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洗澡時最好選用淋浴的方式,不用盆浴,尤其不要在公共浴池洗盆浴,更不要將下身泡在水裏。因為婦女懷孕後,陰道內對外來病菌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盆浴或將下身泡在水裏,都極易使髒水進入陰道,引起陰道炎或宮頸炎,甚至發生羊膜炎,引起早產。不要過度擦洗乳房,以免引起早產。另外,在沒有洗淋浴的條件時可以擦澡或用臉盆、水桶盛水衝洗。
冬季不宜在浴罩內洗澡
有些家庭為了避寒保溫,冬天喜歡在衛生間支起浴罩沐浴。常人尚可應付,但孕婦就不太適應,很快會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胸悶等症狀。
這是因為浴罩相對封閉,浴盆內水較熱,罩內水蒸氣充盈,經過一段時間的呼吸,其中氧氣便會逐漸減少,加上溫度又較高,氧氣供應相對越來越不足。另外,由於熱水浴的刺激,會引起全身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使孕婦腦部的供血不足,加上罩內缺氧,更易發生暈厥。同時胎兒也會出現缺氧、胎心心跳加快等現象,嚴重者還可使胎兒神經係統發育受到不良影響。
適宜的洗澡時間
孕婦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每次洗澡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洗澡會使血管擴張,流入軀幹、四肢的血液較多,而進入大腦和胎盤的血液暫時減少,氧氣含量也會減少。洗澡時間過長不但會引起孕婦自身腦部缺血,發生暈厥,還會造成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
適宜的水溫
孕婦應用適宜的水溫洗澡,一般應控製在38℃左右,水溫過高可誘發宮縮,引起早產。
防止受傷
孕婦妊娠晚期腹部隆起,行動不便,為確保安全,洗澡時應注意扶著牆邊站穩,防止滑跌,有時不便彎腰,最好請家屬幫其擦澡。
孕婦常有出汗多、怕熱、喜涼等現象。
孕期陰道黏膜肥厚、充血,分泌物增多,皮膚的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代謝產物多,使頭部和全身皮膚不容易保持清潔,給寄生的細菌造成繁殖的條件,容易發生毛囊炎、癤腫、外陰陰道感染等,所以孕期要養成經常洗頭、洗澡和每日洗外陰的習慣,清洗外陰時避免用普通肥皂,內衣、內褲也要勤洗、勤換。
孕婦不宜長時間看電視
妻子懷孕後,做丈夫的便主動承擔了許多家務勞動,妻子回到家裏,大多數時間便待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以消磨時間。其實這種做法對胎兒是很有害的。
有人對長期在電視機前工作的工人作過調查,發現他們的健康狀況比一般人要差。其中孕婦有90%會出現不良反應,容易導致流產和早產,嚴重者會出現胎兒發育不良。
電視機在工作時,顯像管會連續不斷地向熒光屏發出肉眼看不見的X射線,這些射線有一部分射到外邊,對胎兒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往往容易使孕婦流產或早產,還可能使胎兒畸形,特別是對1~3個月的胎兒危害更大。如果要看電視,距熒光屏的距離要在兩米以上為好。
熒光屏還能產生波長小於400微米的紫外線,由此產生臭氧,當室內臭氧濃度達到1%時,可導致咽喉幹燥、咳嗽、胸悶、脈搏加快等現象,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另外,看電視久坐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加重下肢水腫,更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電視中的緊張情節和驚險場麵,對孕婦來說,可以稱之為劣性刺激,有礙優生,因看電視睡得過晚,妨礙孕婦的睡眠和休息,這一切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
因此,孕婦不宜長期在熒光屏前工作,不宜近距離長時間看電視,看完電視後,不要忘記洗臉。
孕媽媽應避免的家務勞動
按照鍛煉要求,妊娠後不宜長期臥床休息,應堅持一般日常工作及家務勞動,隻要不覺得累,可以像平時一樣。但因妊娠後身體隨時都在變化,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因此,幹家務活要適可而止,有的活動要避免才對。
不要登高打掃衛生,也不要在掃除時搬抬沉重的東西。這些重物既危險又壓迫肚子,必須注意。彎著腰用抹布擦東西的活也要少幹或不幹,懷孕後期最好不幹。
冬天在寒冷的地方打掃衛生時,千萬不能長時間和冷水打交道。因為身體著涼會導致流產。
不要幹在庭院裏除草一類的活,因為長時間蹲著會使盆腔充血,也容易導致流產。
洗衣服時,宜使用溫水,不用搓板頂住腹部,一次不要洗得過多,以免過累引起流產或早產。
避免站立過久引起下肢浮腫。
外出路途較短者,以步行為宜,盡量不乘公共汽車;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去,以免腹部被人撞擊,並且人多的地方易傳播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疾病。遠途外出盡量不去。
孕婦在燒飯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寒冷刺激有誘發流產的危險,所以孕婦在淘米、洗菜、做飯時,盡量不要用手直接浸入冷水。尤其在冬春季更應注意。
廚房最好安裝抽油煙機,因為油煙對孕婦尤為不利,可危害腹中胎兒。此外,炒菜使用的油溫度不要過高。
烹飪過程中,注意不要讓鍋台直接壓迫腹部,保護好胎兒。
早孕反應較重時,不要到廚房去,因油煙和其他氣味可使惡心、嘔吐現象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