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誰憐女人淚——破譯女人的情感密碼(2 / 3)

她就那樣背靠著一棵大樹,全心全意地吐出心中的音符(如果說哭聲也有音律的話),一邊在哭泣的間隙吐一口痰(其實是凝結在口中越來越黏稠的唾液),她的痰絲很長,在陽光下閃亮而晶瑩,而濃密的樹蔭和陣陣的涼風,使她的哭泣平添幾分詩意。她的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小男孩的父親當機立斷拿出10元錢塞在她的小口袋裏,說一句:“小妹妹對不起,叔叔給你錢買糖吃,快別哭了!”她目送他們一家離去,漸漸止住了哭腔。她認為,一個好的哭手,是應該有職業道德的,交足貨,這10塊錢才拿得心安理得。而她的貨,就是晶瑩剔透的淚水。

由此可見,某些女人是從小就被訓練成職業哭手的,因為女人知道,她們一哭,她就瞬間成了一個受害者,能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和保護。即使本來並沒有受多嚴重的傷,並不至於哭得那麼淒慘,但隻要有觀眾,有人賦予同情,她會表演得更加起勁,這種表演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既然是演戲,就必須投入感情,就必須進入角色。不然,太淺了,根本打動不了自己;太過了,又讓別人無法感同身受,引不起聽眾的共鳴。一個人說到傷心處,可能大家都會潸然淚下;有人講得動情了,自然也會令在座的幾位浮想聯翩,觸景生情。女人既是演員,又是觀眾。

故事二:出色的演員

男人跟女人在商場逛街,女人一眼看上了一款新出的高跟鞋,男人看看昂貴的價格,說什麼也不肯買,於是硬拖著女人離開了那家店。女人眼睛還是直勾勾地盯著那雙鞋不肯放開,一路上悶悶不樂的。男人想盡辦法想哄她開心,她卻一臉委屈。走著走著,突然眼淚啪啪往下落,男人一邊安慰她,一邊有些不開心:“不就是不給你買鞋嗎?至於哭嗎?”女人搖搖頭,哽咽道:“其實我也不是一定要買貴的鞋,你不知道,那雙鞋很像我以前有過的一雙,那是我第一次發工資的時候給自己買的,但是後來搬家的時候不小心弄丟了,我一直很想找回這樣的鞋,它紀念了我最艱苦的一段時光……”說著,又別過臉去哭了。男人有些心軟了,心疼地摸摸女人的頭:“那要不我們就買了吧,既然對你這麼有紀念意義。”女人一聽,還是搖頭:“算了,我知道它的確太貴了,我不要了,其實隻要有你在,其他的東西我都不在乎……”順勢就倒入男人懷裏,這一席話聽得男人整個人都酥軟了,他看到女人姣好的麵容因為淚痕更平添了一份柔美,狠狠心拉著女人往鞋店去了。其實他沒看到,女人別過臉的時候,正在得意地笑,他不知道,女人這一招已經練得爐火純青了。

沈從文說:“女人善演戲,戀愛中的女人個個都是出色的演員,要溫柔有溫柔,要感情有感情,通過這個辦法來看看她溫柔的麵紗後麵是否隱藏著一張猙獰的麵孔、感情裏麵是否摻雜進一大堆廢料。她如果水性楊花,半年下來也就看透她了;她如果刁鑽古怪,八個月可見分曉;她如果好吃懶做,一年下來也就暴露了本性。”很多女人天生是一個出色的演員,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撒嬌,適當的時候流淚,能夠得到男人的重視和關注,因為她的演出有了男人這個觀眾,就會更加精彩,她也輕而易舉得到自己想要的報酬。

故事三:強勁的對手

正是“小三風”盛行之時,女人發現自己的老公有了情人,男人開始回來得很晚,開始經常手機關機,開始身上有了濃厚的女人香水味。她怒不可遏地逼問男人,男人承認了另一個“她”的存在,但一直口口聲聲說自己愛的是她,隻是一時入了歧途,老公發誓會跟小三了斷,但她並不罷休。她派人調查小三的住處,怒氣衝衝地跑到她家。小三倒是很鎮定,請她進去喝茶,她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逼問她為什麼搶人老公,隻見小三一邊喝茶一邊悠悠地說:“又不是我勾引他的,是你老公自己來招惹我的,不信你去問你老公,管不住自己的老公還好意思來人家這裏撒潑……”她被氣得說不出話來,知道跟這樣的人理論是徒勞的,隻好離開。誰知她一走,小三馬上給男人打電話,話未出,淚先流,男人慌了,“你怎麼了?”小三啜泣著說:“你老婆剛剛來找我了,她好凶……”小三不忘撒嬌,“我已經跟她說了,不關你的事,是我不好,是我先喜歡你的,我不會破壞你們的幸福的,我會退出……”小三說得聲淚俱下,感情真摯,“但是她不信,她還……”小三故意說得斷斷續續,男人一聽,心疼道:“她打你了?!”小三幹脆不說話,哭得更大聲。男人安慰著楚楚可憐的小三,突然覺得女人如此蠻不講理,此前的愧疚心情一下子消失了,此後,他更是肆無忌憚了。

電影《半生緣》裏說:“女人有時候冷靜起來,簡直是沒人性的,而且真會做戲,恐怕每一個女人都是一個女戲子。”她們從戲劇中,電影中,小說中了解愛情,以假為真,又不由自主地在生活中製造著自己的戲劇,充當女主角,她們是充滿表演天性的,她們擅長在自己的生命裏製造各種戲劇化場麵,因為她們知道,隻有在自己製造的戲劇化起伏裏,才有一點點希望。三個女人一台戲,還要看和誰演對手戲了。很明顯,在這個故事中,女人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對手的超強演技讓她輸得一敗塗地,甚至她都輸得糊裏糊塗,不知道輸在了哪裏。

女人是天生的演員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大舞台,自然少不了女人這個天生的演員,假如沒有女人,再精彩的戲都會黯然失色的。

女人的演戲從早晨開始,早早起來,描眉畫眼,而後又依依不舍地在鏡子前試來試去,挑選最喜愛的妝素,為演好一天的戲做充分的準備;上班途中,要麼不苟言笑,要麼滿麵春風;辦公室裏,連跟同事打招呼的聲音都是精心練過的,要麼甜美,要麼沙啞,這些都因受眾的需要而定;至於在家休息時的唉聲歎氣,那是需要男人趕快撫慰的。她們的表演,既有率真,也有做作。

女人們在一起,猶如一台戲,往往比較注重營造氛圍,講究情調——布景、燈光、道具,必須一應俱全,缺一不可。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她們的心情與感情抒發。因為女人的心就好比一支溫度計,環境的些微變化,就可以直接映照在那一張溫潤的臉上。所以,場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她們言談的深度和廣度。

戲是有喜也有悲的。女人的戲,天生帶著一種溫情的色彩,即使戰爭,也不會上升到弱肉強食的地步。女人最喜歡演的戲,是播不完的言情連續劇。在這戲裏,家庭是中心,時裝和化妝自然必不可少,時尚更是不在話下。在男人們看來,她們的台詞可能瑣碎得忍無可忍,然而她們卻永不厭倦。戲是假的,人生是真的。女人的戲裏,男人都是極端大善大惡的,全無中庸的可能。剛才還是惡人的男人們,不到十分鍾,又會在她們嘴裏變成天使,耐人尋味的是,這樣的景象經常出現。

女人的戲天天彩排,男人天天在觀看,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怕寂寞?那是因為演員不能失去觀眾;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怕黑暗?那是因為舞台不能沒有燈光,沒有燈光的戲實在是不好演的。

7.3 女人的眼淚,請用心體會

那一年,男人對女人說:“我要把我的愛給你。”女人問男人:“愛是什麼?”男人抓了抓頭發,朗朗笑著說:“愛是我的心。”一邊說一邊做了個心的手勢,對準了自己的胸膛。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男人臉上帶著笑。女人嫁給了男人。

一年後,男人對女人說:“我要把我的愛給你。”女人問男人:“愛是什麼?”男人從懷中取出一束玫瑰,指了指床前的結婚照:“今天是我們結婚一周年。”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男人臉上帶著笑。

兩年後,男人對女人說:“我要把我的愛給你。”女人問男人:“愛是什麼?”男人從身後拿出一套寶寶衣,將耳貼在女人隆起的腹部上:“他在叫我爸爸。”女人笑著說:“你真壞。”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男人臉上帶著笑。

三年後,男人對女人說:“我要把我的愛給你。”女人問男人:“愛是什麼?”男人鄭重地遞給女人一個信封,“裏麵有我的近照,有我的信,有我的思念。為了你,為了孩子,我要出去闖一闖,我會給你來信的。”女人什麼話也沒有說,轉身從抽屜裏取出還沒織完的圍巾,踮著腳尖,係到男人的脖子上,男人使勁地握住女人的手。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男人臉上帶著笑。

四年,五年,六年……女人沒有機會親口再問男人愛是什麼了。男人的信也越來越少,字也越來越少,隻是不斷地寄錢回來。女人將男人的錢都存進銀行裏,隻用了一丁點錢裝了一部電話。男人在電話的另一端說:“就回來,就回來。”

七年後,男人終於回來了。還沒等男人坐下,女人就急急地問“愛是什麼?”男人抓了抓頭發,從衣袋裏拿出兩把鑰匙放到女人手上。女人搖搖頭。男人有些急了:“這是新房跟車的鑰匙呀!”女人轉過身去。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男人臉上帶著笑。

八年後,女人守著空空的新房,晚上一直失眠。唯有枕著男人的信,她才能睡去。夢中的男人說:“愛是我的心,愛是我的心。”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

十年後,女人家的電話鈴響了。女人抓起電話剛想問:“愛是什麼?”電話另一端的男人說:“我們離婚吧。”女人沉默了很久:“好。但我想問你一句話。”男人說:“你問吧。”“愛是什麼?”“愛是什麼?愛是什麼!哈,哈哈,哈哈哈!愛是遊戲,愛就是遊戲!”電話另一端又傳出一個細嫩的女聲:“笨蛋!愛是遊戲,愛就是遊戲!笨蛋!”女人的眼睛濕潤了,擒著淚花。一對男女的笑聲,直刺她的耳膜。

“愛是什麼?”女人為了這句話,為男人付出了十年的淚水,從感動,到無奈,到失望,但男人終究沒有理解她淚水背後的含義。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有多少男人能夠抵擋住外麵的誘惑?又有多少男人能真心體會為她流淚的女人?

女人:我隻是想要一點安全感

有人說,女人從生下來那天起,就開始尋找安全感,因為不安全感是女人與生俱來的,如同莎士比亞那句“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安全感,一根敏感的神經,時刻牽動著女人的心。其實,女人眼淚的背後是缺乏安全感的無數感慨:自由職業沒有保障;上班族分分鍾可能失業;辦公室性騷擾陰影盤旋;多年夫妻今天恩愛,明天就散;走夜路提心吊膽,怕遇強人打劫……

1.集體缺乏安全感的女性群體。

根據一項針對女性心理狀況的抽樣調查反映:95%的受調查者覺得經常缺乏安全感。其中,33%的人害怕失業;30%的人覺得情感不可把握;15%的人害怕人身安全,諸如搶劫、性騷擾等。事實證明“缺乏安全感”已成為困擾絕大多數都市女性的心理問題。被調查者坦陳,在日常生活裏她們能明顯感覺到內心的惶恐和不安,而且這樣的感覺已經影響甚至幹擾到她們的正常生活,使得她們茶飯不香,深夜無眠。

女人需要支柱,有依靠,才會覺得安全,就連《聖經》裏邊,夏娃也隻是亞當的一根肋骨。“男主外,女主內”,嫁了人後,男人是衣食父母,總是高高在上,讓女人患得患失。為了工作、家庭、丈夫、孩子,女人經常失去自我。沒有了自我的狀態哪來安全感?

2.女人的安全感到哪裏去了?

一般來說,男人在婚姻情感發生危機後才會感到安全感喪失,而生性敏感的女人常常在危險發生之前就擔心不安全,更會“未雨綢繆”。

首先,女性更在乎感情,她們追求那種托付終身的感覺,對婚姻可能發生的變故十分警覺。而女性對丈夫的猜疑,源於曆史經濟地位。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男人的工作是女人的生活保障。女性對丈夫的經濟依附使得女性對婚姻情感的安全可靠性更加看重。現代家庭也還是家庭婦女多,即便是獨立女性,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更加看重家庭。對一樣事物越是重視,不安全感就會越強。重視情感的女人,由於缺乏自信,就容易失去安全感。

其次,現在社會第三者插足情況確實很普遍,而男性的外遇程度比女性更甚。二三十年前,在外麵有情人比偷東西還抬不起頭。而現在,由於社會價值觀導向和外來文化影響,特別在某些經濟發達地區,有第三者成為男士有能耐的表現,他們以此為榮。從眾心理又使更多男人加入到這個違反社會道德的隊伍中來。社會對第三者的寬容度也增大了,很多女性身邊的朋友可能已經有丈夫出軌的情況,身邊的不幸使她們信任度降低,覺得安全的環境隨時可能崩潰,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女人:我隻是想有人陪

有一首歌叫《怕寂寞》:“怕寂寞,也怕你離開我,你如果愛我,請對我說,說不讓我寂寞,每當夜幕悄悄地滑落,一個人的確會很難過,手提電話開著沒有響,常常獨自沉默到天亮,誰了解鬧市中,竟有人在孤單……隻有你可以驅散我的寂寞……”

女人什麼時候會流淚?當女人寂寞孤單時,她就隻能與淚水做伴。當女人在男人麵前流淚時,或許她隻是想告訴男人:我隻是怕寂寞,我隻是希望有人陪。

女人怕孤獨,有時甚至怕一個人獨處。總希望能有個心愛的人陪伴在她左右。在一次次懷抱著夢幻泡影失望而歸時,女人的天真猶如海市蜃樓轉眼就消失不見。為了傷感的往事,午夜夢回,女人經常是這般的淚滿腮;思念一個人時,她也會倍感寂寞難耐。當她細膩的情感沒被心愛的人理解,他的付出沒有給到她的心上,或者她愛的人根本不在她身旁,不免感傷,滿懷惆悵,淚眼婆娑。

當忍受寂寞漸漸的成了一種習慣,女人就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排解寂寞。在大多普通女性中,她們害怕寂寞表現得平和而又富有人情味,比如說上街購物,她們總喜歡幾個女伴一道去。女人結伴逛起商店來,能達到忘我的境地。如果時間充裕,她們能盡情地逛它一天,逛到最後,連手裏提著高跟鞋、赤腳走路的狼狽鏡頭都能讓男人領略得到。女人越怕寂寞,就越是在外嘰嘰喳喳,在家嘮嘮叨叨;女人越怕寂寞,越是一刻不停地奔波,絕不願獨守那份寂寞,哪怕是一分鍾。但男人不知道,女人最需要的還是男人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個溫柔的擁抱,哪怕一天的陪伴,或許也會讓女人流淚,隻是,這是感動的眼淚、幸福的眼淚。

男人,珍惜為你流淚的女人

女人癡情,男人多情,因此這個世界上才多了這麼多女人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