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鋒芒(1 / 2)

一向準時的顧啟賢又是早早來到了鄧佳家樓下,給鄧佳去了電話,告訴她,他到了。掛斷電話,他就在車裏吃起路上買的早餐,一杯豆漿和一個雞蛋灌餅。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鄧佳剛好下樓,開門上了車。

車裏飄蕩著飯香味,鄧佳也沒多事,反倒是顧啟賢覺得有點難為情,開了一點車窗。鄧佳感到一絲寒意襲來,連忙讓他把車窗關上。

公司同事一派忙碌的景象。鄧佳和顧啟賢前後腳進的辦公室,發現吃早餐的人突然多了起來,屋裏時不時冒出一股飯香味,然後就會有人咳嗽幾聲。這是公司人最多的一次,幾乎全員到齊。

鄧佳打開電腦片刻,就看見有策劃部的人去找設計部的同事作圖。從沒見他們如此積極過。看來都是想年底趕緊把手上的活踏踏實實幹完,然後就能安心回家過年了。這是好事,鄧佳想,她也得加快腳步了。

重慶項目裏,方芳帶了兩個新來的實習生。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很少的提成打發他們。甚至都算不上提成可言,充其量就是筆辛苦費,幾百塊就給打發了,而且他們還無話可說。

因為就算說了,也毫無分量,沒人會把那些話當回事,隻能祈禱碰見個好的項目組長,剛好良心發現,多給他們一些。很顯然,公司裏那樣的“老好人”也是混不下去的,因為想要“懲治”這類人的大有人在。

張美樂曾經對鄧佳說過,身在職場,要麼抱團謀生存,要麼強大自我獨來獨往。越是高冷的本事人,越難生存。

後來鄧佳想,一類是孟岩,靠抱團為所欲為;另一類是顧啟賢,獨當一麵,獨善其身。

可鄧佳又覺得,這應該是兩個極端,也有很多人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比如像她一樣的小迷糊,四處碰壁,跌跌撞撞。在她認為,職場就是江湖,每個人都有它的生存之道,幹嘛非要劃分出個什麼呢?

重慶項目組有李萌,方芳把她看成是挑大梁的。等到了給老板過目的時候,老板當時就不高興了,有點責怪方芳對策劃外行的意思。而方芳也清楚她不擅長策劃,有孟岩給她舉薦,說李萌可以,所以她把重擔甩給了李萌,可結果卻是這樣。

聽孟岩說,方芳真就以為其實策劃沒什麼。那隻是因為老板交給孟岩負責的項目都不那麼重要,又有懂行的幫她做事,她隻是在老板寵溺的光環下狐假虎威罷了。不過,方芳可沒孟岩那兩下子。老板雖然有點好色,但人家也是有偏好的,並非饑不擇食。

孟岩能得寵,得益於人家說話嬌聲奶氣,會討男人歡心。她平時在家就是這樣在老公麵前得寵的。

所以,人家也是有“一技之長”。反觀方芳,她不過手握幾個客戶,公司暫時需要她而已,她注定要毀在她的自傲和目中無人上麵。所以,後來老板就把鄧佳叫了去,讓她改一改這個方案。

憑鄧佳目前的策劃能力,去完善重慶這個項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即便她手上還有多個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幾天後,鄧佳都沒搭理方芳,知道在她麵前也討不到好臉色,就去直接找老板了。她的修改方案在老板那裏一次通過。

當天下午,老板就召開了全體會議,就事論事,警醒各項目組長,要知人善用,更要對自己手上的項目負責,別最後發提成的時候爭論不休。都想多拿獎金,但也得有那份本事才行啊。

他順便肯定了鄧佳這樣初露鋒芒的新同事,鼓勵其他各部門新來的同事也要向她學習,先要學好本事,別淨折騰那些沒用的。

那次會議之後,鄧佳才知道,其實老板對公司裏的那些不正之風清楚得很,他隻不過一直都是靜觀其變。老板當然希望他手下的人各個都如狼似虎。沒有競爭,哪兒來的業績?所以那之後,鄧佳好像一下子變了個人,態度也開始強硬起來。

很快,重慶項目就去提案了。方芳、孟岩和李萌同去的。提案還算順利,隻有很少的內容需要完善一下,方案基本算是通過了。回來,方芳把方案甩給鄧佳,有點嗆著來似的,說之前是她修改的,這會兒還是由她繼續完善。

鄧佳一聽,便笑裏藏刀地說,她沒時間。再說了,她又沒去提案,聽客戶的想法,她知道怎麼改。

就算她知道,那她也不會改,又不是什麼難事兒,無非就是耗工夫的事情,難道方芳手下沒人嗎?為此,她們作為昔日大學同學,第一次針鋒相對,吵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肯退讓半步。

剛巧撞見的顧啟賢還拉了偏架,絲毫不介意別人說他偏袒鄧佳。不過,也因為那個人是方芳,一個剛來公司不久的新人,有什麼資格如此囂張啊?他顧啟賢就是有點嫉惡如仇。

然後,方芳態度逐漸軟了下來。她也意識到,她在公司的號召力沒那麼強。至少跟顧啟賢比,人緣差得遠。識時務者為俊傑。她方芳才不會死要麵子活受罪。更何況,她對顧啟賢也有那麼一點喜歡,很想把他從鄧佳手裏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