差別蘊自相中。總起一種身者。愚癡即計身者。以之為我。複次等起愚者。頌曰
迷惑初因故 計常因無因
論曰。世間愚夫。或於身所有初因而生迷惑故。執不平等因。謂有常住自在天毗瑟弩天自性等因。或說無因。謂撥無一切能生因體。複次實我所住持愚者。頌曰
我住持諸根 能觸及能受
論曰。計我住持諸根能觸。順苦受觸順樂受觸。及能領受若樂若苦
複次流轉作者增上義及染汙清淨愚者。謂計有各別住持身者我已。頌曰
從此死生處 計有流轉者
法非法作者 及彼果增上
於修習邪行 計為染汙者
於修習正行 妾計解脫者
論曰。彼愚癡者。於彼彼死生處。計有實我生死流轉即此實我。造作後世法非法因即為此實我。於彼果自在受用故。彼果法生即此實我。依於果法習行邪行計為染者。修行正行計為解脫者。頌曰
佛未出於世 如是愚癡轉
由佛現世間 說七種善巧
論曰。此中顯示依如是時。如其所應外道愚癡眾生還滅。由此七種善巧言說。不共一切諸外道故。此中蘊善巧者。頌曰
知世等別故 能除一合想
即離與解脫 眾生不可得
多種及總略 共有差別轉
增益損減智 蘊善巧應知
論曰。世等別者。謂諸蘊去來等體性差別。如薄伽梵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等。乃至廣說。由勝智慧如實知故。於諸蘊中舍一合想。即是還滅。又於諸蘊中補特伽羅性不可得。何以故。即於諸蘊眾生不可得。離於諸蘊眾生亦不可得。解脫諸蘊眾生亦不可得。如薄伽梵告西爾迦。汝於色蘊見如來耶。乃至汝於識蘊見如來耶。西爾迦答。不也喬答摩。如是乃至廣說。於彼經中說色等蘊。若總若別補特伽羅皆不可得。今於此中但略說。總於五蘊是不可得。如是已說。了知色等相差別故。及能遠離彼所對治增益執故。於諸蘊中自相共相皆得善巧。又複蘊者。是積聚義。能善了知是積聚義。名蘊善巧。此積聚義複有四種。謂多種義。總略義。共有轉義。增益損減義。此中顯示諸蘊自體及彼障斷勝利。是名蘊善巧。雲何界善巧。頌曰
見三因生故 說名界善巧
從無始自種 多種種生起
由此及於此 取者不可得
依自智成故 能除下劣性
論曰。由觀根境識三法。從自因而生。名界善巧。所以者何。由彼諸法無始流轉從自種生多生起及種種生起。當知多生起者。如經言。非一界故。種種生起者。如經言。種種界故。複次由依諸根於諸境界能取之我不可得故。能知所作依自成立。不由大自在天等。是故凡所欲為不生下劣自在修習。此中顯示界善巧自體及彼障斷勝利。是名界善巧。雲何處善巧頌曰
知諸觸諸受 由二種生門
依止於觸故 當知處善巧
如法處天處 後後所依止
由世俗諦故 了知二種性
論曰。由善了知觸生門體建立二處。謂根及境。如是由能生義故名為處。猶如世間修善法所名為法處。又善了知諸受依觸。是故建立觸為彼處。如是所居住義故名為處。猶如世間天像住所名為天處。又複觸受二法生時。依世俗故了知二性。謂觸者受者由觸能觸對受能領納。此中顯示就勝義諦。觸者受者皆不可得。就世俗諦二皆可得。是名處善巧。雲何緣起善巧。頌曰
知未斷無常 因能生諸果
自相續相似 名緣起善巧
眾生不可得 而有舍續者
由了達甚深 四種緣起故
論曰。能善了知從未永斷無常之因能生諸果。名緣起善巧。謂如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其次第。又能善知由從此因於自相續生諸果法。謂如經說。非緣餘生而有老死等。又善了知從相似因生諸果法。謂如經說。身惡行者能感不喜不樂不愛不可意異熟身。妙行者。能感與上相違可意等異熟。如是等。複次即諸蘊相續名舍命者及續生者補特伽羅性不可得。由善了知四種甚深緣起故。謂不從自生。不從他生。非自他生。非無因生。此中顯示緣起自體及彼障斷勝利。是名緣起善巧。雲何處非處善巧。頌曰
不作不趣得 二餘體不轉
淨見無餘業 非我自在二
如是智能知 處非處善巧
於自果定處 異此說非處
論曰。若不見我於因果二處而得自在。名處非處善巧。謂不作故。不趣故。不得故。二體不轉故。餘體不轉故。淨見無餘業故。雲何不作。謂不純作妙善行故。是故無有自在之我。雲何不趣謂離妙行不往善趣故。如經言。無處無容行身惡行。乃至得生天上。必無是處。乃至廣說。雲何不得。謂離善方便無漏聖道。定不能得道果所攝畢竟清淨。如經言。無處無容不永斷五蓋。乃至不修七遍覺支能正證得苦盡邊際必無是處。雲何二體不轉。謂無處無容非前非後。有二如來出現於世。乃至廣說。雲何餘體不轉。謂離丈夫身外餘身必無有作轉輪王等。如經言。無處無容女人得作轉輪聖王。乃至廣說。雲何淨見無餘業。謂如經言。無處無容聖見具足補特伽羅故斷物命。乃至受第八有。必無是處。有是處者。謂諸異生
今於此中言不作者。謂所計我於因不得自在。不得者通於因果。淨見無餘業亦爾。餘唯於果。又處非處者。於自果決定名之為處。當知於餘名為非處。由無倒慧於此善巧是名處非處善巧。此中顯示處非處善巧自體及彼障斷勝利。雲何根善巧。頌曰
於能取生住 及染汙清淨
無理我觀餘 於彼果增上
於如是方便 名為根善巧
謂於取生住 染淨增上故
論曰。若不見我於能取等是增上故名根善巧。何以故。非所計我觀餘因緣。於能取等增上自在。即餘因緣於能取等是增上故。是故計我。不應道理。所言諸根於能取等是增上者。謂眼等六根於取六境是增上。男女二根於能生相續是增上。命根一種於相續住是增上。五受根於染汙是增上。信等八根於清淨是增上。此中顯示根善巧自體及彼障斷勝利。是名根善巧。雲何諦善巧。頌曰
二自性苦故 合故不應理
由無因有因 及五種譬喻
如是隨覺故 應知諦善巧
隨覺未曾見 未受義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