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又下了整整一個月。
氣溫一天比一天低,靠近北方國界線的地方,已經有無數鄰國難民開始聚集。
花國軍方死守邊界,隻談判大使隊伍進入,哪怕同情他們的遭遇,但不能因為同情放進來一批豺狼。
有句老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
南遷的大部隊也冒著風雪,在軍方的嚴格管控下,開始撤離。
為了盡量減少遷徙傷亡,平民有車輛還能使用的,軍方定期發放汽油、柴油。
從數千米的高空往下看,隻見南下的路上,是一條條如同長龍的隊伍。
薑黎找到鍾泊舟,“鍾爺爺,如果領導信得過我,我可以幫忙轉移民眾。不過人員安置、管理方麵,你們要提前規劃好。”
“小黎,我就等你這句話呢!”
鍾泊舟大喜,直接帶著薑黎去見左常義,讓薑黎當麵彙報。
薑黎簡短的說道:“左爺爺,我一次能轉移十萬人,包括他們的物資,隻要您這邊讓人安排好,後序安置管理就可以。”
左常義含淚笑道:“我代表數萬萬民眾謝謝你!”
薑黎連連擺手,“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是花國的一份子。”
而後,她有點拘束的說道:“對了,左爺爺,災前我跟姍姍還收了一些高層建築,可以容納不少人。順道從別的地方搶收了一批糧食,大概也就幾千噸。”
考慮到之後極寒的溫度,隻有雲城、川城、貴城、南城、慶城,這五個省市適合生存,居住地跟糧食成了最大的兩個問題。
“太好了!”左常義激動不已。
糧食、住房,這兩個問題緩解了,就意味著能保住南遷的民眾。
修士部這邊也提前安排了物資收集的任務,但跟薑黎比起來,那是天差地別。
南遷本來就在計劃之內,所以人員規劃、安置地分配這些問題,一早就做了安排。
鍾泊舟給薑黎安排了一個叫李昂的,由他帶著薑黎去處理人員轉移的問題。
轉移人員以家庭為小單位,包括物資在內,每20戶有一名小組長管理,100戶為一隊,分派一個持槍小隊戰士保證秩序。
薑黎把人收進靜止空間前,為了避免引起這些人的恐慌,她先用幻世鏡讓他們以為還在集中地等待,事實上一眨眼就換地方了。
一批十萬人,收了幾個點才轉到雲城。
第一批主要是水、電技術工人,安置房有了,水電必須跟上。