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與混戰,地方自治的思潮大張旗鼓。在地方軍閥的支持下,省自治、聯省自治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正如杜讚奇指出的,在1920年代,充斥中國的政治方案是地方自治之“分權”,甚至遠超過了要求統一的民族主義。①羅誌田也指出,那是一個“五代式的民國”。②那時,聯邦製、新的“封建”理想曾一度使新舊知識分子趨之若騖。不可否認的是,1920年代前期國家意識在知識分子中是相對薄弱的。
隨著北伐的順利進行,統一的呼聲逐漸占據了上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在長期的分裂後,又具備了統一的堅實基礎。雖然國民黨政權最初的勢力範圍不過局限在江浙及其周圍幾個省,但是它體現出了統一全國的決心和實力。在此背景下,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國的訴求,在思想界逐漸成為主流。③而“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國難”危機,更是進一步增強了思想界的國家意識,探討1930年代思想界的基本狀況,國家意識的提升(從理性與感性兩個方麵來說④),是首先需要澄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