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被驅趕出了秦國邊境,蒙恬趁勢奪回了原屬於秦國的土地.
做好準備,凱旋回朝.
第一時間,遠在鹹陽皇宮裏的秦始皇,高興不已,八百裏急書拽在手中,撫掌大笑.對著滿朝文武百官,龍顏大悅.
“朕今天真是太高興了,蒙將軍又了勝仗,把可惡的匈奴人給趕跑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滿朝文武百官叩頭祝賀秦始皇.
聽著三呼萬喚,秦始皇心裏更是虛榮和滿足,意氣風發的站起身來,擊桌為誓.
“朕要親自迎接蒙恬將軍和他的蒙家軍,凱旋歸來!”氣吞山河,洶湧澎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又進行一次朝拜.
蒙恬和他的蒙家軍離開上郡城的時候,老百姓熱淚盈眶的全體跪下謝恩,受著這樣的榮譽,蒙恬和他的蒙家軍回到了鹹陽.
進入鹹陽城,老百姓熱情歡迎,像見到國家領導一樣,激動而熱情.
秦始皇正在大殿外,耐心而不失高興地等待著勇士們的歸來,文武百官位列兩旁,這是多麼大的榮耀,恐怕現如今隻有蒙恬能得到.
蒙恬騎著戰馬,光彩耀人,將軍似的手勢給大家揮揮手.人群中你推我嚷,人聲鼎沸,三個熟悉的麵孔,根本沒有心思去看熱鬧.
“小心一點,別擠啊!”易小川向四周的人群吼道.
可沒有一個人願意理他,易小川差點動怒了,幸好呂素趕緊把易小川和高要強行拉了出去,易小川心裏不服,邊退邊罵道.
“有什麼了不起,以後我也要當個將軍讓你們瞧瞧.”都不知道易小川是跟剛才擁擠的人群較勁,還是跟蒙恬和他的蒙家軍較勁.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蒙恬好像聽見有人在罵他,目光在人群中尋找,可人山人海的群眾哪裏還能找到易小川的身影,時間要緊,秦始皇還在等他,蒙恬隨加快了腳步,和他的蒙家軍風風光光的進入皇宮.
到了宮門口,蒙恬下了馬,單槍匹馬的走進了皇上為他的蒙家軍精心準備接風洗塵的國宴.蒙恬一步一步上梯子,每踏出一步,象征著光榮和犧牲,雖然這次打了勝仗,但蒙家軍的英魂也留在戰場上的不少,身為蒙家軍的一員,應該感到無上的光榮為國而戰,為家而戰,是每一個將士的宿命.
頂端的梯子露出蒙恬偉岸莊嚴的身影,秦始皇趕緊起身上前迎接.
"啟稟皇上,臣不負所托,將匈奴驅逐出境,收複失地."蒙恬單腿跪下,雙手抱拳高過額頭,聲如洪鍾.
"蒙愛卿快快請起,一路上勞累辛苦,朕特地為愛卿接風洗塵,安排了歌舞酒宴."秦始皇親密的把蒙恬扶起,卑躬屈膝,點頭哈腰,輕言細語根本不像威武霸氣的秦始皇.
沒辦法,秦始皇的天下多虧兩個人,一是能征善戰,智勇雙全的蒙恬,二是出謀劃策,輔佐朝政的李斯,沒有這兩個人秦始皇恐怕還沒一統天下,隻是一個諸侯吧.
尤其對蒙恬,秦始皇是三分畏七分敬,這個內能輔佐朝政,外能上陣殺敵的全能型人才,是稀奇的不得了,拿這次匈奴之戰,誰敢掛帥出征,誰敢抗擊匈奴,誰敢抵禦鐵蹄,誰都不敢,隻有蒙恬,連李斯都自愧不如,蒙恬才是大秦的頂梁柱,沒有蒙恬,大秦就會四分五裂,天下大亂,有點阿諛奉承.
鬱悶的易小川,高要和安慰兩人的呂素走在大街上,自從上次被劉邦耍了一次,高要就氣不打一出來,一走就了無音訊,什麼東西嘛.
倒是易小川能理解劉邦,安慰高要:"老高,別這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是去求人,不是人家求我們,說不定他有苦衷呢."
"苦衷,狗屁苦衷,我看他是沒那個實力,所以才溜之大吉."高要就是看劉邦不爽,易小川搖搖頭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劉邦這樣做是不對.旁邊的呂素也沉默不語.
這一個月來,易小川和高要在離鎮上有點遠的小荒坡上,建了一個簡陋的小草屋,沒事就在崔文子的醫館去幫幫忙,可這又不是長久之計,寄人籬下,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狗窩舒服自在,就沒有那麼拘束.
呂素不方便,還是暫住老崔那,兩個單身男人就住茅草屋,隔三差五的就去老崔那裏蹭飯吃,而老崔又經常出診不在醫館,隻能靠唯一一個女人做飯吃了,呂素的手藝還不奈,有那麼點意思.
今晚上,又要在醫館去吃飯,三個人在菜市場去買菜,高要和易小川還是悶悶不樂,呂素則專心一誌的砍價.
突然,老高奇思妙想,對易小川哈哈大笑起來.
"小川,不如我們做生意,怎麼樣?"
易小川望著高要異想天開的想法,不屑一顧,還想自己創業,有那麼簡單嘛,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怎麼,不讚成哦,我是這樣想的,我們開一個飯店,憑我的手藝,一定會生意興隆的,怎麼樣?"高要想的是天真爛漫,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