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韋皇後妙選麵首 馮七姨奇製薦枕(1 / 3)

第四十七回 韋皇後妙選麵首馮七姨奇製薦枕

中宗皇帝和韋皇後微服到了韋嗣立府中,傳旨眾文武不要拘束,一般地飲酒行令。韋嗣立家中,原教導著一班小戲子,便在當筵扮演起來,一時鑼鼓喧天,笙歌匝地。韋嗣立自己也能唱曲,便打扮成老漁翁模樣,登台唱了一出漁家樂。韋皇後在宮中遊玩著,最愛看宮女和太監拋球拔河,如今見文武百官俱在,便下旨:“文武官在三品以上的,作拋球拔河之戲。”先在台上,文官和文官,武官和武官,捉著對兒拔河。文官中有韋巨源和唐休璟二人,年紀都在七十歲以上,形狀十分龍鍾。韋皇後故意要鬧著玩笑,特命韋、唐二人上台去拔河。那唐、韋二人,奉了聖旨,不敢違抗,便領旨上台去。誰知兩人才動得手,便氣喘籲籲,手腳打戰,繩子落地,兩個老頭兒也跟著倒在地下,翻了一個跟鬥,隻見他擎著手腳向空亂抓亂爬,煞是好看。皇帝和皇後看了,不覺嗬嗬大笑。這拋球之戲,原要在空曠地方行去,韋嗣立家中原造得極大園林,聽說皇後要看拋球之戲,便立刻在花園中揀一方大草地,安下皇上和皇後的龍位。點起數千盞燈籠,掛在樹枝兒上,照耀得這草地如同白晝。便有許多三品以上的武官,顯出全副好身手來,把一個彩球踢來踢去,卻踢得個個不落空,漸漸地天色明亮,皇後才覺精神困倦,便啟駕回宮。第二天,一查點於昨夜放出去看燈的宮女,竟有大半不曾回宮來的,當有總管太監奏明聖上。皇後便下懿旨,派四路太監,向民間去采買女兒。這個旨意一下,那太監們便如虎似狼地向民間去騷擾,弄得民間兒啼女號,不上一個月工夫,已選得三千女孩兒,帶進宮來,安插在各處充當宮女。那太監還不住地向民間搜括,早有給事中李景伯上章奏諫,請皇上停止采買宮女之事。中宗卻全不知道有這件事,見了李景伯奏本,忙下旨停止。韋皇後自從遊過韋嗣立園林以後,常常稱讚他建造得巧妙,隻恨那時在昏夜,不曾遊遍,便特意揀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皇上和皇後又臨幸韋嗣立園中來。慌得眾文武官員,得了這個消息,車水馬龍地齊趕到園中來候著。韋嗣立陪著皇帝皇後在鳳凰原上飲酒聽曲子。這鳳凰原是一座高壇,四麵白石台階,築著一百四十級,坡上種著各種奇花異草,一片燦爛,把壇頂上一座鳳凰亭子團團圍住。這座亭子卻造得十分精巧,所有一切梁柱窗檻,都雕刻著大小鳳凰,共有數千頭。亭子的頂上,一隻金子鑄成的大鳳凰,裝著飛鳴的樣子,十分生動。亭內用雜錦槅子分著間,滿槅子羅列著珍奇寶玩。皇帝和皇後在亭子裏盤桓多時,十分愉快,傳旨把鳳凰原改稱做清虛原。帝後在亭中用膳畢,又下亭去遊幽棲穀,又遊興慶池。在池邊又開筵暢飲,侍宴的文武官,都迭起歌舞,一個歌了,又是一個,一個舞了,又是一個,直鬧到夕陽西下,還不罷休。班中便閃出一個李景伯,當筵唱道:“回波,爾持酒巵,兵兒誌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宜!”合座聽了他這歌詞,都不覺悚然。皇帝也覺出宮太久了,便催著皇後一同回宮去。

一轉眼,又是大除夕,韋後先和皇帝說知,須傳中書門下與學士諸王駙馬一律入閣守歲。宮中遍設庭燎,照耀得裏外通明。翊聖宮中數十重門,內外洞開。每重門上懸燈結彩,每座殿上擺滿了筵席,一直進六座大殿,殿上坐滿了文武官員和親王駙馬等親貴。皇後特下恩詔:“凡官階在三品以上的,以及親王駙馬們,都許他夫妻同席。”因此,親王中如守禮嗣王、譙王,讓王、隋王等共十八位王爺,攜著王妃在第四殿上坐席。駙馬中如武攸暨與太平公主,武延暉與新都公主,楊慎與長寧公主,韋捷與成安公主共二十四位公主與駙馬,在第五殿上坐席。中宗皇帝與韋皇後,坐在第六殿中。韋皇後自武三思被殺以後,心中失了一個寵愛的人,常覺鬱鬱不悅。今夜中宗在宮中大開筵宴,也是要討皇後歡喜的意思。當時在第六殿上陪席的人,有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將軍趙承福,將軍薛簡,又有衛譙王重福,溫王重茂,又有國子祭酒葉靜,常侍馬秦客,光祿少卿楊均,各自帶著自己的夫人王妃,陪坐在皇後左右。看官,你知道為什麼這帝後的殿上,卻有這些不倫不類的官員和親王坐著?隻因這一班官員,全是韋後的心腹,都仗著韋後一手提拔起來的,因此韋後把他們召集在第六殿上坐著。再說,內中的楊均、馬秦客、葉靜三人都得了皇後寵愛的,那楊均原是韋嗣立家中雇用著的廚子,烹調得酒萊最是有味。韋皇後臨幸韋嗣立家中飲酒,嚐得酒萊,十分讚歎,說有味。立刻賞黃金百兩,楊均上來叩謝皇後的恩賞,韋後一眼見楊均長得少年麵美,便暗暗地中了心意,下詔把楊均調入宮中去,專替韋皇後做酒菜。每於夜深時,韋後在別室裏悄悄地把楊均傳喚進去,賜以雨露之恩,楊均因此便得了光祿少卿的官銜。講到這馬秦客,原是太醫院的禦醫,皇後偶爾受了一點感冒,傳秦客進宮去診脈,誰知因秦客的眉目長得實在清秀,不過卻把皇後的病也治好了。從此以後,皇後常常把秦客傳進宮去治病。他的寵愛,也不在楊均之下。再講到那葉靜,原是一個馬販子出身,在馬上的功夫很好。景龍四年的元宵,京師地方盛行燈會,韋皇後微服出宮,在韋嗣立的莊樓上賞燈,那一套一套的雜耍從樓下經過的時候,葉靜騎在馬上搬弄諸般技藝,什麼鐙裏藏身,鼇頭獨立,搬弄得十分靈活。韋後在樓上望去,見葉靜好一條大漢,渾身銅筋鐵骨,猿臂狼腰,魁梧可羨。皇後心中不知怎麼一動,便悄悄地傳旨左右心腹太監,暗暗地出去把這大漢留下,當夜送進宮去,在皇後跟前玩了許多把戲,覺得十分受用。從此,葉、馬、楊都做了入幕之賓,追隨著韋後,不離左右。這一夜,宮中守歲,自然也少不了這三位寵臣。隻因礙著皇帝的耳目,皇後故意裝出不十分歡樂的樣子來。中宗皇帝見皇後越是不歡樂,卻越要設法使皇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