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胎教知識(1)(1 / 3)

胎教中的科學

從什麼時候開始胎教

胎教從什麼時候開始好?這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

其實,胎教應該是越早越好,理想的胎教,應包括受精前至少3個月的準備期到胎兒娩出這段過程。所以,胎教從孕前就可以開始了。但是,這並不是說,已經懷孕或懷孕期已過半,再進行胎教已失去了意義。其實,胎教對懷孕任何階段的胎兒來說,都不會過時!

我們的祖先從胎兒形成那天就開始計算孩子的年齡,當孩子出生時已將近一歲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虛歲”。在這段時間裏,胎兒不但已經有了生命,他(她)的聽覺、視覺、記憶和思維等功能也已經開始發育。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胎兒從第5周開始即有較複雜的生理反射機能,10周時已形成感覺、觸覺功能。胎兒在20周左右,開始對音響有反應,30周時有聽覺、味覺、嗅覺和視覺功能,能聽到媽媽的心跳和外界的聲音。這時媽媽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胎兒,其是對胎兒進行教育的重要時期。

為了使胎兒在良好環境中發育,任何對胎兒有影響的因素都可以使小寶寶發育正常或異常,其中良好的影響因素,可以稱之為“胎教”。

在妊娠之後,胎兒逐漸有了各種感覺,因此可以適時進行必要的胎教。

懷孕3個月時,胎兒已初具人形,對外界的壓、觸動作可以有反應,這時的胎教內容主要是孕婦的自我情緒調整和人為地對感官進行刺激兩方麵。

孕婦懷孕第12~16周時,胎兒器官和組織正在迅速發育,並在功能上逐漸完善,有了一定視聽能力,能對外界各種刺激作出反應,具備了接受教育的基礎,所以懷孕中期是進行胎教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的胎教內容主要是針對胎兒的各個感覺器官進行的,如觸覺、聽覺、視覺等。

懷孕晚期胎教的主要內容則是繼續鞏固妊娠中期的各種訓練。

胎教的環境

胎教應該從受孕前開始,優身受孕是胎教的起點,父母身體健康,選擇最佳受孕年齡與受孕時機。此外,父母雙方都要注意孕前及孕期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有較好的營養物質。這些都是胎教的基礎,能保證沒有先天遺傳的缺陷和使胎兒發生畸形的危險。

胎教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使胎兒生活在優良的環境中,即“優境養胎”。胎兒所生活的環境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母親的身體是胎兒生活的內環境;而母親生活的環境,包括父親的生活環境和父親的影響,是胎兒生活的外環境。

母親的身體健康,能使胎兒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母親有豐富的營養供應,按時作息,經常進行有益的運動,不輕易用藥更不亂用藥,精力旺盛,情緒愉快,都會使胎兒感到生活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中,這對胎兒生長發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母親的修養、興趣、愛好、職業,以及母親與父親的融洽愛情關係,都是能影響胎兒生存的外環境。高尚的情趣、豁達的心胸、成功的事業、豐富的生活、真摯熱烈的愛情,都會使胎兒的外環境穩定,胎兒從未出世就會感到未來的幸福。

胎教的實質性內容是對胎兒開展積極教育,父母和親屬應當有計劃、有意識地對胎兒提供有益且適當的刺激,促使胎兒對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進一步刺激胎兒大腦的功能、軀體運動功能的生長發育。

胎教必須以胎兒的生理發育為基礎,根據胎兒生長發育的規律,有計劃地提供視覺、聽覺和觸覺方麵的刺激,使胎兒在子宮內就能“聽”、能“看”並能運動。這會使其大腦的神經細胞不斷增殖,為其出生後的聰明程度奠定基礎。合理適當地進行胎教能訓練胎兒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使胎兒能預先為強健體魄和優良品德、堅毅性格打下良好基礎。

年輕夫婦在準備受孕前6個月就應開始學習環境衛生知識,為胎兒創造優良的環境,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在妊娠期間,孕婦要避免不利於妊娠的內外環境,如多次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後受精,夫妻體弱患病受精,不潔的性生活引起胎兒宮內感染,放射線傷害,職業與嗜好的不良刺激,汙染源及噪音等。

胎教人人都能做到

人們往往覺得胎教有點“玄”,甚至感到其高深莫測、可望不可及,而實際上,胎教並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做到。

孕婦在懷孕當中帶著對將要出生的小寶寶的無限喜悅和希望,格外珍惜這次做母親的機會,這就是一種極好的自然胎教。

相反,當一個未來的母親不接受懷孕的情感需要,不歡迎即將到來的小生命,不願意為此付出代價、承擔責任,或者是對懷孕持模棱兩可的態度時,那麼她的這種心理也將作為一種自然胎教——一種不良的胎教傳遞給她的孩子。

顯然,我們需要的是前一種胎教,並且在其自然胎教的基礎上加以升華,充實一些科學的胎教內容,使之成為父母能夠送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由此可見,胎教任何人都能夠做到,而且所有的人也都在有意或無意中自然地做著。

胎教並不神秘,問題的關鍵在於每一個母親是否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美好的願望;是否能注意身心修養,保持良好的情緒;是否以極大的愛心對待生活,從中尋找美的感受,靜靜地等待著孩子的出生。老實說這些要求是不過分的,每一個未來的母親都能夠而且也應該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