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飛馬經過奉天圖書館時,再次遭人暗殺。當時,從圖書館裏跑出來一人,手裏拿炸彈,看到張作霖騎馬而來,便把炸彈向他扔去。可笑的是,隻炸飛了張作霖的帽子,而扔炸彈的那個人卻被彈片擊中要害,當場死亡。
這一次是日本人第一次謀害張作霖。日本人到處宣揚說,這次暗殺一定是宗社黨所為。其實張作霖背地裏早已查清是日本人幹的。但當時的奉天屬於日本人的勢力範圍,他也沒敢怎麼著,隻能忍氣吞聲,采取不予追究的態度。
但這一次事件讓張作霖知道,做日本人的傀儡是極度危險的,以後要加以提防。在以後他和日本人來往的十幾年中,他利用日本人達到自己的目的,同時也拒絕了日本人過分的要求。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去。北京政府由段祺瑞操縱,而張作霖則掌握著奉天的軍政大權。1917年,張作霖又取得了黑龍江的控製權。1919年,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張作霖成為“東北王”。
當北洋軍閥內部發生戰爭時,一直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支持段祺瑞的張作霖改變了支持目標,倒向直係一方,他暗中加入了反皖聯盟,成為直係一方的主力部隊,給段祺瑞狠狠的一擊。段祺瑞戰敗後,張作霖便和直係首領曹錕一起把持北京政府。野心勃勃的張作霖一心想獨占北京政府,於是又和直係發生戰爭。由於張作霖的部隊沒有經過正式訓練,都是土匪組成,素質差,沒有紀律,所以戰鬥力低下,最後以失敗告終。
這次的失敗讓張作霖明白,要想打勝仗必須要擁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才行。於是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他推行“精兵主義”,設立陸軍整理處,編製建立了一支武器精良的軍隊,還成立了一支“鎮威軍”,從而使奉軍的戰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期間張作霖還四處聯係,和皖係、廣州政府達成“反直同盟”,一起攻打直係。
直係的瓦解讓張作霖取得了繼續向東南延伸的機會。他先後占據了山東、江蘇、安徽等地,然後直達上海。但這個時候,他又遭到閩、贛、鄂、蘇各省聯軍的全麵進攻,與此同時,張作霖的後院起火,他的部下、擁有重兵的郭鬆齡起兵反他,和馮玉祥一起占領了錦州和山海關,然後直取奉天。雙重壓力讓張作霖備感驚慌。他不得不逃往大連,同時尋求日本人的幫助。
日本人見張作霖有求於自己,便趁火打劫,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但是張作霖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也沒細想便簽了字。
張作霖得到了日本人的協助,郭鬆齡大敗後身亡。
1926年,張作霖又與直係一方聯合,共同對付段祺瑞,並把馮玉祥的國民軍趕走了。同年6月7日,張作霖進京和吳佩孚握手言和,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又出現了東北軍。
1927年,一群以田中義一為首的日本人召開所謂的“東方會議”,目的就是確定日本對中國的政策。會後,田中義一寫了奏折上奏日本天皇。核心內容便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這說明張作霖已成為日本“新滿蒙”政策最大的障礙。更讓日本人除去張作霖的另一原因是:自張作霖進入北京以後,便不受日本人的約束,越來越不聽日本人的話了。張作霖覺得,以前在東北是需要日本人,但現在在北京,不能單純依靠日本人,還要依靠英國和美國。他想利用英美兩國的勢力來削弱日本人的勢力。為此他做出了一些讓日本人非常痛恨的事。日本多次向張作霖提出警告,可張作霖表麵一套,背地一套,依然我行我素。
1928年1月,蔣介石發動了“二次北伐”。南京方麵派人向日本代表表示,如果日本人能將張作霖勸回東北,南京政府決不會攻打關外。日本軍部派人進京勸張作霖放棄北京,回到關外,張作霖猶豫不決,不知怎麼辦才好。
同年5月,北伐軍打到北京,此時的張作霖還想借助日本人的幫助,繼續留在北京。可日本人不答應張作霖的請求,並讓他盡快退回關外,還強迫張作霖接受日本對東北提出的全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