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太行山深處的飛狐陘之上,鳥兒在歡快的歌唱著,遠處潺潺的流水發出悅耳的音符。一塊長寬近百米的平地上,近千名漢子赤著上身,十人為一組雙手撐地,繃直的身體隨著雙臂彎曲不斷的上下起伏著。
“一百零一、一百零二”汗水一滴從身上流淌著,地麵的泥土已經被汗水浸透。
“堅持,一定要堅持下去。”每個人都在用毅力堅持著。他們知道,在自已倒下的那一瞬間,就注定了自已被淘汰的命運。
正前方的高台上,袁新與一名二十幾歲的削瘦青年並肩而立。此人微紅的麵龐透著剛毅,兩道劍眉下雙目發出一道道如刀似的眼神。
“二百九十九、三百。“好,老廖,你讓他們休息一刻鍾,下一項是十公裏負重跑。”“砰、砰”漢子們紛紛直接趴在了地上,一時間誰也沒有力氣再站起來。
“哎”,袁新輕輕歎了口氣。自從山路一仗之後,自已率領著眾人在這茫茫太行的深處草創了一座簡易的營寨,算是有了落腳的地方。
一個月中,不斷有逃出的黃巾兵加入到這支小隊伍裏,現在的我支人馬已有過千人的規模。更令人欣喜的是半個月前,廖化竟然也加入了進來。
袁新不由想起了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並不代表廖化沒有能力,恰恰相反,熟讀曆史的袁新知道,。事實上當時廖化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除了蜀中人才匱乏之外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廖化還是很有能力的。曆史上的廖化還是個忠孝的代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吳主孫權下旨召廖化為官,可廖化卻寧可詐死,背著老母曆盡千難萬險躲過吳兵搜捕,行程數千裏,曆時一年多才逃回蜀國,實在是忠義仁孝的楷模呀。有這樣的人加入怎麼能不令袁新竊喜呢?
“丫的,天上掉下個肉包子,老子可真是撿著了。”袁新時常暗自得意。
不過有喜就有憂,實際上,所謂的黃巾兵真正是太平道信徒很少,大多是普通的農民在官府的威逼下生活不下去了,不得以順勢掀杆而起。他們戰鬥力極其低下,甚至連最基本的戰鬥素質都不具備,手中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門,為少人竟然削木為兵,恐怕一時之間很難使戰鬥力其有質的提高,這真是一件令人頭痛不已的事。
這段時間,袁新對未來何去何從想了很多,熟悉曆史的他當然知道黃巾軍最後成不了大事,既將被平定下去。到時,政局將會出現一段相對的平靜期。在此期間,東漢政府及地方武裝一定會全力消滅黃巾軍的餘黨,留給自已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自已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出一支鐵血之師,以適應既將到來的局勢,遊擊戰將是我支隊伍近期內的主要戰鬥方式。
偉大領袖曾經教導我們說:“打得贏就打,打的贏就走嗎。”二千年後的話放到現在依然是至理名言呀。現在是中平初年(公元184年),隻要堅持過這五年那個狠人董卓就會弄的天下大亂,那時自已的機會就到了。
至於如何訓練眼前這支人馬,袁新可是煞費苦心。憑著自已對軍事的了解他很有信心打造一支三國時期的海豹突擊隊,培養出千千萬萬個許三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