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2)(3 / 3)

卻聽大禹道:“請教帝君,三年前的決議是如何規定的?在下深陷鼎中無由得知,還請帝君明示。昊天大帝是我等的統帥,不能不明白其中的細節。”

黑帝似乎也有些可惜,歎了口氣道:“魔性易於傳播,而且跟道心相互糾纏,盤根錯節,難以分辨。所有跟魔頭相處過的人都有被魔化的可能。有的人今天好好的,明天就成了魔頭。也有的人看起來完全正常,其實內裏已經魔化了,隻是還沒到發病的程度。因此前幾次滅魔總也滅不徹底。有鑒於此,三年前經過所有的玉清天神討論,通過了一項決議,隻要跟超級魔頭相處超過百天者,不論魔化程度如何,一律隔離萬年!”

一席話說得那些心中不服的人說不出話來!

連葉昊天自己也有些慚愧了,仿佛犯了大錯一般。

此時玉帝恢複了先前洪亮的聲音,擺出一種循循善誘的口吻,說道:“神州子,你究竟出自何門何派?能否打個商量,借一步說話?你若是出自道門,我以至尊金闕玉皇大帝的身份跟你說話;若是出自佛門,我請萬世佛尊出麵跟你相商;若是出自魔門,那就更好說了……也就不用說了……”

葉昊天不知他是什麼意思,不卑不亢地道:“啟稟玉帝,在下非道非佛,更不是魔門弟子!在下代表的是出自中土的儒家,我乃儒家弟子,有什麼話您盡管直說。”

玉帝仰天打個“哈哈”:“儒學高弟?那就更好說了!我在中土也做過一年的皇帝,明白儒家的規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則便是不忠不孝,我說得沒錯吧?”

葉昊天心中一凜,沉默片刻,反問道:“玉帝執意讓我一死以謝天下?請問我所犯何罪?是否真的該死?”

卻聽玉帝道:“有罪無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千層大陣已然布就,一開一合耗時良久。為了防止真神借機衝出來,我想請昊天大帝做點個人犧牲,你……這個……能不能……就守在鼎中,先不要出來了?”

說到這裏,他似乎覺得有些牽強,於是幹笑兩聲,迅速補充道:“你乃儒家高弟,自然明白舍棄小我成就大家的道理,俗話說‘辛苦我一個,幸福天下人’,這可是中土廣為傳頌的美德啊!否則,若是將潛在的魔性廣為傳播,豈不是你的罪過?”

“這……”葉昊天沒想到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竟然說出這種話來,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玉帝的聲音還在不絕傳來:“不管你是道是佛,還是儒家弟子,都該明白‘自我克製’、‘自我舍棄’、‘自我消解’和‘自我犧牲’的‘無我’精神。再者說了,反正都是修煉,在哪兒不是一樣?聽說鼎中什麼東西都不缺,又有無數的天才地寶,非但算不得犧牲,反而是難得的修煉良機!我看你就在鼎中呆上幾萬年再說吧!等到風平浪靜的時候,就可以出來了……”

一席話說得冠冕堂皇,令人很難辯駁,葉昊天為之氣結!

他再仔細一想:“可不是嗎?‘無我’是中土最古老的價值觀之一,正是傳統儒家文化中‘無我’和‘克己’精神的廣泛傳播,使得每一個人從某種程度上喪失了獨立的人格,變成社會製序結構上的一個小小的紐結,整個社會注重人事關係,人人互相牽製,這種製序的基體就是以禮為主的君、臣、父、子式的宗法結構,因而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荒唐事。君主一個借口,你就可以為國捐軀了!”

想來想去,葉昊天明白玉帝是鐵了心不肯放自己出來!

事已至此,他還不肯死心,依舊幻想不必動用武力就能闖出去,於是試著問道:“請教玉帝,不知佛祖是什麼意思?能否請他來測一下我的佛心,不就可以知道我是否被魔化了嗎?”

話音剛落,鼎外遠遠傳來大勢至菩薩清晰而又渾厚的聲音:“成魔成道,存乎一心。縱然今日沒有魔化,難保日後不會化魔。況且若是放你,又怕真神借機遠遁。世尊正在閉關,一時無法趕過來。不過他老人家常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你身為‘昊梵廣天佛’,該當明白其中的道理。”

葉昊天聽得傻了眼,胸中鬱悶得要死。

這個時候,真神桀驁不馴的聲音終於從身後傳了過來。

聲音甚低,聽在葉昊天耳中卻很響亮,甚至感到很是親切:“兄弟別廢話了!這年頭拳頭就是真理,誰有實力就有說話的權力!關鍵還是看手底下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