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妥協(2 / 3)

李明稍稍的恢複了一點自信,衝著李清微微一躬身,說道:“王爺太過獎了,其實早在千年以前,荀況這樣的先知就有這樣的觀點,我們後人隻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而且這種觀點早在我大唐之初,就被拿來作為警示君王的典範。隻是好像除了大唐初期的太宗皇帝之外,並沒有其他君王真正的去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如今王爺居然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不能說不是我大唐萬民的榮幸呀。李明若有幸,希望能輔佐王爺造福於天下黎民。”

李清又是哈哈大笑,說道:“先生的仁義本王早就得知,而本王將先生請到此處的用意相信先生也是心知肚明,和先生這樣的聰明人談事情用不著拐彎抹角的, 本王就直說了,先生怎麼保證讓本王相信你?另外,你對今天的行為怎麼解釋。”

鄭玉急忙插嘴道:“王爺,萬萬不可......。”

“閉嘴!”李清冷冷的喝了一聲。鄭玉一愣,霎時臉上氣的毫無血色,怨恨的目光狠狠地瞪了李明一眼,轉過頭去再也不出聲了。

李明微微一笑,心中安定了不少,說道:“王爺要怎麼樣才能相信呢?當眾讓草民宣誓效忠?目前狀況下,王爺似乎不應該太過張揚了吧。雖然王爺現在的實力最強,可是如果鋒芒太露的話,會招致大皇子和三皇子的聯手的。所以草民認為,草民效忠王爺的事情還是不要張揚出去為好。當然,王爺有理由懷疑草民的,可是王爺想過沒有,當前情況下草民並沒有什麼能幫助王爺的。現在是你們三位王爺在暗地裏爭鬥,你們的衝突並沒有表麵化,目前你們憑借的隻能是你們自己本身的實力了。草民能幫得上王爺的時候,隻能是王爺登基之後了,那時草民出麵幫助王爺穩定全國的民心才是最合適的。當然了,如果王爺和其他兩位王爺的爭鬥已經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的時候,草民的出現也會給王爺帶了很大的幫助的。除此之外,草民並不能給王爺帶來什麼好處的。所以草民以為,目前我們的事情不宜張揚。”

“哈哈。”李清突然幹笑了幾聲,轉過頭去望著鄭玉吩咐道:“現在你馬上出去,把門窗都關上,然後你有多遠就退多遠,不許偷聽,你明白嗎?另外,沒有我的命令,你不許擅自去找那些人的麻煩。”

鄭玉的臉突然又漲得通紅,但是望著李清那灼灼的目光,他不敢說什麼,隻能恨恨的瞪了李明一下,帶上門走了出去。(首發起點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