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神罰(1)(2 / 2)

眾人對此議論紛紛,三五個小尼聚在一起,有的感歎道:“這個孩子乃天縱之才,才智過人,才華卓越,真神不免有些嫉妒,故而降下災難。也有甚至說道:“肯定是這個孩子在昨天他觸犯了神明的威嚴,提議給小蓮和那個男子在殿上成親之禮,天怒神怨,所以降下災難對他以是懲戒,這個孩子的命怕是或不了多長時間啦。”但卻無人認得清,道得明真相。

陸父神色慌張,不知所措,又對著古靈真神虔誠下跪,小陸神又是頭昏目眩,四肢發軟,身心迷離昏厥了過去。

陸父更加傷心難過,心如亂麻了,匆匆忙忙隻見拜別了寺院主持,便帶著兩個孩子下山了,陸父是為小陸神熏得一位名醫,為他診斷出又和病症,所以走的才如此的匆忙。

眼見得這對父子離開,靜雲師太隻是翹首南天,合掌而拜,眾小尼紛紛上前來詢問剛才為何會發生那樣的場景,隻見靜雲師太眯著雙眼道:“黃金難折男兒膝,跪神卻為表誠心,忤逆本非天本意,世上哪有父跪子。”

陸神和小蘇曼被陸父的大馬馱著,走在山路上,小蘇曼看到哥哥不省人事,生怕他會發生什麼性命攸關的事情,一時間也是六神無主,在路上也隻是低泣嗚咽。

陸父看著高頭大馬馱著小陸神,心生憂傷,愁腸百結,心顫神慌,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能不能過得了人生中的這個大厄,但陸父還是滿懷希望地想讓自己的兒子能夠福從天降,逢凶化吉。

一路上的山路溪澗常有頑石棱角,荊棘毒刺,陸父心痛著兩個孩子,在駿馬淌過溝壑的時候他就下馬來行走了。

山麓間花香草嫩,路遙水深,是有山嵐野菊,枸杞山藥,陸父一心隻顧著腳朝前方,救子心切,卻不料走錯了路子,正當他仰起頭來時,卻發現周圍是一片山穀。

陸父現在如果是一個遊山玩水的文人雅士定當會被眼前無邊景色所打動,隻見山穀之間景色秀美多姿,融融暖日,習習涼風,薔薇怒放,琪花獻妍,真是的仙境也。

美好的景色並沒能讓陸父的心情有所放鬆,當他解下馬脖子上的葫蘆瓶時,看到小蘇曼高掛淚痕,疲憊不堪的臉色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看到馬背上的兒子臉如土灰,雙睛失神,他連站都站不了,寸步難邁,一時竟跌在山石涼台之上,小蘇曼走了過來更是眼湧玉泉,頰泛紅蓮地走了過去,臉伏在小陸神的背部上,哭慟了起來:“哥哥,你到底是怎麼啦,怎麼會這樣啊,哥哥快醒醒啊,醒醒啊。”可是陸神卻沒有一絲的感覺。

陸父呆坐在地上此時也流下了眼淚,仰天而哭道:“天啊,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情啊,如果我造了什麼孽,就把惡報降臨在我的身上,不要連累無辜的小孩,哎,早知道是這個樣子,我就帶上孩子到這座山上來啦。”

陸父剛剛彎下腰拿著藥壺往古井裏麵去裝水的時候,忽然聽到迎麵而來的笛聲,這陣笛聲猶如天上神曲,西方仙樂,讓人眼前一亮,心間煥然。

陸父回過頭去看時,隻見一位身穿道袍,手持鳴笛,項掛明珠,發成環簪的小童子身跨著一頭神色悠然,腳步清閑的老黃牛。

陸父剛要起步問話,沒想到小童子卻先開口,小牧童音如籟,聲質似泉地說道:“到這山上來究竟是何人何故在山路之間哭哭啼啼,悲聲連連,使我山上黃蜂聞之不敢釀蜜,青鳥聞之不敢歇簷,灰鴿聞之不敢歸巢,白兔聞之不敢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