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夥六歲多的時候,寫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詩:
母愛
有一樣東西,
在我心中飛揚,
又非常稀少,
那是母愛。
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又像龍一樣少,
它像一朵朵潔白浪花
輕輕流入我的心田。
我是看著小家夥寫出這首詩來的,他簡直是一揮而就,隻花了不到十分鍾時間。
那是一個周末,小家夥見我在電腦前打字,他突然問我:“媽媽,你能寫出母愛的詩來嗎?”
我說:“媽媽又不是詩人,可能寫不出來啊!”
他說:“我能。”
於是他就拿出紙筆,一氣嗬成,讓我吃驚不小。
我問他這首詩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母愛像星星一樣多,又像龍一樣稀少。
他說,有的小朋友能夠得到很多母愛,會很開心;有的得不到母愛,所以母愛少。我接著問,那你得到的母愛是像星星一樣多,還是像龍一樣少?
他說,是像星星一樣多的。
我心裏想,其實是像龍一樣少的。因為我隻在周末才會陪他,有時候,連周末都陪的少。
不過,讀寄宿學校也是有優勢的,比如,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而後來,我讓顧長天重回普通學校,每天都可以回家,卻是另有目的,是想讓孩子成為家裏愛的橋梁,讓顧凱更愛這個家。
這個目的似乎達到了,因為自從顧長天每天回家,顧凱待在家裏的時間也明顯比以前多了。
不過,我自己也比以前累了許多。小家夥實在不是省油的燈,我在家裏,他總是時時纏著我,要我陪他玩,要我給他講故事。但是,如果這個家能夠因此更為美滿幸福,累一點,也是值得的吧。
我拿洗麵奶非常用心地幫顧長天洗臉,但他突然纏著我要跟我睡。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兒,還要求跟媽媽睡,真是的,我搖頭說不行。
他說:“媽媽,我隻是偶爾要跟你睡嘛,偶爾。”
想想顧凱這兩天早出晚歸,我同意了。於是給顧凱發了個短信,說我帶寶寶睡,讓他回來睡書房,他很快回了一個字:“好。”
小家夥繼續說:“媽媽,你怎麼還把我當小孩子哄呢?”
“我怎麼把你當小孩子哄了?”
“前兩天,我有點兒感冒,你就說,我們回家去吃藥藥。吃藥藥,那不是哄小孩子的話嗎?”
“哦,是的,我們家的小寶寶長大了。以後不說吃藥藥了,要說吃藥。咦,既然你已經長大了,怎麼還要跟媽媽睡呀?”
“啊!好吧好吧,藥藥就藥藥,隨便你怎麼說好了。媽媽,我要先上你的床了!”
小家夥說完這話,就跑到我的臥室裏去了。
我大笑一陣,然後,把衛生間的門關起來,一個人躲在裏麵——我每天都需要這樣讓自己躲起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