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諜影重重的迪拜“暗殺門”(1 / 2)

2010年1月20日13時30分左右,在迪拜五星級的布斯坦羅塔娜酒店內,一位服務員像往常一樣打開房間的門準備打掃房間,他看到一個人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走近細看,才發現這個人已經死亡。於是該服務員馬上報警。這位已死亡的人便是哈馬斯高官馬巴胡赫。剛開始警方沒有發現他殺的跡象,因為酒店的門完好無損,窗戶也沒打開,一切都是完好的,現場也沒有任何作案痕跡。警方認為馬巴胡赫是突發心髒病而死。後來法醫在馬巴胡赫的體內發現了過多的琥珀酰膽堿,才認定他是被人暗殺。

琥珀酰膽堿在臨床醫學中常被用作麻醉劑,可以讓肌肉鬆弛,它進入人體後能造成短暫的神經麻痹。醫學中,為了防止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挪動身體,病人在接受手術之前常常被注射琥珀酰膽堿。這種藥物一旦進入人體,病人就會迅速麻痹,如果在沒有輸氧的情況下,被注射者最終會在意識完全清醒的情況下窒息而死。琥珀酰膽堿還時常被用作執行死刑的注射藥物,它會導致人因肌肉興奮、呼吸急促而死亡。法醫經鑒定認為,殺手給馬巴胡赫注射了這種藥後讓他窒息而死,這樣看起來馬巴胡赫就像是自然死亡,沒有他殺的痕跡。琥珀酰膽堿被注射之後,不容易在體內發現,但是殺手給馬巴胡赫注射的琥珀酰膽堿過多,從而被法醫鑒定出他是被暗殺,而非突發某種疾病死亡。

在事件發生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19日上午10時,一架準備飛往迪拜的客機正停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機場,就在飛機準備起飛時,有一名旅客匆匆上了飛機。這位旅客便是馬巴胡赫,此時他化名為阿布·阿巴德。當這架客機起飛之後,旁邊的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馬上用手機發出一條短信:目標正在飛往迪拜的路上。這名發短信的男子就是負責監視馬巴胡赫的摩薩德特工。從馬巴胡赫在機場出現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就都在這位特工的監視之中了。身在迪拜的暗殺小組接到此信息之後,馬上作好一切準備,一場完美的暗殺即將開始。

下午14時左右,馬巴胡赫搭乘的這架飛機降落在迪拜國際機場。馬巴胡赫使用的是假名字、假護照,所以迪拜當局並不知道哈馬斯高官的到來,也不知道這位阿布·阿巴德就是馬巴胡赫。馬巴胡赫一向喜歡獨來獨往,他不像其他高官那樣,走到哪裏身邊都有保鏢保護。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保鏢,這也是讓暗殺小組輕易得手的原因之一。

暗殺小組喬裝成遊客,分五隊行動,四隊負責監視,一隊負責暗殺。案發後,迪拜國際機場的監控視頻顯示,馬巴胡赫曾兩次被暗殺小組的成員近距離接觸——一次是馬巴胡赫在機場航站樓裏,一名暗殺小組成員曾站在馬巴胡赫的身後,距離隻有幾步;一次是馬巴胡赫等候出租車時,另一名暗殺小組的成員悄悄靠近他身邊,並用手機拍了照,以便確認他的身份。

其實在馬巴胡赫到達迪拜之前,暗殺小組的成員早已先後從巴黎、法蘭克福、羅馬、蘇黎世等城市趕到迪拜,他們分別住進了布斯坦羅塔娜酒店和機場附近的其他酒店。他們早已在布斯坦羅塔娜酒店附近踩過點,探過情況,而且還包下特拉維夫酒店的一個房間,在裏麵秘密進行暗殺演練。萬事俱備,隻等著馬巴胡赫出現了。

下午15點25分,馬巴胡赫來到了布斯坦羅塔娜酒店。他謹慎地向四周看了看,確定沒有可疑情況之後便來到服務台,並用阿布·阿巴德的假名字進行登記。正在這時,走過來一位男子像是準備谘詢服務員什麼情況,隻見他把腦袋盡量地扭向右邊,試圖探聽馬巴胡赫和服務人員的對話。

馬巴胡赫有一個習慣,每次入住酒店時都要事先采取一些防範措施,他特意挑選了沒有陽台的房間,這樣別人就不能輕易潛入房間對他進行傷害。同時他把房間的窗戶鎖緊,並且把裝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存在了酒店的保險櫃裏。小心的他在酒店裏沒喝過一口水,因為他害怕有人在水中下毒。然而他卻沒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就被特工們監視了。

當馬巴胡赫進入電梯時,他身後有兩名男子也進了電梯,馬巴胡赫沒有在意這一高一矮的兩個人,矮的留著小胡子,身體比較胖,長得不怎麼好看。而另一個高個的要帥一些。他們身著運動裝,手裏拿著網球拍,有說有笑,像是來迪拜旅遊的,沒有人會想到他們就是一路跟蹤馬巴胡赫的特工。

馬巴胡赫走出電梯後來到自己入住的230號房間。而那名高個男子穿過走廊,經過馬巴胡赫房間時,記下了他的房間號,順便也記下了230房間對麵的房間號是237。暗殺成員在確認237房間沒有人住時,便打電話訂下了237房間,然後有七名暗殺小組成員先後進入了該房間,他們在等待時機殺死馬巴胡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