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A城的構造在他的腦中慢慢浮現,他暢遊在設計的海洋中。
他心中有了許多方案。
心中的靈感牽動著他的手,在白紙上開始龍飛鳳舞。
一張又一張的設計稿出爐。
這些設計稿中,有大樓的設計圖,有城牆的設計圖,有地洞的設計圖,有防禦係統的設計圖……
盡管設計圖千奇百怪。
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設計的十分精妙。
明明看起來天馬行空、無法理解,可就是會讓人覺得很美,很有層次感。
直播間前,建築設計學領域的專家也在嚐試解析這些圖紙。
但建築設計這方麵,更偏向於藝術。
在基礎都紮實的情況下,需要的是靈感。
同一個大學畢業的優秀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都會天差地別。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關於藝術,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例如著名畫家梵高的畫,在生前被絕大部分人不理解。
哪怕其死後,畫作大受推崇,被奉為藝術經典,但依舊有很多人覺得不過如此。
藝術領域,沒有任何作品能夠一統所有人的審美觀。
陳遊畫的設計圖稿都對標著未來新文明,專家們不理解也正常。
不少建築設計領域的專家都開始了對陳遊作品的批判。
寒國總設計院著名設計師樸金恩道:“陳遊的作品很前衛,充滿了可能性,但這也恰恰彰顯了他的自負,每個行業的大師都需要年齡的沉澱,他的自負會害了他。
引用前輩的一句話,自負對任何藝術都是一種毀滅,驕傲是最可怕的不幸。
大夏民族始終改不了他們的驕傲與自負,沉浸在過去。”
大和國著名設計師山中野評判:“陳遊的作品不過是鏡花水月,再美又如何?終究是表麵東西。
他侮辱了建築設計的藝術,因為他畫的一切都不可能實現。這並不是藝術,隻是嘩眾取寵!”
大米國著名設計師湯姆表示:“設計藝術應該用腦而不是用手,他這樣匆匆忙忙畫出來的作品是沒有靈魂的,曇花一現,終將泯滅的煙火罷了。
不管陳遊之前表麵如何,我隻想說,大夏國在設計行業真的不行。”
全球各大著名設計師大部分都表示了對陳遊作品的不理解,不認同。
就在這時,大夏設計院總設計師徐鴻站了出來,頂著設計界共同討伐的壓力替陳遊發聲。
他發表了一篇短文,其中寫道:
“我們的藝術應當比現實站的更高,不脫離現實又高於現實。
陳遊的設計很前衛,但恰恰是高於現實的突破,我覺得這是人類建築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為何人們總在讚歎古人建築的智慧與巧妙,萬裏長城、金字塔、比薩斜塔……
在擁有更高科技的今天,人類建築史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能與它們比肩的瑰寶了?
因為我們被所謂的藝術限製了思維,而陳遊的天馬行空替我們打破了思維界限。
不管是什麼行業,我們都需要陳遊這樣的年輕力量。
未來的世界,也是年輕人的天下!
我相信陳遊今日的所作所為,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尊為奇跡!”
徐鴻對陳遊的力挺,引來了無數的點讚轉發,熱度直線飆升。
在對外這件事上,大夏民族從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