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就不饒人
來自西點的星火
美國前國務卿、四星上將亞曆山大·黑格也是畢業於西點軍校的一員名將,有關他的頭發的故事在世界範圍內流傳很廣。
美國部隊裏曾經有明文規定:軍人一律不能蓄長發。但是,黑格將軍在擔任北約盟軍總司令的時候卻蓄著一頭長發。有一位被迫剪了短發的士兵對這條規定很憤慨,尤其是看到黑格將軍的那一頭長發之後,內心更是憤憤不平。為了表露自己的不滿,他從畫報上撕下了黑格將軍的像,並用筆畫出箭頭指著圖像上黑格將軍的頭發寫道:“大家請看他的長發!”隨後,就把這張圖像貼在了不許他留長發的連長辦公室的大門上。
好一個有“理”不饒人的家夥!連長看到後,微微一笑,他並沒有因為士兵的行為而暴跳如雷,也沒有派人去追查在他大門上貼畫的這位士兵,而是拿起筆將士兵的箭頭延長到圖像上黑格將軍的肩章上,留下一行字:“請看他的軍銜!”
這件事在軍隊中廣為流傳,從此再也沒有人對黑格將軍的頭發提出異議了,大家都覺得黑格將軍留長頭發是“在理”的,因為那是他的一項“特權”。
點亮孩子的天空
這位聰明的連長自創了“理念”,輕易說服了士兵內心的憤憤不平,有“理”不饒人的做法有時候不但可以幫你果斷化解尷尬,還可以幫你樹立起做事的威信。
有父母常在育兒上苦惱:教育孩子,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愛心又有權威呢?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則,才能讓孩子養成“守規矩”、“懂禮貌”的好習慣。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孩子,為了不上學跟父母哭鬧上一整天,為了讓父母同意給他買玩具站在櫃台旁不走,為了讓自己少受責罵大聲哭泣……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父母都會為了“愛心”放棄了“權威”、“理念”和“原則”,在孩子的哭鬧、糾纏中妥協。殊不知,如此“饒”了孩子一次,孩子下一次更會如此,讓“吵鬧風”愈演愈烈。
當父母們在抱怨孩子不懂事時,應該試著反省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否有過這樣的行為,讓“溺愛”侵犯了“權威”,孩子仗著父母的寬容和寵愛,為所欲為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傷害了別人的感情也在所不惜。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們就必須懂得有理不“饒”人的育兒經,不要“饒”了孩子的錯誤,讓他在無意中培養起耍賴、驕縱的壞毛病。例如:在孩子鬧著不想上學的時候,父母應嚴加製止,可以先強迫他上學,等他放學後給他買一份他盼望已久的禮物作為勇敢上學的獎勵。他就會漸漸改變對上學的看法,乖乖上學了。
溫馨小提示:要對孩子獎罰分明
對孩子過度溺愛和過度嚴苛都不適合孩子的成長,由於溺愛孩子,過多地給予他獎勵,會讓他漸漸對獎勵喪失激情,甚至會養成自負的心理。而過多地批評指責孩子,孩子稍一犯錯立馬接受嚴酷的懲罰,則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叛逆。要想讓孩子學會分辨好與壞、對與錯,父母還要做到獎罰分明,獎勵孩子的正確做法,孩子犯錯絕不姑息,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沿著正確的道路成長起來。
2.人雲亦雲,再怎麼活你也隻是複製品
來自西點的星火
美國企業家、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一直是西點學子們所仰慕的對象。福特之所以受到學子們的仰慕,不僅是因為他的創業精神,更主要的是他能夠在前人理念的基礎上創造屬於自己的理念,成就了汽車業的神話。
小時候的福特,雖然出生在農家,但是卻對農事毫無興趣,反而是當時的蒸汽汽車引起了他極度的學習熱忱,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為了學習汽車的性能原理,他選擇到汽車製造公司就業,當他把修複機械的手藝學到了,為了學到更多的機械原理,充實自己的發明理念,他又進入了愛迪生的電燈公司工作。
直到1896年,他才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功地製造了三輛汽車!這樣的業績對當時的製造水平來說已經是很高的成就,但是福特並沒有滿足於此。他開始自己創立汽車公司,並設計車型投放市場,在汽車的銷售上,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了讓公司更好、更快地發展,他接著又聘請了管理專家奧爾·弗蘭德斯到他的汽車工廠協助生產方式的變革。他允諾,如果弗蘭德斯能在12個月內生產出1萬輛車,可以得到2萬美元獎金。沒想到到了年底生產目標就實現了,弗蘭德斯帶著自己的報酬另創了公司。福特並沒有懊惱,因為他學到了弗蘭德斯大規模生產所需要的技術和管理知識。聰明的福特在“複製”弗蘭德斯大規模生產理念的基礎上,又根據“運動中的組裝法”在總裝配線上進行了生產改進,這個方法一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福特成了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汽車的人。他的成功事跡也成了西點軍校學堂上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