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隻如初見”,隻一個“若”字,不由得勾起無限辛酸。這個世界上最缺乏的便是“如果”,因為它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若真能隻似初見,那也就成全了世上的癡男怨女,為永遠相愛提供了可能。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的一句清詞勾起了多少人心底那最柔軟的哀傷?如果不管歲月如何打磨,時光怎樣荏苒,戀人間總是那初見時的模樣,總有那初戀般的感覺,那麼世上也便不知少了多少對癡男怨女的耿耿於懷,更不知多了多少對比翼雙飛的纏綿浪漫。
隻可惜“相看兩不厭”經不起歲月的檢驗和世事的變遷,原本浪漫的愛情總有失去溫度的時候。當激情退卻,容顏老去,心靈不再莫名悸動之時,我們的愛情又當如何自處呢?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人生若隻如初見”隻是種理想。不過,雖然理想的事情很難實現,但是我們的愛情卻依然可以保鮮,即使我們的“初見”並不那麼美好,隻要懂得經營,一樣可以開出幸福的花朵。
帕茲達列尼是泰戈爾的父親替他選定的妻子。帕茲達列尼是一個低等婆羅門種姓的姑娘。她既不漂亮,又沒有文化,和泰戈爾心目中的妻子完全不搭邊,更談不上“初見”的美妙感覺。
剛結婚時,泰戈爾可以說完全是在容忍妻子。但是,帕茲達列尼很快就用她的淳樸善良打動了泰戈爾,讓泰戈爾忘記了她原本的不足。她總是給予泰戈爾恰到好處的體貼和照顧。漸漸地,她成了泰戈爾的最佳幫手,而她的賢惠和無私也贏得了泰戈爾的尊重。
當然,在兩人之間,由於彼此文化修養和成長環境所帶來的不契合並沒有消失,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為了更融洽,泰戈爾常常抽出時間陪妻子聊天、拉家常。在交談中,他們增加了對彼此的了解,也理解了彼此的看法和要求。就這樣,泰戈爾對妻子的感情從無到有,越變越深。
他們結婚19年後,帕茲達列尼患上了重病。整整兩個月,泰戈爾守在她的身邊,晝夜看護她。
妻子病逝後,泰戈爾更是悲痛欲絕,常常因為思念妻子而通宵達旦地在陽台上來回踱步。他的小詩集《追憶》就是在這樣的思念中創作出來的。
愛情可以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可以從開始時的轟轟烈烈到後來的後勁不足,於是有了“人生若隻如初見”的慨歎,但是它也可以表現為漸入佳境,曆久彌新,像陳年老酒那樣越久越香。而這一切都隻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哲意人生
“人生若隻如初見”隻是種理想,但是我們也要相信真正的愛情是不會死亡的。我們在認清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之後,照樣可以讓理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