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告別(1 / 2)

東漢末年,政治極端腐敗,統治者橫征暴斂,再加上連年天災饑荒,百姓流離失所,四處流散,餓殍遍野,疫病流行,死亡枕籍,所謂“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天平教教主張角乘勢而起,化身大賢良師,蠱惑災民,成立三十六方,教眾多達三十萬眾,大漢朝廷朝不保夕。多少英雄乘勢而起,從默默無聞到逐鹿中原。

光和六年,濟南郡,曆城縣,縣城郊區的一個小山村裏,隻有十來戶人家。

老陳家一家三口就住在這個小山村裏,三間茅草房,一個小院落,日子過得倒也恬然自若。一家靠打獵為生,老子名陳貴,兒子名陳昌,二人獵術高明,也算是周圍遠近聞名的打獵專業戶。

農家一天隻吃兩頓飯,這天上午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陳氏非常心酸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又夾了塊豬腦放在孩子碗裏,

“昌兒,多吃點”

說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這孩子自從四年從山上摔下來以後,人突然好像變成了啞巴,四年下來幾乎沒說過話。雖然話少,人卻沒變傻,該打獵打獵,該劈柴劈柴。隻是每當空閑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坐在山邊,默默的看著遠方。

“昌兒,你今年都十六歲了,早該娶妻的時候了,張家小女張雨,五年前定的婚,你以前很中意她,模樣秀麗,還能識文斷字,可謂是知書達禮、秀外慧中。

她爹年輕時曾為茂才,其好友受宦官陷害下獄,他也受了牽連,就舉家搬到咱們旁邊的張家村隱姓埋名過日子。而你爹也曾經在京城任職,二人見麵後相見恨晚,就把你們兩個人的親事早早定下來了。今天你提兩塊豬肉過去提親,爭取把日子定下來。”

“我不想去!”陳昌沉默了一下,輕聲道。

“為啥呀,昌兒,咱們村,你同齡的狗剩都抱娃了呀”陳氏有點著急,那個父母都想早點抱孫子。

“我已經十六歲了,想出去見識下,我也不想一輩子呆在這個小山村”

“當家的,你快快說說他啊“兒子要離家出門,無奈之下隻得期望自己的夫君陳貴勸勸孩子。

陳貴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心裏也是一陣感歎,自從四年前那次事故以後,兒子明顯變了,變的沉默寡言鬱鬱寡歡,眼神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裏麵有一種孤寂和陌生,而且自從那以後從來就沒叫過爹娘。

他歎了口氣沒有說話,轉身去把木床下的一個長形布包拿了出來,布包上布滿了灰塵,裹布也非常陳舊,打開布包,裏麵現出一個長形戰刀,外露的刀把很長,明顯比普通刀劍長了幾分,可雙手持握。

陳貴把刀抽了出來,頓時一股寒氣撲麵而來,刀身鋥鋥發亮,其上隱隱現出龍形花紋,上麵有一條細長血槽,而刀身上刻有篆文兩字“百勝”。

“兒子,從小到大,你一直纏著為父把此刀送給你,纏著父親教給你武藝。兵器,凶器也。而為父一直覺得一家人平平安安最好,所以為父一直不願意交給你武功。其實咱們來這裏居住以前,我曾經做過禁軍衛士,說起來也算是一名軍人。

可是官場黑暗,爾虞我詐,為父常常看到今天還談笑風生、飲酒作樂的同僚明天就被送上了斷頭台。當為父每每手拿武器去把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婦孺送上斬頭台的時候心中總是充滿了愧疚,後來為父就經常夜夜噩夢而而無法入眠。

所以為父就背井離鄉,攜妻帶子來到這千裏之外的泰山附近,所幸這十餘年咱們家也算是安居樂業,日子也過的自得其樂。”陳貴停頓了一下,無奈苦笑道:“一直以來為父都想讓你做個平凡的人,平平凡凡、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但是看你今天所言,也許是為父錯了,為父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你的頭上。

今天為父就把這柄百勝戰刀送給你,希望你將來能好好的利用它,做個頂天立地的好漢。咱們陳家雖說不是名門望族,但也是一直身家清白,所以日後你一定行的正,做的直,不要做哪些不仁不義之事。”

撫摸長刀眼中現出追憶之色,道:“說起來,這柄長刀還是有次在抄家的時候我有幸得到,其他人都喜歡拿金銀財寶,我反而覺得這柄刀才是真正的寶物。

回家以後我拔出長刀竟然傳出陣陣龍吟之聲,讓為父喜不自勝,可惜也僅此一次而已,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這奇異之事。”

陳貴長歎一聲,“雖然為父希望你留在山村裏平平安安的過日子,但是你已經長大有自己的想法了。為父當年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都已經披甲掛戢,騎馬射箭了。現在你有如此想法我其實很開心,老子英雄兒好漢,我也不希望的自己的兒子變成一個窩囊廢”說到這裏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