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察看之下,他發現七色曇花並不像外表展示的那麼平靜,而是正在通過發達的根係吸收土中的靈氣,然後將聚集的靈氣壓縮為很小的微粒,沿著莖部的經脈供應給含苞待放的花蕾。花蕾正在一點點積蓄能量,等待著絢麗爆發的那一刻。更為難得的是,每朵曇花都有各自不同的運作方式,如此才成就了不同的顏色。
對於曇花來講,每一刻都有不同,每一刻都是新的,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的追求,追求前所未有的東西,力爭達到從未經曆的境界。
葉昊天反問自己:“那麼對於我自身呢?我的身體也在一直變化個不停,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無可代替的。如何能把握好今天的每一刻?如何改造眼前的世界?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隻有撞擊世界最有力的人,才可以名留清史,隻有那些開天辟地的人,才可以浩氣長存!”
“要想浩氣長存,首先要有一顆‘濟世仁心’,其次離不開‘浩然正氣’,再次,還要有發展和‘創新’的眼光。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天道始終在變,人道也要跟著改變。所謂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說人道要跟著天道變,不斷追求,勇於探索,逐漸接近事物的內在規律,一直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刻,才叫‘止於至善’。”
“‘日日求新’,才是浩氣長存的關鍵!”
“要想盡快地吸收靈氣,必須時時把握靈氣流動的規律。”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找到了修煉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將悟出的道理落在實處了。
他長長地舒了口氣,跟蘭兒交代幾句,然後又開始修煉了。
這一次,他首先激發出“仁心”和“正氣”,徑直進入了“氣貫長虹”的境界;然後由愛而通,借著一顆赤子之心迎合穀中的靈氣,同時了解靈氣的分布以及流動的規律;接下來通過頂天立地的浩然正氣將彌散的靈氣吸引到自己身邊;最後才是吐故納新,吸收靈氣轉化為神丹和丹心鐵。
如此一來,他修煉的方式發生了巨變,從先前的守株待兔變為目標明確的大規模交流,吸收靈氣的速度驟然加快了數十倍。隻過了短短的一個月,他的功力又增進了十餘倍。
到後來,他將儒家的浩然正氣激發到極致,一任濟世仁心充斥於天地之間,漸漸的,頭頂的紫儒之氣越來越見淺淡,變得蒙朦朧朧,若有若無,若存若亡。
與此同時,他的元神也無限拓展開來,再非先前數千丈數萬丈的樣子,而是變得無邊無際,無窮無盡,與整個宇宙融為一體。
至此,他終於練成了儒聖第二層的功夫,臻至浩氣長存的初步境界。
他練得津津有味,渾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直到耳邊傳來蘭兒的驚呼:“開了,終於開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朵曇花,各呈一色!”
睜眼看時,可不是嗎?七朵曇花正在綻放,花色典雅,碩大嬌嫩,馨香馥鬱,沁人心脾,仿佛迷夢般展現在眼前,給人一種如真如幻的感覺。
每朵曇花正中都露出一顆晶瑩閃爍的‘開明果’,星光點點,光彩照人,宛如七色寶石,又如佳人梨花帶雨的瞳子,看上一眼就能令人精神恍惚。
望著從同一株曇花上結出的七顆顏色各異的‘開明果’,想起通靈寶玉所說的盤古、女媧、魔祖、玉帝、佛祖以及五老帝君服下‘開明果’分別悟出獨特神功的話,葉昊天忽然笑了,隨即口占一絕,唱道:“翠竹黃須白荀芽,儒冠道履白蓮花;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總一家。”
正在吟唱之際,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我服下開明果,自然跟三清、佛祖成了一家,‘三教一家’問題還不太大。可是魔祖也吃了開明果啊,那又怎麼說?難不成四教一家?正邪豈能兩立?”
“正邪能兩立乎?能,不能,不能,能?”他的心裏完全被這個問題塞滿了。
一陣迷惘之中,開明果“撲、撲”墜下,他卻忘了伸手去接。
蘭兒看他睜大了眼睛卻不動手,也被搞糊塗了。
定睛看時,她發現葉昊天神情恍惚,分明是在關鍵的時候犯了傻。
這麼一耽擱,開明果幾乎全部落在了地上!她倉促出手,隻接到一顆!
看到蘭兒手捧僅剩一顆的開明果苦笑著,葉昊天忽然清醒過來,“哈哈”大笑道:“什麼三教一家,四教一家!都去見鬼吧!每種宗教各有特點,豈可混在一起相互抹殺?徹底合一是不可能的!求同存異才是正解!既然陰陽相生相克,正邪當然可以兩立!正邪兩立不等於觀點完全一致,而是統一中有矛盾,矛盾中有統一。正邪紛爭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