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帶我去哪裏,我就到哪裏
心理醫生偶爾試圖觸摸自己胸口的巨大黑洞。可是,不行,他無法去麵對。
“郭老師,快來救我!”電話裏傳來美麗女助手焦急的聲音。
One
張曼玉說自己不是天使,“命運帶我去哪裏,我就到哪裏。”
準備下班的時候,在關閉我的新浪微博之前,看到上麵這樣一行字,我心裏微微動了一下。
最近網上傳言張曼玉那位比她小七歲的異國男友與別的小美女約會,她本人暴瘦離京。
暴瘦!
想想一個珠圓玉潤的紅顏,若真是骨瘦如柴,會多麼令人心痛。
我一直有意無意關注著林青霞、張曼玉這兩個明星,不隻是因為她們年輕的時候是大美女,也許更因為我們的青春期和她們的成名期差不多是同步的。哪個男孩子的夢裏沒有一兩個或遠或近的女孩兒?
對了,現在流行說女神。
我懂事的時候,她們恰好在屏幕上大紅大紫,可以不誇張地說,她們當時確實是無數少男的夢中情人。
比較一下這兩個人,林青霞是經曆過一段感情挫折後,嫁得富商,住著上億元的豪宅,功成身退,最近複又掀起一陣波瀾,出了一本自傳,鋪天蓋地做著宣傳;而張曼玉呢,我不知道這次關於她被拋棄的傳言是否屬實,但這名美女多年來情路坎坷,倒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在感情上屢屢失意,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需要做心理谘詢的,一定要去做。此人要麼是內心有巨大的欠缺不曾彌補,要麼是追求完美而不可得,還可能是因為有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某種心理障礙,或者,這個人完全不了解自己。總之,一定是有原因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說,他的一係列情場失意完全是自己招來的,可能這樣的人內心存在某種強迫性重複的因素。
我突然想,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願意為張曼玉做心理谘詢。雖然她蜚聲海內外,但是如果她來到我麵前,那麼,在某種意義上,她和我的任何其他來訪者都沒有區別,都有生命早期的創傷,都有生命中的關鍵人物和事件,都有被蒙蔽的自我,是的,和其他人沒太多兩樣——當然,也可以說,與其他人截然不同,這要看從什麼角度去理解。
為張曼玉做心理谘詢?
我對自己的這種突發奇想感到驚訝。
其實突然冒出這麼個要為她做心理谘詢的念頭來,是因為我發自內心地憐惜張曼玉,而不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更不是想借助她成功成名。
不過,且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既然我心裏馬上冒出來兩個“不是想……”、“更不是想……”,那就說明潛意識裏,說不定恰恰有“我是想……”、“我更想……”的成分。
我忍不住微笑。心理學,確實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科學。
“命運帶我去哪裏,我就到哪裏。”應該說,這是一個心理成熟的人應該擁有的心態,也是我個人的信條。我不知道張曼玉是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一點,還是,隻是借用別人的話,嘴上說說而已。
可惜,像我這樣一個隻是在某個地域稍稍有點兒小小影響的心理谘詢師,要和像張曼玉這樣的國際巨星對話太難了。何況,也許我的動機會遭到各種猜測和抨擊。算了吧,收起這份心吧!我希望張曼玉一定要去找一個優秀的心理醫生做做谘詢。
從某種理解來說,她能夠說出這樣一句話,我猜,她應該是有自己的心理谘詢師的。罷了,還是別替別人擔憂了。
Two
我的“嘉懿心理谘詢工作室”離家很近,兩者之間正好隔著一座公園,每天上下班隻要穿過這座公園便可,步行隻要十來分鍾。
此時正值中秋時節,滿園桂花飄香,一兩片黃葉悠悠搖落,走在公園裏,真是讓人心情舒暢。我深深呼吸,陶然欲醉,索性找了一張桂花樹下的長椅坐了下來。現在下午五點多鍾,公園裏的人大多回家張羅晚餐去了,遊人很少,正好適合做一些不受打擾的思考。
我先給家裏打電話。是舒馨接聽的。
“老婆大人,請假一個小時,六點半到家。”我一本正經地說。
“請假一個小時?大專家,你搞什麼鬼呀?”舒馨的聲音都透著笑意。
“我想在公園裏坐一坐,桂花開得好香。要不,你帶女兒過來,我們一起散散步?”
“可心在做作業,她今天作業太多了,沒時間去玩。我讓英子晚一點炒菜。好,就這樣。我要去看女兒做作業了。”她匆忙把電話掛了。
十歲的小學生,作業怎麼會那麼多?我估計舒馨今天可能又準備了一堆卷子給女兒做。在對待孩子教育這個問題上,我跟舒馨總有些意見相左。
舒馨是一家公司的財務主管,工作比較有規律,業餘有時間照顧孩子,當我們兩個人實在都忙的時候,家裏請的小阿姨英子也會幫我們帶帶可心。可心又漂亮又懂事,誰照顧她都不費力。
我一直覺得,小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重要,隻要好好關心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學習有興趣就行,不要做太多作業。其實,如果能夠真正做到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他的成績肯定不會太差,可是舒馨總是振振有詞:“別人家的孩子都請老師一對一到家裏去教,我們的孩子也還是要稍微抓緊一點吧?到時候考不上重點初中,就很難進重點高中,進不了重點高中,想考好大學就沒門了。想讓她讀一所好的大學,就要從小抓起。”聽聽,這話似乎很有道理。
我跟舒馨的感情一直不錯,不想老為孩子教育的事跟她發生爭執,所以大多數時候我隻好由著她。隻是,我會巧妙地經常抽空把可心帶出去玩,或者吃大餐,讓她暫時脫離“苦海”。
非常欣慰,在我這個心理谘詢師父親的眼裏,可心是個身心都很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